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偉卿
摘 要: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業素質較難培養和測量。本文結合職業素質中的非專業素質要素與德國關鍵職業能力的比較,提出了客戶服務崗位是培養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職業素質 關鍵能力 客戶服務崗位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b)-175-02
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和實踐證明,企業對于高職類畢業生的基本職業技能較為認可,即使有欠缺,也愿意提供培訓的機會,但對畢業生的職業素質滿意度較低。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個人期望與現實的差距,造成應屆畢業生頻繁跳槽,對企業和個人均帶來不良的影響。
良好的職業素質的養成,具有內在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和發展性,既能為企業帶來更長久的利益,也能使學生適應職業環境的變化,獲得職業成功。因此,在校期間,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成為職業學院和企業面臨的現實而迫切的問題。
1 職業素質
一個人的職業素質形成,是在職業認知、職業動機、職業心理的基礎上,在價值觀和社會角色定位的影響下,形成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通過職業行為體現出來。對高職畢業生而言,是學生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
職業素質要素可分為專業素質要素和非專業素質構成。專業素質要素包括專業知識、職業資質、職業技能和職業行為,具有顯性的特點,易于測量和習得。非專業素質要素包括心理要素、道德要素和社會要素。職業心理要素由職業意識、職業觀念、職業動機、職業態度、進取、抗挫折等構成。職業道德要素由誠信、責任心、職業認同、敬業、服務、奉獻等構成。職業社會要素由獨立、合作、團結、競爭等構成的社會要素。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提出的素質冰山模型,“冰山以上部分”代表高職生的專業素質要素,“冰山以下部分”代表非專業素質要素。“冰山以下部分”是內在的無法用尺度進行衡量的,也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根據洋蔥模型,把個體素養由內到外概括為層層包裹的洋蔥結構,最核心的是動機,然后向外依次展開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技能。越向外層,越易于培養和評價;越向內層,越難以評價和習得。
非專業素質要素處于冰山以下、洋蔥模型的內層,具有隱性的特點,難以測量和習得。然而正是這些非專業素質要素能夠持久的影響一個人的職業選擇、工作態度和工作成就。
2 職業關鍵能力
縱觀國際職業教育,德國職業教育認為關鍵能力是一種獨立于具體的專業能力以外的能力,具備能夠在變化了的環境中重新獲得新的職業知識和技能,應對職業生涯中的各種變化,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1]。關鍵能力主要包括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自我能力。關鍵能力既涉及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一般智力結構要素,還包含交流、合作、責任心、意志、 自我反省等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影響方法能力的主要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影響社會能力、自我能力的重要部分。
社會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包括競爭與合作、溝通與協調、人際交往、領導與管理、團隊合作與獨立工作、組織與實施、危機管理。自我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包括責任心、自律與自身能力、意志承受能力、積極心態、表達能力、隨機應變適應變化、寬容。
比較非專業素質要素的構成和關鍵能力中非智力結構要素的構成,可以發現雙方確實有相同之處。關鍵能力應該是在“行動導向”中的獲得,在“做”中習得[2],只有通過學習者的行為才能判斷其是否掌握和掌握的程度。因此,非專業職業素質的習得和測量,只有通過學習者在“做”中習得,通過行為才能判斷其是否掌握和掌握的程度。
3 職業素質培養
職業教育也應該培養學生從事行業的美德、具有責任心和獻身精神、愿意與他人合作等的教育,其意義比簡單的行業培訓更為廣泛[3]。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的培訓的區別。
影響和制約職業素質培養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高職院校的培養方法和途徑,也有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實踐和個性對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內化的影響。高職類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多擅長于知識目標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在素質方面,擅長于素質認知的教育與培訓。而職業素質中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屬于價值觀、人生觀、就業觀等意識范疇,要在認知的基礎上,需要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中,逐漸內化于心、外表于行而形成和培養。
4 企業客戶服務崗位是培養提升職業素質的有效載體
愛因斯坦曾說:“對于人類的各種動機、各種期望、各種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別的個人和社會有合適的關系”。情境認知理論認為情境是一切認知、學習和行動的基礎,將個體認知放置于更大的物理情境和社會情境中進行互動,能夠切實提高學習的效果。跟崗實習、頂崗實習提供了一種真實工作情境和崗位工作任務,是培養和檢驗職業素質和關鍵能力的有效途徑[4]。
客戶服務崗位直接接觸客戶,能夠通過客戶的咨詢和投訴,了解客戶的各種動機、期望,有了這種聯系,才能進一步了解行業、了解職業。在客戶服務崗位的崗位實習是基于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養成融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借助于客戶服務崗位,能夠鍛煉心理素質,能夠有效的培養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自我能力等關鍵能力,養成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通過崗位績效,能夠客觀的測量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的效果,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也能獲得相關工作經驗,對今后走向社會、應聘崗位都非常有益。
5 結語
職業素質要素分為專業素質要素和非專業素質要素。其中的非專業素質要素和德國職業教育中的關鍵能力有異曲同工之處。非專業素質的培養和測量,可以結合德國職業教育中的關鍵能力的方法,進行培養和測量。
結合高職類教育和學生的特點,以及企業的現實需求,電子商務客戶服務崗位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培養職業素質的有效載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王貴賓,孫峰.高職頂崗實習過程中融入關鍵能力培養探析[J].職教論壇,2011(06).
[2] 童曉燕.職業教育中關鍵能力的培養研究[M].蘇州大學,2010.
[3] 康紅芹.美國的杜威職業教育思想研究新進展[J].職教論壇, 2015(30).
[4] 蔡勤生,宋秀梅.頂崗實習:提升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有效途徑[J].職業教育研究,2011(08).
[5] 楊宏.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 朱平.經濟管理類課程關于突出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教學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