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娟



摘 要: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具有重要作用。本本通過廣西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發展概況,以公路貨運量、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運量、航空貨運量等國際物流重要指標對國際貿易發展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研究廣西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因素和程度。
關鍵詞:廣西 國際物流 國際貿易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2(a)-067-03
1 廣西國際物流發展現狀
廣西作為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一個邊境地區,國際物流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貨運量穩步增長,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
1.1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在政府加大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指導下,廣西國際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運輸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廣西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6.08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5.14%。其中,交通運輸業投資235.61億元,倉儲業投資8.87億元。
2016年,廣西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44.2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0.45%。其中,鐵路投資增長48.1%;道路建設投資增長21.3%,航空運輸業投資增長182.3%。2016年廣西開通了14條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北部灣港口建設進一步加快,到2016年沿海港口基本實現一體化,與7個東盟國家的47個港口建立海上運輸往來,定期集裝箱外貿班輪航線達29條。2016年建成3個萬噸級泊位,新增吞能力1364萬噸。航空方面,柳州機場啟用新航站樓,拓寬了航運能力。桂林航空也正式運營。
1.2 貨運量增長勢頭較快,但各運輸方式發展不均衡
2006年廣西貨運總量僅為4.54億噸,占全國貨運總量的2.24%。其中,鐵路貨運量0.94億噸,公路貨運量3.05億噸,水路貨運量為0.55億噸,航空貨運量為5.6萬噸。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量0.35億噸。10年來除2014年貨運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各年份貨物量都快速增加。且除鐵路貨運量波動較大外,公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航空貨運量都在不斷上漲。其中,水路運輸貨運量增長最快,平均每年增長16.97%。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量穩步增長。
2016年廣西貨運總量達16.08億噸,比2006年增長了2.54倍,平均每年增長13.48%;占全國貨運總量的3.65%,相較2006年增加了1.39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貨運量0.59億噸,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2.82億噸,水路貨運量2.66億噸,民航完成貨郵吞吐量14萬噸。但是受國際航運市場不景氣、國際貿易市場行情低迷等影響,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量1.22億噸,較上年下降4.1%。
1.3 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物流信息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互聯網建設情況和移動設備使用情況,所以郵電業務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物流信息化水平。2006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85.74億元,年末全區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2117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204.21萬戶。
2016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000.57億元,比上年增長53.5%,比10年前翻了一倍多。年末全區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4123.0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88.55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85.59部/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3953.9萬戶,是2006年的19.36倍,這10年我國互聯網用戶以平均每年34.49%的速度增長。
2 廣西國際貿易發展現狀
廣西利用地緣優勢,大力發展與東盟貿易,在國際貿易上也取得了較快發展。其中,進出口總額平穩上漲,對東盟國家和北美國家進出口形勢趨好,邊民互市貿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2.1 進出口總額平穩上漲,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
廣西依靠地緣優勢,近年來對外貿易總量不斷上升。2006年進出口總額525.78萬元,同比上漲25.7%。其中,出口283.50億元,進口242.28億元,貿易順差41.22億元。雖然這10年發展經歷了國際市場的低迷,但是在2016年廣西外貿回穩向好,降幅收窄,進出口總額為3170.42億元,比2006年翻了2倍多,平均每年增長19.68%。其中,出口1523.83億元,增長437.5%;進口1646.59億元,增長579.62%。
2016年廣西國際貿易進出口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由貿易順差轉變為貿易逆差。2015年同期貿易順差293.8億元,2016年出口占廣西進出口總額的48%,貿易逆差122.75億元,為近年來首次出口比重低于進口。
2.2 各貿易方式比重趨向均衡,邊民互市貿易激增
2006年廣西國際貿易中一般貿易為46.68億美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69.93%,是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邊民小額貿易達到10.5億美元,占期廣西外貿總額的15.73%,是第二大貿易方式。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裝配是廣西第三、第四主要貿易方式。保稅倉進出境貨物僅為0.49億美元。到2014年和2015年,邊民小額貿易反超一般貿易成為廣西國際貿易中最大貿易方式。2015年邊民小額貿易額為170.01億美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33.17%。一般貿易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27.83%。
2016年廣西進一步完善了邊民互市貿易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邊民互市貿易快速發展,進出口666.9億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21.1%。邊境小額貿易大幅下降,進出口786.8億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額的24.9%。一般貿易恢復第一大貿易方式地位,進出口828.4億元,占26.1%。加工貿易結束增長勢頭,進出口653億元,占20.6%。保稅倉進出境貨物為8.92億美元,是10年前的18.2倍。
2.3 與東盟國家貿易優勢進一步體現
東盟國家一直是廣西外貿第一大合作伙伴。2006年,廣西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為18.27億美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值的27.37%。歐洲市場是廣西國際貿易第二大市場,進出口總額為10.22億美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值的15.31%。拉丁美洲也是廣西對外貿易重要伙伴,貿易額達7.69億美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值的11.52%。
