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朱子雄


摘要:研究了培養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菜籽餅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加菜籽餅作為氮源對雙孢蘑菇產量沒有顯著性影響。同時添加菜籽餅和雞糞可提高培養料的發酵溫度,當菜籽餅添加量為6.5 t時,3潮菇總產量為96.84 kg/m2、平均產量32.28 kg/m2,比對照組高78%。
關鍵詞:雙孢蘑菇;培養料;菜籽餅;產量;生物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Q949.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1463(2017)07-0012-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7.005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ing cultiwation compost with rapeseed cake to casing on Agaricus bisporus fruit body yields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ddition of rapeseed cake as nitrogen source alone had no effect on the yield of Agaricus bisporus, while adding rapeseed cake and chicken manure could increase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t, and then decompose the nutrients fully to improve the yield. When the rapeseed cake adding 6.5 t, the mushroom total yield is 96.84 kg/hm2, the average yield is 32.28 kg/m2, which is 7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Key words:Agaricus bisporus;Compost;Rapeseed cake;Yield;Biological efficiency
雙孢蘑菇(Agricus bisporus)隸屬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二孢蘑菇、洋覃、洋茸等,迄今其人工栽培已有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范圍最廣、產量最高、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1 ]。 在我國,最早是1953年從日本引進雙孢蘑菇菌種進行試種,但由于當時技術條件落后,種植面積不大且產量低[2 ]。目前,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菌種的改良,我國雙孢蘑菇栽培面積迅速擴大,年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并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3 - 4 ]。
目前歐洲發達國家的雙孢蘑菇工廠化單產約為35 kg/m2,中國雙孢蘑菇工廠化單產約為25 kg/m2[5 ]。 雙孢蘑菇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絕大多數來自培養料,培養料是子實體生長的物質基礎,其配方、發酵工藝、理化性狀對產量起著決定性作用[6 ]。目前,為了提高雙孢蘑菇的產量,在歐美很多工廠化生產中,都在培養料中加入添加劑提供養分,如黃豆粉、豆粕、蓖麻粉、刺梨渣、醋糟、酒糟、葡萄籽餅等[7 - 8 ]。菜籽餅是油菜籽榨完油后剩下的廢棄物,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含氮量達到5.3%~6.2%,是優質的氮源,是一種增產效果較為穩定的植物蛋白。本文將初步探討培養料中加入菜籽餅種植雙孢蘑菇的增產效果,以期為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雙孢蘑菇麥粒種A15,菌種來自美國Sylvan公司。雙孢蘑菇二次發酵料由甘肅怡泉新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菜籽餅購自當地榨油坊。
1.2 方法
試驗地點為甘肅怡泉新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永昌分公司工廠化雙孢蘑菇生產基地。試驗栽培每種培養料配方設置單獨出菇車間,栽培面積468 m2,共4排5層出菇架。根據菜籽餅添加量的不同,設計6組培養料試驗配方(表1),以不加菜籽餅的處理為對照組。每個處理3組重復,每組為一層床架(22.5 m2),在同一菇房中隨機分布。
根據每組發酵料配方準確稱取所需原輔料,經預濕、拌料、一次發酵(14 d,3次轉倉)、二次發酵(7 d)生產優質二次發酵料。使用播種上料機組分別將各試驗組所需二次料放至菇床上,上料量100 kg/m2,播種量0.6 kg/m2。發菌期通過室內控制系統將料溫維持在24~26 ℃,發菌14 d。待料表面吹干無積水即覆蓋草炭土,厚4.5 cm,覆土完成后通過調節控制系統使料溫維持在25~26 ℃,空氣濕度保持在95%以上,CO2保持在5 000 mg/kg以上。覆土第2天開始在土面噴水,噴水后每日檢查土層含水量使覆土層中的含水量達最大。覆土7 d后,菌絲長至50%覆土層時開始搔菌,搔菌36 h后進入降溫催蕾階段,料溫每小時降0.04 ℃,降至20 ℃;CO2每小時降20 mg/kg,降至1 000 mg/kg,11 d后進入采收期。一潮菇采收后,將床面殘留的菇根和小菇等清理干凈,床面噴水至土層最大含水量,提升溫度和CO2含量,進入轉潮期。3 d后采收第二潮,二潮采收后按照轉潮期管理。4 d后進行第三潮菇采收,采收期間分別記錄各處理每潮菇的產量,并計算生物學效率。
