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權鋒
摘 要:燃煤工業在實際生產環境將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廢物,然而,現階段行業發展已經選擇了除塵與脫硫工藝,但是在此環節之中仍然存在問題,也就是尚未對脫硫塔等采取有效控制,因此造成了脫硝工藝產生大量的SO3以及大量粉塵顆粒等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這些都造成了霧霾的產生。WEV工藝在除塵以及改善氣體環境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并能夠在統一過程中提高控制質量。從技術性以及技術性方面分析同樣具有明顯效果。
關鍵詞:霧霾;治理技術;氣體洗滌
近些年以來,有關霧霾高頻率發生,且因此產生的危害性都促使其成為我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霧霾污染的嚴重性已經促使其成為環境污染之中的焦點,針對其的治理則可以從多角度出發,面對當前社會環境與技術手段,發展有效治理技術十分必要。
1 霧霾成因分析
當前階段,霧霾污染情況更加嚴重,當前階段已經成為了我國環境治理工作之中的頭等大事。采取有效治理辦法才能夠更好的避免造成“生態災難”。
現階段人們針對霧霾產生的成因除氣候外,人類活動產生霧霾基本確定的有這幾個方面:燃煤占25%,機動車占20%,揚塵占20%,工業20%,社會生活占15%。因此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應重點做好“六控”,即控煤、控塵、控車、控油、控排、控燒工作。
燃煤是大氣污染的源頭之一,控煤是今年大氣污染防治舉措之一,控煤就是逐漸控制燃煤數量,引導企業少用燃煤或使用優質的燃煤;控塵方面,就是開展建筑工地、棄土堆場、國有收儲土地及道路的揚塵污染管控;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方面,就是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開展好機動車環保檢測的工作;控油方面,我就是提高油品質量,讓機動車使用優質燃油;控排方面,就是對產生大氣污染的重點工業企業,必須實現達標排放。控少主要是控制焚燒秸稈、垃圾,取締露天燒烤。
因此燃煤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精準治霾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做好控煤工作,改變能源結構,提高使用清潔能源比例,同時積極探索對燃煤產生污染物的技術治理
我國在煤炭資源消耗量方面居高不下,霧霾天氣產生早所難免。我國煤炭數量甚至已經達到世界總比中中的一半左右。同時,結合我國煤炭資源管理結構的預計,進入2020年,中國煤炭資源消耗總量將會超過48億噸,這對于發展清潔燃煤工藝與相關技術設備提供了機遇與挑戰,并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2 燃煤污染引起霧霾分析
燃煤之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等重金屬等元素。燃煤工業之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SO2、NOx、SO3,以及粉塵等。現階段我國燃煤工業發展速度較快,針對燃煤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采用一定技術處理方式進行空氣污染治理,但就現階段霧霾嚴重形勢來看,為有效控制燃煤產生的多污染物應采用科學技術手段以形成有效環保系統。
現階段我國燃煤煙氣處理主要是利用除塵設備、脫銷以及脫硫系統等等。其中脫硝利用SCR和SNCR降低NOx的排放量,但這個過程可能增加SO2進一步氧化成S03,且S03難以在后續的脫硫過程中除去。而S03的濃度達到5~10ppm時,就會形成不引人注意的二次酸霧。若沒有針對該污染物進行有效處理也會造成霧霾的形成。
為有效控制霧霾并形成有效的治理規模,應加強對燃煤污染物的控制及技術治理。現階段針對燃煤污染物治理的方式主要以脫硫、脫銷等技術為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燃煤過程中酸性氣體的排放,減少了酸雨的出現,從這一角度來看該技術的應用起到了積極污染治理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增加了SO3及PM2.5的排放,造成霧霾中含有大量SO3及PM2.5,這也是目前霧霾治理的主要問題。
3 精準治霾具體措施
霧霾形成的主要因素為PM2.5以及SO3,為有效、精準治霾應有效控制PM2.5以及SO3的排放。目前為實現精準治霾加拿大沃森環保科技公司開發研制的WEV洗滌系統,能夠有效解決除塵及酸堿性氣體。除此之外,大數據技術在精準治霾過程中也發揮出重要作用。
3.1 WEV洗滌系統引進與應用
