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東明 高浩
1
李鳳是一位40歲左右的女人,跟老公很恩愛,孩子也聽話懂事;她做酒類批發生意,自己有個門市,效益還不錯。本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沒想到一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她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一年前,她開車過路口時,撞到了一位老太太。所幸老太太并無大礙,就是胳膊摔著了,很痛。她連忙送她到醫院進行檢查,骨頭沒有傷著,只是一些皮外傷。她負擔了所有醫療費用,并經過交警調解,一次性給老太太賠償3000元。雙方在調解書上簽了字,承諾此事處理完畢,以后互不追究。
但是,這次車禍,可把李鳳嚇得不輕。她總是擔心老太太會有什么意外,會不會嚇得血壓高了?再誘發出心臟病來?會不會有醫院沒有檢查出來的問題?以后查出來,老太太是不是還會再來找自己?她心里整天不踏實,睡眠也不好。后來,她實在忍不住,給老太太打電話,買了一些禮品去探望。老太太的傷都好了,也沒有其他問題,老太太對她來看望自己也很感謝。李鳳為了獲得內心的平靜,走的時候,又給老太太留下了1500元錢。
從那以后,李鳳踏實了兩三個月,可后來又開始坐不住了。她反復給老太太打電話,表達自己的擔心。老太太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一開始總是好言慰藉,“你已經給我夠多了,我不會再找你的麻煩,你放心吧!”但是,李鳳心里仍然放心不下此事,經常打電話找老太太。后來,老太太一聽是她的電話,就掛斷不接。她就用公用電話打,老太太一聽是她的聲音,也掛斷。
在老公持續的安撫下,李鳳慢慢就把這件事放下了。最近,她忽然發現自己把民警的調解書給弄丟了,于是,又開始惶惶不可終日。找老太太,人家不搭理她,她心里越發不安。后來去咨詢律師,律師說交警大隊有調解書的備案,給她復印了一份回來。她一看公章也是復印的,仍然不放心,跟律師一起去交警大隊,蓋了一個紅色的印章。在交警大隊,她看到他們把很多文件散亂地堆在桌子上,很擔心交警把調解書原件弄丟了,又擔心自己的處理書是假的,擔心交警和律師合伙哄騙自己。
李鳳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多余,不符合常規,但就是控制不住。律師也告訴她,民事訴訟的時效是一年,現在事情發生已經一年多了,就是老太太再有任何事,也無法追究她的責任了。但是,她仍然無法安心,整天想著這件事,寢食難安,生意也做不下去了,于是來尋求幫助。
2
在咨詢室里,李鳳談到自己的童年過得很不好。她的家在農村,兄弟姐妹多,有7個孩子,后來送出去兩個讓別人收養。因為家里比較窮,在村里很受歧視。小時候,父母關系不好,經常吵架打架。如今她腦海中還有一個印象很深刻的畫面,那是父親在打哥哥,打姐姐,還要打她。母親抱住她不讓父親打,但是她仍然被父親搶奪過去打了一頓,那種恐懼深深地留在她的腦海里。小時候,哥哥對她不好,因為家里窮,怕踢毽子費鞋,所以不讓她踢毽子。有一次過年,看到小伙伴們興高采烈地踢毽子,她也開始踢,因為是穿著過年的新鞋,被哥哥看到了,上來就給了她一個耳光。
李鳳說,那都是小時候的事了,長大后,他們兄妹之間很和睦。如今,她的經濟條件最好,所以,每年都會給哥哥、姐姐家大概一萬多塊錢,給父母的就更不用說了。她經常對他們說:“父母的事我來出錢,你們出力就行了?!彼o哥哥姐姐那么多,哥哥姐姐偶爾回報給她些東西,她都不愿意接受。哥哥、嫂嫂、姐姐經常想給她一些東西,而她偏偏不要,這讓他們心里很不落忍。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她一直是兄妹眼中的巨人,大家覺得她什么事都能干,什么事都能處理。如今有了這個心病以后,父母、兄弟姐妹還有老公都對她呵護備至,不時詢問她近況如何。她有時候很享受這種呵護,有時候也非常煩惱,因為本來自己不想這事了,他們一說,又提醒自己去想。
李鳳和老公關系很好,老公喝了酒之后,經常會哭著對她說,“我這輩子欠你太多了,娶到你這樣的好老婆,我真是太有福氣了?!?/p>
李鳳做酒類批發生意,她根本不敢追求太高的利潤,掙錢多了會害怕。她的酒一直從正規渠道進貨,從來也不會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大家都知道她的經營之道,所以,她的生意一直很好??墒?,這樣一個模范公民、孝順女兒、仁愛妹妹、賢惠媳婦,卻陷在煩惱中無法自拔,她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3
李鳳的狀況屬于典型的強迫思維。根據目前社會上的調查統計,強迫癥患者人數逐年遞增,成年人發病率已達2.5%。一項研究發現,強迫癥患者從第一次有明顯的癥狀到第一次尋求治療的時間平均多于7年。這個障礙使得個體功能嚴重損害,從而導致失業、夫妻離異以及其他人際關系問題。前來尋求治療的已婚強迫癥患者,有50%的人主訴有婚姻問題。
