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艷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92例耳鼻喉科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3.2±1.1)分, 焦慮自評量表 (SAS) 評分為(19.5±10.2)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4.4±1.5)分, SAS評分為(25.6±10.6)分;研究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10.6)分, 高于對照組的(84.4±9.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對耳鼻喉科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 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改善, 疼痛明顯減輕, 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 從而使臨床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模式;耳鼻喉科;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by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for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s (3.2±1.1) point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s (19.5±10.2)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VAS score as (4.4±1.5) points and SAS score as (25.6±10.6) poin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lower VAS score and S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s (92.3±10.6) points than (84.4±9.8)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can improve unhealthy emotions in patients and relieve their pain. This method can remarkably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so as to improv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pplication effect
耳鼻喉科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期間, 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 進而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 使治療依從性降低。所以, 就需要臨床護士給予患者更多關懷與體貼,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同時盡量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1-4]。本研究主要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從而為臨床選擇更為安全有效的護理提供參考價值, 以進一步促進人性化護理模式臨床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接收的患者92例, 疾病類型:鼻竇炎21例, 急性鼻炎24例, 鼻息肉18例, 耳鳴15例, 扁桃體炎10例, 咽喉炎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6例。研究組男27例, 女19例;年齡22~67歲, 平均年齡(43.4±8.2)歲。對照組男30例, 女16例;年齡23~69歲, 平均年齡(45.2±8.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對其相關病情變化給予密切觀察, 對其相關生命體征給予密切監測, 一旦出現面色蒼白、低血壓以及大量盜汗等相關癥狀, 則要立即報告主治醫師, 并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2]。另外,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進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消除, 與此同時還要做好預防感染護理以及口腔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 具體為:①病房環境:臨床護士要對病房定時進行清潔以及消毒, 保證病房衛生、清潔, 同時定期通風以及更換床單被褥;在病房安裝溫度計, 保證室內溫度以及濕度適宜, 使患者舒適度明顯提高[3, 4]。②有效溝通:患者進入醫院以后, 護理人員向患者耐心講解醫院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及緊張感。另外,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明確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 及時采取相對應的心理輔導, 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明顯減輕, 從而能夠主動面對疾病[5-8]。除此之外, 臨床護士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 語言一定輕柔、緩慢, 態度可親, 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 進而使患者的配合度明顯提高。③飲食指導:臨床護理人員根據其病情以及個人飲食習慣, 制定一個良好的飲食方案, 保證營養均衡, 維持機體營養充足, 進而使患者抵抗力及免疫力明顯增強, 禁止食用油膩以及辛辣等相關食物, 同時戒除煙酒。④疾病護理:對于進行手術的耳鼻喉科患者, 應該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 男患者應該刮胡須, 使機體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在臨床手術期間, 護士應該主動配合醫師, 進而保證手術順利完成[9-11], 同時對患者的血壓以及脈搏等給予詳細記錄。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創傷表面的恢復情況, 如果出現異常應立即報告主治醫師, 并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進而加速病情的恢復。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SAS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給予記錄和對比。其中VAS以及SAS評分越高, 則表明患者的疼痛和焦慮程度越加嚴重[3]。共發放調查問卷92份, 回收問卷92份, 回收率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SAS評分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為(3.2±1.1)分, SAS評分為(19.5±10.2)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4.4±1.5)分, SAS評分為(25.6±10.6)分;研究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10.6)分, 高于對照組的(84.4±9.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耳鼻喉科患者屬于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的一個科室, 患者常常會出現流鼻血現象, 這時就需要護士時刻關注患者的相關變化, 在患者按下呼叫鈴時, 護士需要及時出現在患者需要的地方, 協助患者解除突發狀況[4, 12-16]。耳鼻喉科的傳統護理模式對患者的機體以及情緒沒有給予高度重視, 進而會造成護患糾紛, 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降低, 同時對病情的恢復帶來較大影響[5, 17-19]。人性化護理模式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通過對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相關方面給予護理, 提高患者在治療和護理期間的舒適度。這種臨床護理模式還要求護理人員的局部相對比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水平, 進而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消除, 使臨床療效明顯提高[6, 20]。
本文試驗結果顯示, 干預后, 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為(3.2±1.1)分, SAS評分為(19.5±10.2)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4.4±1.5)分, SAS評分為(25.6±10.6)分;研究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3±10.6)分, 高于對照組的(84.4±9.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與上述相關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 對耳鼻喉科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 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改善, 疼痛明顯減輕, 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 從而使臨床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國平, 霍芝關, 何娟娟, 等. 晨間提問法在耳鼻喉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醫藥前沿, 2015, 5(9):200-201.
[2] 韓清華. 個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 10(10):156-157.
[3] 成霞, 王月. 淺談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9(32):424-425.
[4] 羅雪梅. 人文關懷在耳鼻喉內窺鏡檢查護理應用效果觀察.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4, 18(1):149-150.
[5] 趙娟珍, 趙霞. 人性化護理在基層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運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8(6):65-66.
[6] 張革聯, 周志敏, 陳玉翠, 等. 體態語言在護患關系中的作用. 中國醫藥導報, 2015, 6(17):129.
[7] 劉繼紅.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醫學信息旬刊, 2013, 26(10):192.
[8] 蔣賽男.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大眾健康(理論版), 2012, 26(11):192.
[9] 徐靜.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7(30):228-229.
[10] 莫衛華.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醫藥前沿, 2012, 2(2):228-229.
[11] 宋杰.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8):1098-1100.
[12] 張春梅, 張偉. 淺析人性化護理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特別健康(下), 2014(8):237-238.
[13] 羅冬梅.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6, 3(26):5203-5204.
[14] 胡莉莉.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母嬰世界, 2016, 37(7):1098-1100.
[15] 彭海燕.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健康導報(醫學版), 2015(11):170.
[16] 樊改.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衛生產業, 2015, 12(29):60-62.
[17] 李兆坤.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探析. 中國醫藥科學, 2014(9):147-148.
[18] 董紅. 探討人性化護理在耳鼻喉手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2):217-218.
[19] 丁愛玲.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5(1):152.
[20] 彭亞蘭. 耳鼻喉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分析. 醫學信息, 2014(18):573.
[收稿日期: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