WEV洗滌系統的主要治霾原理在于通過一種壓力降驅動洗滌過程,有效捕獲顆粒及酸性氣體。在煙塵入口處的設計可引導氣體局部高速旋轉,與安裝在塔內的固定葉片一起造成塔內中心真空的高速旋轉渦流,將塔底的洗滌液吸起并破碎成小液滴,即葉片霧化設計;利用離心力使霧滴從氣流中分離,洗滌霧滴在分離室內被聚集,并在分離器內破碎并排出。這個過程吸附了需被除去的氣體成分和微細顆粒及重金屬顆粒,并隨液滴一起分離出去。洗滌液滴在WEV室內的形成分布。該設計在氣動洗滌功效上可通過簡單的操作進行適當的調整。
WEV洗滌系統能夠直接與系統風扇與煙囪相連接,同時包括其除雨裝置。煙氣在WEV洗滌系統中通過氣體冷卻達到一定飽和濕度,粗顆粒在潮濕氣旋過程中被有效去除,其余的細微顆粒物與酸霧通過旋轉液滴有效去除。該系統是燃煤煙氣處理的最后一級,其針對PM2.5能夠有效控制,對SO3及重金屬污染顆粒能夠有效去除。通過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達到對霧霾形成的控制作用。
3.2 大數據技術預測作用提高霧霾治理針對性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空氣質量進行監測與預測是目前霧霾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主要是對大氣中污染物的運動速度以及成分進行準確分析,并將大氣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繪制成曲線,根據其曲線疊加情況對未來空氣質量進行預測,其預測的準確度相對較高,能夠識別出未來一段時間的中度、重度污染天氣。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大氣污染監測還能夠有效預測出哪種污染物為最重要的污染來源。通過污染物來源可以進一步判斷出什么行業產生的污染,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六控具體措施,在造成污染天氣之前控制污染物排放,一方面緩解現有的空氣污染情況,另一方面阻止重度污染出現。例如,通過技術監測到大氣污染物中的主要污染源為鋼鐵工業,可以強制鋼鐵廠修整一段時間,或對超排放企業進行關停處理等。
3.3 霧霾多元共治
在霧霾治理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政府政策干預治理,還應實現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為實現全面治霾,應該積極推進政府、企業、公民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從3個層面具體來看:政府層面應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注重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積極構建電子平臺基礎上,對民眾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實現針對性的霧霾治理。通過這種模式能夠為政府監測霧霾以及治理霧霾提供有效信息支持。企業層面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本企業污染排放情況監測,一旦出現排放超標情況要及時采用有效環保措施。公民層面可以利用移動的空氣質量監測設施,實時監測到空氣質量情況,并積極為政府部門提供污染證據,這對于企業更及時有效的解決霧霾污染有著積極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治理方式,不斷改善霧霾污染產生的負面效果,將各項治理工作應用到實際當中。把大數據引入霧霾治理,有助于政府、企業和公眾對空氣質量的透徹認識,增強污染治理的積極性以及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霧霾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曾世宏,夏杰長.公地悲劇、交易費用與霧霾治理——環境技術服務有效供給的制度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15,(1):10-15.
[2]霍靜娟.面向霧霾治理的中原經濟區綠色技術創新機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39-44.
[3]魏巍賢,馬喜立,李鵬,等.技術進步和稅收在區域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5):1-11.
[4]田時中,費慧心,萬夢珺,等.財政政策對霧霾治理影響效應評價實證——安徽省2005年—2014年數據分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3):78-84.
(作者單位:洛陽市環境保護局瀍河環境保護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