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 要:公路是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之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公路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我國的公路建設與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通過對近年來公路建設與管理的研究,該文提出了現存的主要問題,并對主要問題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公路 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074-02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各項基礎設施的要求和重視程度都在不斷提高,公路工程作為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對公路工程建設的投資在不斷增加,公路建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建設與管理中也涌現出一系列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妥善解決,才能使公路建設更加高效的發展。
1 公路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1 施工前期存在的問題
1.1.1 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
在施工前期,不能準確估計施工過程中各個崗位所需要的人員,不能高效精確地安排各個崗位的人員,致使有些崗位人員過多,存在冗員現象,而有的崗位人員太少,不足以應對該崗位的工作強度。由此造成了人力資源成本過高,而人員工作效率過低,大大拖慢了施工進度。同時,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還存在工資制度方面的問題,大多數地方仍沿用陳舊的工資發放制度,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使員工的不公平感加深,不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1.1.2 材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在材料管理方面,材料不能做到物盡其用,浪費現象和缺失現象同時存在。對材料購買量的限制不夠明確,致使施工方在購買材料時,沒有精確計算所需材料數量,有時購買過多,造成了材料的浪費,有時購買量不足,使得施工無法繼續進行下去,拖慢了施工進程。同時,對采購過程中的監管也不夠嚴格,購買時沒有做成本分析,就近購買材料現象普遍存在,加大了購買成本,對材料購買的監督不利,也使得材料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造成了大量損壞。施工中的技術水平太低也使得材料被浪費,大多數地方的工地沒有更新施工設備,未使用能節約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新技術和新設備。
1.2 施工現場中存在的問題
1.2.1 安全問題存在漏洞
施工現場中有許多機械設備,極易因誤操作機械設備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問題,且公路工程建設多在野外進行,面對的不可預測因素更多。而在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違反工程技術規范和施工安全守則的現象仍然大范圍地存在,安全事故依舊時常發生,安全問題依舊是重中之重。
1.2.2 無法合理配置施工資源
合理配置資源是通過資源的組合,實現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可變成本,如人員、機械設備、原材料等,而對成本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調度可變成本,實現資源的最佳組合。而在當前的施工過程中,沒有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導致了資源浪費現象突出,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
1.3 公路后期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1.3.1 公路養護管理體制陳舊
我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很久沒有更新,目前大多數地方仍采用事業型的管理體制,養護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對公路養護體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實現對公路的養護。同時,對公路的養護不夠重視,“重建設,輕養護”的現象普遍存在,對養護的投入金額不足,養護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1.3.2 缺少對養護金額的規范
在我國當前的養護管理體制中,針對不同性質道路的養護金額規范不足,缺少一個統一的金額。養護費用支出的隨意性較大,支出費用時通常未經過一個嚴格的計算、審批程序,致使養護金額浪費現象嚴重,不符合成本效益。對養護質量的考核和評量也缺乏一個客觀細致的規范,不能適應不同等級公路對養護的不同需求。
2 公路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應對措施
2.1 施工前期
2.1.1 加強對員工的管理與考核
首先,在雇傭人員進行施工作業之前,應詳細地計算各個崗位所需要的人員,盡量做到準確,招聘人員時,要盡可能地了解每一個被雇傭的人,了解他們的特長、性格、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情況。充分了解了所雇用的人員之后,再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將人員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其次,應對現存的工資制度進行改革,要建立起一個規范、嚴謹、客觀、切實可行的考核評量制度,對施工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直接與工資掛鉤,在原有的按工時發放工資的基礎上,加入考核結果,以此來增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施工效率。
2.1.2 認真審批材料的采購與使用
材料采購是施工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因建立起一個規范的材料審批制度,對材料的購買和使用嚴格加以規范。在購買材料之前,應聘請專業的預算人員和技術人員對所需要的材料進行預算,之后根據預算結果進行采購,避免材料浪費和缺失現象的發生,確保施工能順利推行。對每次購買和使用的數量也應進行嚴格審批,避免貪污腐敗、中飽私囊現象的發生。購買前要認真詳細地對材料市場進行調查,了解各地材料的價格,制定出最節約成本的材料購買方案。還應積極更新設備,使用最新設備進行作業,以此來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施工成本,同時,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修理,使設備的折舊程度能減少。
2.2 施工現場
2.2.1 重視安全問題
建立起嚴格的施工技術規范和安全守則,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對于操作設備的人員,要進行嚴格培訓,確保其能熟練、安全地操作設備。在進行野外作業時,施工前應充分了解天氣、自然災害等氣象信息,在不適合施工的天氣里不外出施工,避免因外界因素而造成人員傷亡。
2.2.2 合理配置資源
在施工之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施工人員,掌握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認真理解工程項目,了解工程中的難點、重點,確保把合適的工作交到最合適的人手中,做到高效安全、有條不紊地施工。施工前,還應充分了解施工圖紙,計算出所需的工程量,之后,制定出成本較低、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有需要的時候,應制定出幾個不同的方案,再根據成本、技術、施工難度等對幾個方案進行比較挑選,選擇出最佳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施工質量,避免人員、材料浪費現象發生,嚴格控制施工成本。
2.3 公路后期養護
2.3.1 更新公路養護體制
根據現有的《公路法》的相關法規內容,結合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制定出更加詳細、規范的公路養護體制。政府應嚴格對公路養護的監督,對收取養護費的公司進行嚴格篩選與限制,只有依法對公路進行管理、養護的公司,才能收取養護費,養護費的收取,應委托給交管部門,同時,要加強對公路養護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公路養護的資金投入,建立起專業的公路養護隊伍。只有建立起一支專業、高素質的養護隊伍,才能應對公路養護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對各種問題做出快速反應。
2.3.2 建立一個統一的養護金額規范制度
為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在收取公路養護金時,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標準,避免亂收費現象的發生。對所收取的養護金的使用,也應進行嚴格的規范,盡量減少養護金浪費現象的發生。在使用養護金對公路進行養護之后,還應有一個專業的評量機制對公路的養護狀況進行考核,確保公路確實受到了養護。
參考文獻
[1] 閆冬.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造價的管理[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1):222-223.
[2] 陳麗琴.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措施研究[J].中國水運月刊,2012(2):129-130.
[3] 楊晨.高速公路項目設計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