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格可以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氨疚摇贝碇俗钤嫉挠噭t食、渴則飲。“本我”是本能的體現,遵循快樂原則,一切以“我想”為主?!俺摇弊裱硐朐瓌t,代表著人最高尚的道德準則,克制不符合道德準則的欲望。而“自我”就處在“超我”與“本我”之間,隨時調解兩者的沖突?!白晕摇弊裱F實原則,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實現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自我”強大與否,是評價一個人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自我”足夠強大,這個人就可以隨時調節心理沖突,保持情緒相對穩定的狀態。相反,如果自我過于弱小,則無法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沖突,此人就會經常陷入矛盾狀態,在欲望與道德難兩全的泥潭中掙扎。
一個新生嬰兒,只具備“本我”,對他們來說,“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不需要考慮其他任何問題。餓了、渴了、拉屎、撒尿,只要他想,他就會用哭來表達。隨著年齡的增長,良心與道德取代了父母口中的“對與錯”,成為他新的處事準則,“超我”就此產生。但“本我”的欲望要滿足,還不能冒犯父母的規矩,還要考慮到現實情況,小孩就會想出一些變通的方法,這樣,“自我”就得以形成。若是一個人的“本我”過強,那么,他將是一個自私自利、不考慮其他人感受的人,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往往如此。若是一個人“超我”過強,那么,他就是一個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十分高尚的人。這樣的人,是我們世俗層面的“好人”。但這樣的“好人”卻由于對自己的過分壓抑,容易出現各類神經癥,如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疑病癥等等。
強迫癥的形成往往伴有顯著的歷史因素,兒時受到父母過于嚴格的管教是一個常見原因。在咨詢中,幾乎毫無例外,強迫癥患者往往至少有一個嚴厲的父親或母親,或者養育者。尤其是在“肛欲期”(1.5歲-3歲)受到過于嚴厲的管教,很容易導致強迫癥的發生。
案例中的李鳳,童年生活艱辛,父親與母親經常發生沖突;父親對子女粗暴;哥哥又像一個小家長,對妹妹童心未泯的干涉,都加重了李鳳的不安全感。可以說,李鳳的內心深處,一直隱藏著深深的恐懼。為克服這些恐懼,她只有通過優秀的表現來獲取周圍人的認可?!拔乙滞昝?,才能夠被人喜歡,才有價值”。于是,追求完美、在意別人評價的性格得以形成。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習慣。如今,她每年給哥哥姐姐那么多的經濟支持,一方面是出于同胞親情,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她內心對于安全感的需求。這跟她對老太太的不斷給予非常一致,只有付出的愛和金錢遠遠超過常規,她才能讓自己的內心獲得些許安寧。
但是,長此以往,“本我”和“自我”的需求勢必受到極大的壓制,而一個“超我”強大、追求完美、在意別人評價、安全感缺乏的人,不會允許“本我”和“自我”的需求正常表達,因此,強迫癥成了一種另類的表達方式,李鳳正是用這種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恐懼?!俺摇币I著人朝著“神”的方向去努力,但是,人畢竟是人,如果過度追求“神”,更大的可能是成為“神經癥”。所以說,李鳳的童年經歷,是她發病的根源。人格結構中“超我”對“本我”的長期壓抑,是發病的基礎。撞到老太太所引發的巨大恐懼,喚醒了李鳳童年時期內心深處的恐懼,這是發病的誘因。
認識到這些,李鳳需要做的首先是分析童年創傷性的生活事件,釋放淤積的情緒,并用成人的眼光去重新解讀。還需要認識到:很多不安全感是時代和環境的產物,人人受其影響,不是專門針對她的;父母也是凡人,做兒女的,要包容父母的不完美;童年欠缺的安全感,沒必要讓其縈繞一生;適度弱化“超我”的力量,學會滿足自己“本我”的需求,讓“自我”得到充分的發展,以增強自身協調沖突的能力。
強迫癥的咨詢,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包括人格結構的重建,即弱化“超我”,尊重“本我”的需求,引導“自我”的成長。鼓勵來訪者多去考慮自己真正喜歡的、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只有找到“自我”,讓“自我”得到充分發展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