高瑩瑩
摘 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尤其是要重視起混凝土裂縫情況的出現,如果不重視起這一問題,就會對建筑物的使用以及承載能力等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施工人員進一步提高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意識,不斷對產生裂縫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只有找出根本性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決問題。
關鍵詞: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技術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建設,混凝土裂縫需要加以一定的重視,但是要想得到有效的解決首要前提就是找出混凝土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造成這方面原因有很多,例如外荷載產生的裂縫,又或者是混凝土自身收縮的原因產生的裂縫,也有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裂縫原因,因為物質具有熱脹冷縮的特點,混凝土也不例外,所以在內外溫度差異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混凝土裂縫。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加以注意,因此本文重點對水利工程中的這一問題展開了詳細的論述,希望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得到有效的防治,為實現我國社會的發展建設以及人民的安居樂業作出貢獻。
1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類型
通過對混凝土裂縫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知道,混凝土裂縫具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例如干縮裂縫、塑性收縮裂縫以及沉陷型裂縫等,不同的裂縫產生的時間也是不相同的。以干性裂縫為例,這種裂縫通常是在養護期結束以后的半個月出現,在出現硬化以后,外界因素的影響十分顯著,水分能夠得到較快的蒸發,也會出現明顯的變形,如果能夠保證混凝土內部的濕度穩定,那么就不會產生變形的現象了。所以混凝土在內外會出現不一致的變形現象。通常情況下的變形寬度不超過0.2mm。又如在塑性收縮裂縫中,混凝土如果出現長時間的硬化,那么就會出現這種類型的裂縫。主要是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較快,在干熱的環境中尤為顯著。塑性收縮裂縫具有十分廣泛的分布,寬度通常是在5mm以內。沉陷裂縫也經常出現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土質不均勻或者土質沒有填充密實,在冬季施工的過程中十分常見。溫度裂縫出現在混凝土體積較大的情況下,水化熱會集中的情況,這樣就無法保證混凝土內部的溫度,熱量如果長時間集中在混凝土內部,就會產生熱脹冷縮的現象,以至于裂縫的出現。但是從形狀以及規律上分析,這是沒有規律可遵循的。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
2.1 施工技術準備
在進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中,要想促進施工技術的有效發揮,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也就是要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認識到“抗”與“放”的關系,只有在認識到二者關系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采用施工技術展開進一步的施工。有效的防止結構斷面突然出現裂變的現象,從而將應力分散開來。混凝土收縮技術的應用有很多種,可以在其中摻加一些膨脹劑,對混凝土的收縮起到補償性的作用,與此同時,水利工程的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學習專業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如果發現圖紙中存在問題,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2.2 選材及設計
要根據水利工程實際結構要求,進行對混凝土強度等級和水泥品種、等級的選擇,盡量不要采用強度過高的水泥,對砂石選擇時,一定要注意質量是否合格,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摻料和外加劑的添加,對混凝土補償收縮技術的運用、方法進行學習,通過試驗來確定配置比例。另外,在水利施工過程中,要對混凝土塌落度進行合理設計,針對現場原材料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為現場養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2.3 溫控防裂措施
對于混凝土的溫度控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是對骨料的級配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使用干性混凝土摻加塑化劑以及引氣劑等,這樣就能對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加以進一步的改善。其次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水進行攪拌,這樣混凝土在澆筑時的溫度就能得到有效的降低,在天氣比較熱的情況下,體積較大的混凝土應該盡可能的減少自身的厚度,盡可能的將其控制在500mm以內,這樣更便于散熱。在完成混凝土的澆筑以后,需要及時的對溫度進行測量,每隔兩小時就要測量一次,在5天以后,每隔四小時測量一次,隨著澆筑完成時間的推移,溫度檢測的次數也在逐漸減少。再次,對拆模的時間做出合理的規定,防止混凝土便面會發生急劇溫度梯度。
2.4 施工監測
在水利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混凝土溫度和收縮變形度的測試監督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進行反饋,一旦發現異常,專業人員要先進行討論,然后及時的進行補救、解決措施。另外,要做好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工作,加強對抗裂能力的提高和養護。在水利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對于預防裂縫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貫穿裂縫的形成,發現情況后再做出更改,由于保持結構整體性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水利施工過程中,要防止貫穿性裂縫的產生,一旦發現此類裂縫的出現,不能盲目采取補救工作,要先進行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結果和各項數據,對產生的條件和原因、問題等進行分析,最后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確定下修補細節及措施。
2.5 冷卻管降溫
可以通過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先鋪設一些冷卻管路的方式來避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內部溫度過大的情況,特別是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采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防止裂縫形成。在混凝土澆筑完后,開始進行桶水循環冷卻工作,將管內的水流量控制在1.5m2/h之內,如果浸水的溫度超過10℃,水流量也可以適當加快,工作人員要把握好“度”的問題。在冷卻管出水口位置選擇時,不能對施工部位造成任何影響,當大體積混凝土整體初凝完成之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出水來進行蓄水保溫養護工作。另外,還需注意在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工作完成之后,要對其進行注漿、壓漿的工作,這樣一來,便能夠鞏固防止中空冷卻管對混凝土強度和其他屬性造成不利影響,采用真空壓降的方式來進行注漿與壓漿的工作即可。
結束語
在水利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要將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一定要對裂縫產生的原因和特點進行研究,才能夠在設計和施工中做出正確、有效、及時的防裂縫對策。本文重點對混凝土經常產生裂縫的原因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探討不同裂縫的主要類型,通過對這方面的詳細研究,并且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找出最終的防治措施,希望在今后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能夠采取合適的防治技術為工程的建設提供重要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洪.淺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J].科技風,2011,02(13).
[2]李濤濤.淺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02(09).
[3]郭衛太.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預防處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