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業
摘 要: 重大歷史題材繪畫創作,首先是對文化的看法,對文化的覺醒,對歷史文化,身邊文化的留意和認識。畫家是以個體的情感去表現歷史繪畫上的群體情感,即歷史人物與當時特定環境產生的精神情感,在藝術家內心中產生的情感震撼,用一種使命感的心情加之藝術表現的方式方法,追述創作歷史題材的精神內涵,再現畫面中的人物精神世界,在構思立意上,反復推敲畫面中人與物的神與勢,運用各種藝術手段、表現手法進行創作,以此達到觀者與被表現的歷史人與物精神上的一種交流,精心研究制作每一個細節,充分表現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再現出那段歷史情景,弘揚那個時代的人文精神情感,讓觀者體會懷念那個時代,以便我們創造新的歷史文化。
關鍵詞:創作 歷史題材 繪畫
中圖分類號:J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375-01
一、對創作繪畫歷史題材的文化要有深刻的認識
很多人對重大繪畫歷史題材的創作,關注重點都放在技術、形式、特點問題上。技術問題雖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最主要的問題,重要的是畫什么,怎么畫,什么文化精神。藝術家要關心重大繪畫歷史題材創作的歷史背景,怎么對待歷史文化,怎么去表現,要走進那段歷史,從根本上挖東西找出最能代表那段歷史的人物形象,文化精神。
文化感的東西,如情感中的哀傷、喜悅、憤怒,蓬勃的激情、美好的希望、如豐碑般的精神以及地方、民族的文化。只有把這些文化吃透,理解明白,才能掌握歷史繪畫構思立意的精準,把握住歷史繪畫的方向,才能真正地表達出歷史繪畫的主題,這也是歷史繪畫的真正目的。例如;要想表現張三豐這個歷史人物,武功、道士形象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表現他對道教文化上的貢獻及他創造的太極文化。而在作品中只表現他的武功、太極形象,道士形象,是難以體現張三豐對道教文化的貢獻,這就是我們應該考慮怎么去畫他,畫些什么,從哪個角度才能把《張三豐》這樣的歷史文化題材繪畫表現出來,給人們留下具有歷史情感的優秀繪畫作品。所以我們創作關注點要放在對歷史繪畫題材文化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上,研究歷史文化,再去考慮怎么畫,畫什么。
二、有思想的創作才是創作的關鍵
創作常常因為沒有思想而失去創作本身,思考、思想是創作的關鍵,思考更要有自己的思想。在歷史繪畫題材創作中,不能只表現單槍匹馬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有思想地必須回答我們要表現什么,弘揚什么,傳承什么。而是要表現眾多代表人物具有的深刻文化精神層面上的東西,這才是我們創作歷史繪畫題材的創作關鍵。
比如我們在創作《阜新工業》歷史題材作品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面可展現那個火紅的時代。阜新礦業的發展歷史,是一個飽經風霜的血淚史,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民族奮斗史,更是一個振興中國發展的奉獻史,當資源枯竭的現在又是一個讓人可嘆的心酸史。阜新煤礦清初發現后,不斷小規模地開采,直到九·一八前,日本帝國主義占據東北,在阜新新邱、孫家灣成立【滿碳株式會社】后,開始大規模侵略、壟斷式開采,奴役鎮壓中國礦工,用血和淚挖走阜新的資源,現有【孫家灣萬人坑】層層疊疊的白骨為血證,述說日本帝國主義殘酷的壓迫歷史。直到一九四九年三月十八日,趕走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黑暗的統治,阜新解放,阜新礦工才真正挺起身軀,當家做主,成為礦山的主人,為新中國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阜新煤礦百里礦區當時有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電力修造廠和全國最大的露天煤礦,它更象是中國工業的糧倉,為新中國計劃經濟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改革開放后,阜新礦區也已經資源枯竭,礦山人默默地下崗,提前退休,為了祖國,礦山人無怨無悔,他們就是天地間的豐碑。由此看出《阜新礦工》這一歷史題材繪畫是有很多可畫的地方,同時又很難從那個角度再現礦工們偉大的精神世界。他就是一部史詩,不是一兩個英雄就能再現出來的,那種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無私奉獻又默默地承受命運安排,只有用雕塑般群體的身軀,才能塑造出阜新礦工的人文精神。以上這些就是我們在這一歷史題材創作中要回答、表現和弘揚的東西。
中國歷史題材的繪畫,是無法與文學相脫離的,對畫的思考也是對文學的思考,畫與文學很好地結合才能概括歷史文化,通過對歷史文化的理解,才能對要創作的歷史題材文化背景完美理解和運用,才能產生好的歷史題材繪畫作品。
三、構圖、造勢、制作對歷史題材繪畫創作至關重要
在歷史題材繪畫中,構圖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沒有好的構圖就表達不出歷史題材繪畫的意味,更不能表達歷史題材的文化和精神層次方面的東西。在構圖中,首先組織黑白灰的效果,構圖要豐滿而有沖突,氣勢的運用要得當。構圖時不能圖解畫面,選擇瞬間的情節很重要。構圖之初要整體地加以想象,再加上精神方面的東西,畫眼要明確,畫面所有人的線都要集中于畫眼,用微妙的每個小形象的變化,打破死板、僵硬的畫面構圖。
構圖中首先要造勢,造勢就是造境,無中生有,歷史題材創作的成與敗就在于造勢、造境。歷史題材繪畫創作中的構圖、造勢、造境。是需要不斷完善、豐富的,需要經過數遍反復推敲研究,才能定下構圖。構圖要與歷史題材文化的表現點相結合。
在制作中,并不是刻畫的準確就是好畫,而整體的刻畫才是好畫,畫面上每個人、物、點、線、面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畫者要以一種對畫面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心態去創作。比如我們在制作《天地間-阜新礦工》這一歷史題材時,場景的瞬間就選在礦工再井下一天勞作后,帶著滿身滿臉的煤灰,從地下走出井口,挺立于天地間的場景。他們雖然沒有挺拔、鍵碩的身軀,但有著承載天地間的威壓,有著承載生活、精神負重的能力,有著奉獻、燃燒自我的精神,這就是阜新人所具有的精神世界。這些礦山人的胸懷是偉大的,用他們并不健壯的身軀卻挺起了阜新百里礦區的天地。這就是我們要在畫面塑造的雕塑般的礦工形象,更主要是塑造他們的精神世界。所以要利用好各種繪畫手段,用心描繪那段歷史給我們帶來的心靈沖擊。
總之,重大歷史題材繪畫創作,必須先了解所要表現的那段歷史文化,并對其有深刻的認識,走進去,尋找創作中表現的主題。在創作中要把握住歷史題材創作的主題思想,有思想地回答創作中要表現什么,弘揚什么,傳承什么。用精心思考過的成熟的構思立意,構造出畫面的結構,精心制作出畫面每一個能表現主題的元素,構鍵畫面的意境,用完美的繪畫技巧表現歷史題材,畫家要用博大的胸懷,使命感的精神去創作歷史題材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