生物學效率=子實體鮮重/培養料干重×100
1.3 測定方法
采用凱氏定氮儀測定含氮量,采用溫度傳感器(堆料時在不同點埋設溫度傳感器)測定發酵隧道中心溫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菜籽餅添加量對二次發酵料溫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菜籽餅含量的培養料在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是不同的。與對照相比,在發料階段添加不同量的菜籽餅生產的二次發酵料所需時間無明顯影響,整個生產周期為22 d,但在一次隧道發酵中所達到的料溫不一致。隨著菜籽餅添加量的增加(含氮量增加),料溫隨之提高,與對照一次隧道發酵中最高溫度(75 ℃)相比,隨著含氮量提高,一次隧道發酵中溫度也隨之提高。含氮量高于1.6%的試驗組(配方4、配方5)料溫均能達到80 ℃,含氮量低于1.6%的試驗組(配方1、配方2、配方3、CK)料溫均達不到80 ℃。說明含氮量的高低決定了料溫的高低。
在其他原輔料含氮量相同條件下,不用菜籽餅的實驗組料溫最高只能達到75 ℃,均比同時使用菜籽餅和雞糞做氮源的實驗組料溫高2 ℃,說明單獨使用一種氮源,將會影響發料效果,造成秸稈分解轉化不徹底和物料營養不充分。
2.2 不同菜籽餅添加量對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2)表明,與對照相比,添加菜籽餅的培養料均可顯著提高雙孢蘑菇總產量。添加菜籽餅使含氮量分別達到1.66%(配方5)、1.61%(配方4)、1.52%(配方3)、1.41%(配方2)時,產量分別比對照組增加78%、42%、18%、17%;當添加菜籽餅使含氮量達到1.66%(配方5)時,雙孢菇產量最高,產量達到32.28 kg/m2,生物學效率為92.23%。在其他原輔料含氮量相同條件下,隨著含氮量的增加,產量隨之增加,說明在其他原輔料含氮量相同的條件下添加菜籽餅可以實現增產的目的。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在其他原輔料含氮量相同條件下,添加菜籽餅和雞糞可提高培養料的發酵溫度,從而充分地分解轉化養分以提高產量。當菜籽餅添加量為6.5 t時,含氮量達到1.66%,3潮菇總產量為96.84 kg/m2,平均產量32.28 kg/m2,比對照組提高78%,說明使用菜籽餅作為氮源可顯著提高雙孢菇單產。但在只使用菜籽餅提高含氮量不能達到增產的目的,這可能是在發酵料生產過程中,高含氮量配方菜籽餅被分解消耗所剩的營養與低含氮量配方培養料所剩的營養物質相差不大,從而使出菇期獲得的養分總量相同,達不到增產的目的。
在有雞糞的配方中添加菜籽餅,可明顯達到增產的目的。這可能是因為雞糞作為速效氮源,在前期的培養料生產中各種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和菇房發菌階段菌絲的生長主要依靠雞糞中的硝態氮和銨態氮作為氮源支撐,在降溫催蕾階段雙孢菇菌絲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主要利用菜籽餅中的氮源。菜籽餅經高溫后,使蛋白質變性,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起到養分緩釋的作用,能夠在采收階段提供充足的營養。高含氮量的培養料菌絲生長濃密,出菇產量高,但在降溫催蕾階段,培養料的含氮量高低決定了菌絲由無性生殖轉和有性生殖的難易程度。同時配方中添加過多和過少的菜籽餅均會造成料溫過高燒菌(高含氮量)或料溫過低發菌慢(低含氮量),營養浪費(含氮量高,碳源用完,氮源剩余;含氮量低,氮源用完,碳源剩余)。因此,綜合成本因素合理地確定菜籽餅添加量,對提高雙孢蘑菇生產的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永斌,張志軍,王文治,等. 雙孢菇保鮮與加工技術[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15):151-152.
[2] CHANG S T,BUSWELL J A,CHIU S W. Mushroom Biology:the impact on mushroom production and mushroom products[M].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3.
[3] 劉君昂,李 琳,周國英. 雙孢蘑菇的研究現狀及其在湖南地區的發展前景[J]. 安徽農業科學,2007,35(5):1346-1347,1350.
[4] 秦俊哲. 食用菌栽培學[M].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54-55.
[5] 黃建春. 中國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現狀與發展的思考[J]. 食用菌,2012,34(2):1-3.
[6] 沈新芬,夏潔明,沈 淵. 不同稻草培養料配方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影響[J]. 上海農業科技,2015(1):103;116.
[7] BEYER D M,MUTHERSBAUCH H. Nutrient supplements that influence later break yield of Agaricus bisporus[J]. Can. J. plant Sci.,1996,76(4):835-840.
[8] 朱 斌,黃亞東. 酒糟對雙孢蘑菇營養成分·性狀及生產性能的影響[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1):5606-5607.
[9] 朱燕華,王 倩,陳明杰,等. 培養料中添加豆粕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影響[J]. 食用菌學報,2015,22(4):40-43.
(本文責編: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