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服裝產業的飛速發展,《服裝生產管理》課程通過企業專家的認證,升級成了高職學生的專業核心課。探索如何將這么一門純理論的課程上得有聲有色、如何在課堂上實現生產管理的“做中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是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課程改革 游戲力 團隊合作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151-03
1 課程背景
在大多數院校中開設《服裝生產管理》這門課程時僅僅是將其作為理論的選修課,把它當成服裝專業中的一門輔助課程,在學分學時上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變化,現代服裝產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早期起步的服裝品牌在擴大經營后都摒棄了家族式的管理,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管理工廠的人、事、物。這讓人們看到服裝生產管理方面的就業前景會隨著經濟的騰飛而變得越來越重要。
為了更好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筆者所在專業對大量的優秀畢業生、多家本地服裝企業、其他兄弟院校都做了詳細的調研。《服裝生產管理》課程對以后學生的就業崗位有很大的影響,如工藝管理員、品質管理員、服裝跟單員等對應崗,所以這門課程在筆者學院設定為專業核心課程。
2 改革線索
高職學生注重的是動手能力的培養,純理論的教學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課堂教學,如何在這門課程中改革課堂就變得異常重要。改革的第一步當然是聯系企業,希望學生們能在實戰中得到最好的指導。但是聯系多家企業后得到的答案都是“困難”,畢竟現在的班級都是超40人的大班,校方這么多人實習,企業方的場地、人員、資源都會有困難。這么看來,高職的課程改革就得從內容和授課模式上下功夫了。
高職的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夠,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喜好表現得非常明顯,滔滔不絕只會讓他們昏昏欲睡。那什么是他們喜歡的?什么是他們關注的?
“玩啊!我們最喜歡玩了。”
“吃喝玩樂,不上課精神就好。”
“現在的綜藝節目,里面那些游戲我們很喜歡。”
“看手機、看視頻、看電影,用眼睛看著學習多省力啊。”
……
學生們很需要被重視、被認同,向他們做調查得到的答案總是那么可愛又可氣。既然他們是課堂的主體,筆者還是希望能迎合他們的喜好來設計課程。于是,筆者挑選當下熱門的綜藝節目在學生中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如下(見圖1)。
很明顯明星的感召力是強大的,但是對于20上下的大學生來說游戲組織的趣味性來得更重要,他們更喜歡那種熱鬧的氣氛,游戲的加入對學生來說參與感提升了。甚至那些容易操作的游戲點子還會帶入他們的生活中,比如最近的團日活動、春游活動、社團宣傳里經常能看見“撕名牌”的游戲。網絡上針對這些游戲還有專門的道具包出售,非常方便大家的效仿。
筆者開始反思:能不能把《服裝生產管理》的課程內容和游戲結合呢?通過游戲學到的知識印象會不會更加深刻呢?
記得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曾經接觸過一本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寫的《游戲力》。書的重點是解決孩子常見的行為問題,激發孩子內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與孩子間親密溝通的橋梁。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就像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一樣,雖然他們已經成年,但是對待學習的態度還是和孩子一樣的任性。看清楚這點,筆者著手收集了大量的綜藝類游戲,從中篩選組合出適合在課堂操作的、噪音小的、桌椅不用搬動的游戲類,然后再對照《服裝生產管理》的課程標準,最后確定了9個課堂小游戲。具體對應的內容見表1。
3 游戲實踐
游戲與任務的設計都是沒有經過實踐的拍腦袋想法,接下來就是見證效果的過程了。9個游戲很多,在這里筆者挑選一個已經獲得較好課堂效果的案例。
ISO9000質量認證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改進4項內容是標準里的核心。學習服裝生產管理課程的最終目標就是生產符合質量標準的服裝產品,讓同學們樹立“產品的質量非常重要,質量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所以ISO9000是整門課程設計的編寫依據。
服裝產品的生產過程管理最直接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去工廠流水線,但是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什么可以替代服裝產品生產?筆者思考再三,把一個大家既坐在課堂中,又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實物作品的活動編排進了教學任務中——做手工花。
這項游戲活動安排在講授“項目二:服裝產品實現過程”的內容前,希望讓大家對生產產品的過程能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游戲中的各個重要環節都會對應著產品實現過程的課程內容。具體的游戲操作步驟與分析如下(見表2)。
整個游戲安排3課時。通過這項游戲的開展,我們的收獲大致可以分為3個方面。
第一,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升。游戲對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對應質量檢驗標準,最終的回購標準(見圖2)非常嚴格。學生們因為分組而有了競爭意識,他們像孩子一樣爭強好勝,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每組同學都對著給出的產品收購標準用尺子比劃著摳尺寸,生怕產品不合格影響收購價格;又比如在回購檢驗中獲得的獎勵少了,他們就用各種方法和理由來說服檢驗員增加對產品的收購價格;對別隊產品挑三揀四嚴格監督,牢牢盯住檢驗員的尺子。這些可愛的舉動都說明了他們對游戲的投入程度很深刻。誰能說大學生年紀大了就不適用“游戲力”的教育呢。
第二,理論知識的學習。游戲中對應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在游戲中植入理論。收購標準等同于服裝生產工藝文件,購買原材料是每單任務的基礎,裁剪、生產、后整理是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的必經流程,檢驗是確保產品質量合格的重要方法。通過這一整套產品生產的過程梳理,一定可以讓學生對每個重要環節都印象深刻,他們完全可以脫離書本來回答服裝產品實現過程的具體內容。
第三,職業道德、個人素養的融入。 “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嚴格受控”這項職業態度就此建立起來,特別是生產必須嚴格按檢驗要求執行,否則就會有次品,浪費得來不易的原材料。人員配置、團隊合作、口才鍛煉等個人素養的養成訓練在游戲中有鍛煉。這種通過游戲潛移默化地展開訓練才是學生最愿意接受的形式。
整個游戲過程,全班同學都玩得很投入、很盡興,沒有一名掉隊睡覺、玩手機的。
看看大家的游戲總結(見圖3)就可以發現他們非常喜歡這種上課形式,課程的內容也通過游戲牢牢掌握了。他們可以脫離筆記、課本回憶出整個生產過程,熟練列舉游戲的重要環節。這些表現都是以前上這門課程從來沒感受過的“禮遇”,筆者非常享受此刻做老師才能體會的這份快樂。
4 結語
“大膽設想,小心求證”這是教學改革的宗旨。手工花游戲任務在課堂中的嘗試是成功的,這不僅拉近了師生的關系,也以輕松的氣氛灌輸給學生團隊合作、質量標準、生產環節這些知識、能力、素質目標,讓學生們在游戲與任務中學習,提高了課堂效率。
改革創新是我們現代教學與時俱進的標志,一份教案用10年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課堂的改革也讓老師看見了生機。其他的游戲的設計能否有這樣的效果?這是這項改革需要繼續的任務,筆者對這項任務的成功有信心。
參考文獻
[1] 馬旖旎.服裝生產管理[M].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
[2] 勞倫斯·科恩.游戲力[M].軍事誼文出版社,2011.
[3] 手工花制作[EB/OL].http://www.rouding.com/life-DIY/buyishijie/137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