2016年在升級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背景之下,廣西對東盟國家進出口1835.4億元,占同期廣西外貿總值的57.9%。廣西對東盟國家的貿易不斷增大,貿易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北美國家貿易增長迅速,對美國進出口額為185.3億元,成為廣西第三大貿易伙伴,較上年增長13%。自中—澳自貿協定簽訂以來,廣西與澳大利亞雙邊貿易節節攀升,2016年進出口額為101億元,增長23.5%。
2.4 新興貿易業態發展遲緩
廣西由于物流運輸水平較低,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物流企業少等特點,嚴重制約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2016年廣西跨境電子商務僅出口貨物11.3萬元人民幣,增幅巨大,增長了3.4倍,但總量偏小。
3 廣西國際物流發展對國際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本文通過選取2000年~2016年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的相關數據對廣西國際物流發展對國際貿易影響進行實證分析。以進出口總額代表國際貿易規模,作為因變量y。以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航空貨運量代表廣西國際物流發展水平,以郵電業務量代表廣西國際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作為自變量。實證中的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的數據來自廣西國民經濟與社會統計公報,其余數據均來自廣西統計年鑒。
3.1 相關性分析
根據搜集到的2000年~2016年的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具體相關系數如表1所示。

根據所選取的各個變量的相關系數表可知各要素之間都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其中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與國際貿易水平相關系數最大,其次是航空貨運量,第三是公路貨運量。而鐵路貨運量、郵電業務總量與進出口總額的相關系數較小,說明前3個因素與國際貿易水平關系較緊密,而廣西的鐵路貨運量、郵電業務總量與國際貿易關系不太緊密。因此,考慮選擇公路貨運量(x1)、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x2)、航空貨運量(x3)這3個因素作為廣西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影響的關鍵指標因素,與國際貿易額間進行回歸分析,進一步探討廣西國際物流如何通過關鍵指標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
3.2 回歸分析
3.2.1 平穩性分析
為消除異方差等因素的影響,對擬回歸的各變量利用EVIEW軟件取自然對數處理,得到對應的進出口總額lny,公路貨運量lnx1,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lnx2,航空貨運量lnx3。然后分別對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經檢驗所有變量都是非平穩序列,需要對各變量進行差分處理。再次檢驗后各變量屬于二階差分平穩序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3.2.2 協整檢驗
協整關系能夠揭示不同經濟變量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法對lny與lnx1、lnx2、lnx3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檢驗結果表明在0.05的顯著水平下,lny與lnx1、lnx2、lnx3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各因素之間存在穩定發展關系。
3.2.3 Granger因果檢驗
通過eviews軟件對數據進行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發現公路貨運量、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航空貨運量均與進出口額存在單向因果關系。其中,進出口總額是公路貨運量的格蘭杰原因,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是進出口總額的格蘭杰原因,進出口總額是航空貨運量的格蘭杰原因。具體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3.2.4 回歸分析
在通過了協整檢驗和格蘭杰因果分析之后,可以利用軟件建立標準協整方程:Lny=0.14lnx1+0.93lnx2+0.1lnx3+14.87
通過方程可知,公路貨運量、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航空貨運量均與進出口額之間都是正相關關系。
4 結果分析
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一直是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以上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廣西國際物流發展水平與國際貿易關系密切,尤其是公路貨運量、規模以上港口吞吐量以及航空貨運量,與國際貿易存在長期穩定關系。
4.1 規模以上港口吞吐能力影響國際貿易水平最大
從實證數據分析可知,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與國際貿易關系最為密切,兩者相關系數約為0.96,說明兩者高度相關。且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是進出口總額的格蘭杰原因,說明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促進了進出口額增長。在標準協整方程中可見,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加1%,可以促進國際貿易額增長0.93%。
因此,規模以上港口的吞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對廣西國際貿易有正向影響。完善規模以上港口的基礎設施,實現港口現代化,提高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的吞吐能力能有效促進廣西對外貿易增長。
4.2 公路運輸是廣西重要的國際貿易運輸方式
實證數據顯示,公路貨運量與進出口總額的相關系數約為0.89,也是高度相關的關系。進出口總額是公路貨運量的格蘭杰原因,進出口總額變動是影響公路貨運量變動的原因。這也說明公路運輸是廣西對外貿易的重要運輸方式。這和廣西與越南接壤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從協整方程可以看出,公路貨運量每增加1%,可以促進國際貿易額增長0.14%。
在農貿產品“零關稅”計劃下,東盟大量農副產品通過廣西進入中國市場,而越南大部分進口的水果、農副產品都是通過公路運進廣西。因此,公路運輸對廣西國際貿易作用重大。加大公路網建設,尤其是國際公路的建設對廣西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國際公路的開通不僅可以促進廣西國際貿易發展,而且有利于加強兩國間經貿合作。
4.3 航空貨運發展潛力巨大
航空貨運量與國際貿易的相關系數為0.93,說明兩者之間高度相關。進出口總額是航空貨運量的格蘭杰原因,進出口總額影響航空貨運量的變動。從協整方程可以看出,航空貨運量每增加1%,可以促進國際貿易額增長0.1%。
實證數據表明,航空運輸是廣西國際貿易另一種重要的運輸方式。因此,開通國際貨運航線,在重要物流節點建設國際機場,擴大現有機場國際貨運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促進廣西國際貿易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長春.論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關系[J].國際貿易,2007(10).
[2] 歐陽碧媛.廣西國際物流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5(01).
[3] 楊琳琳,姚眺.物流產業發展對北部灣經濟區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時代,2008(30).
[4] 劉丹.新疆國際物流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5,31(06).
[5] 張良衛.“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分析——以廣東省為例[J].財經科學,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