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遠飛
摘要:經濟的發展不斷沖擊著各行各業,對教育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尤為突出,其中農村中學的控輟保學是最凸顯的問題之一,文章探討了學生流失的原因及其對策。
關鍵詞:沖擊,惡性循環,長效機制,意識形態教育
一、學生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經濟的發展沖擊。經濟發展給農村帶來的后果之一是農民紛紛外出務工,而外出務工讓農民的收入快速增長,使得農民打工掙錢的思想大大超過了本來就薄弱的讀書發展的思想。加上讀書人出到社會,部分人所掙的還沒有打工的多,更使只見眼前利益的農民不再重視對后代的教育。而家長的外出務工,造成了大量兒童留守,隔代撫養或親戚寄養造成了家庭教育和父愛、母愛的缺失。因此,許多學生還沒完成義務教育學業,便被家長或自己主動輟學外出務工。
(二)落后的思想惡性循環。農民“讀書無用”的思想,在改革開放以來,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依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甚至不問、不聞、不管,許多農村少年兒童深受影響。“早當家,早享福”和“傳宗接代”的思想在農村仍占據很大的比例。如此,即使許多學生仍沒到法定結婚年齡,但都是15、16歲便被家長逼著或自己主動輟學娶妻生子,到法定年齡再補登記手續。一代接一代落后的意識使得農民不看好學習讀書,也加劇了對后代教育的不重視,這一現象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
(三)撤并學校的副作用。撤并學校有利于集中辦學,統一管理這是肯定的,但一味地隨大流、無規劃、無盲目的撤并,只能造成孩子上學的距離越來越遠,上學的條件越來越困難。而被并學校因校舍不足、教師不足等原因,班額超大,宿舍擁擠,學生也因此而厭學、輟學。
(四)不良風氣的影響。如今,部分農村賭博成風,六合彩、麻將和紙牌等是村頭常見的賭博形式,常常是三五成群,老老少少聚在一起,一賭就是一整天。這無形中給造成了學生一種賭博可以快速發財的錯誤思想。還有,部分農村里,網吧已經開到了小學、中學的邊上,造成了學生沉迷于網絡,無心學習,甚至爬墻逃課外出上網。而網絡上的一些不良、低級的文化傳播,更使得學生漸漸遠離學習。
二、農村中小學控輟保學策略之我見
現如今,許多有識之士都已意識到再不控制中小學生的流失,我國的教育將會嚴重受損,國民素質的提高將無從談起,進一步將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他們紛紛從各個方面對有效控輟保學進行論述,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舉措,然而,縱觀他們的論述,大多從老師的關愛和學校的努力方面著手,到頭來,學生厭學的依然厭學,流失的依然流失,沒有從根本上扼住學生流失的源頭,也就是說這些舉措行得通卻軟而無力。那么,該如何去防控學生的流失?本人有幾點看法,僅供有識之士參考。
(一)借助法律武器,構建長效機制。為了讓孩子上學,上好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中對各級政府、學校和教師,乃至家長都作了相關的規定,各自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但如今,《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執行嚴重點說是有法不依,輕一點說是執法不嚴。也就是放在首位的政府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家長也沒有,僅僅是學校和教師在那里兜兜轉,然而卻沒有受到責任追究,沒有受到“法”的制裁。因此,必須真正做到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到“政府負責適齡兒童入學,學校留住學生”的長效機制。政府及相關部門為學生解決上學的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入學,保證“法”能夠貫徹執行;學校因人而異,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從而留住學生;充分利用宣傳手段,加大《義務教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送子女入學是自己的義務,而不送子女上學或未完成規定年限教育是一種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簡單而言,就是要借助法律武器,對破壞、損害義務教育的行為和不作為、軟作為的政府及相關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從而保障適齡兒童入學,完成農村義務教育。
(二)加強意識形態教育,提高全民德育素質。我國近年來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和現在的“兩學一做”,在黨員干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在農村在廣大農民中開展思想新作風教育的教育,很有必要。首先從落后的生產方式入手,從而提高生產能力,使得農民不至于離開土地,離鄉背井去打工,真正脫離貧困,讓孩子們沒有顧慮,開開心心上學。其次,宣傳新時期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改變農民的保守思想,只有從宣傳新時代的觀念上著手,而要農民擁有新的觀念,與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宣傳有著重要的關系。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是新觀念的保障,新觀念是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體現方式之一。這樣,既可以宣傳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又可以改變農民的陳舊思想,也為創造和諧社會打下基礎,可謂一舉三得,從而改變農民的教育意識,提升他們送子女上學的主動性。
(三)整頓學校周邊文化環境,營造健康的學習氛圍。我國的法律規定,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不準經營營業性網吧和娛樂性酒吧、舞廳等,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性網吧、酒吧、舞廳,但在部分農村,網吧甚至開到了村小學旁,以至于學生經常出入網吧,迷戀網絡,遠離了書本。為了上網,他們不惜爬墻逃學,成天呆在網吧里。據了解,在廣西的某縣,鄉鎮網吧里,絕大多數的成員是學生或輟學的孩子。因此,整頓學校周邊文化環境,真正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是控輟保學的一大舉措,是營造健康的學習氛圍的關鍵。同時,還必須加大對廣大農村賭博風氣的整治,加大宣傳法律法規,利用法律武器嚴厲打擊犯罪活動,這也是為孩子們營造健康的學習氛圍的必要手段。
(四)利用學校環境,鑄造愛學、樂學的風氣。學校開展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組織積極學生參加活動,是留住學生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生輟學的具體原因多種多樣,歸根結底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能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生興趣的好手段,同時可以發掘學生的亮點,發揮學生的特長,對培養特長生有積極的作用。比如各類藝術、體育、科技、書法和烹飪比賽等等。留住了學生,才能讓他對學習感興趣,才能形成愛學、樂學的風氣。
總之,控輟保學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是學校、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我們當前及至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難點,增強農村中小學控輟保學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辦好農村基礎教育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靈山縣那隆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