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春
據考證,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經典作家沒有一個明確提出“黨內政治生活”這一概念,但他們特別馬恩對黨內政治生活有過大量實質性探索,提出了不少基本主張,為無產階級政黨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思想、積累了寶貴財富。
一、確立了黨內平等與民主原則
共產主義者同盟作為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政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強調黨內平等。馬克思、恩格斯1847年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擬定的章程中,把“所有盟員都一律平等”放在第三條作了明確規定。
早期無產階級政黨明確地將民主作為重要組織原則。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就明確規定,同盟的各級組織和領導成員均須“選舉產生”。恩格斯1885年在《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一文中回顧總結說,組織內部的重要決定,也遵循民主原則會議討論做出,他說:“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這種黨內平等和民主原則一直貫穿共產主義者同盟和此后的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成為無產階級政黨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二、強調了服從權威與加強集中
馬克思、恩格斯有個重要觀點:在工業化大生產時代,分工復雜化和聯合活動導致組織起來成為必須,而組織起來的前提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權威,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馬克思、恩格斯說:“這兩者,不管社會組織怎樣,在產品的生產和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下,都是我們所必需的”。
恩格斯《論權威》一文,就是專門針對黨內存在的要求絕對民主和自治的聲音而寫的,恩格斯說:“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權威與自治是相對的東西,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彼鞔_指出絕對的民主和自治將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并最終致使革命失敗,指出要辯證地看待權威和自治的關系,在不否認支部自治權的基礎上,應將一部分權力委托給上級組織及至中央組織,否則黨的整體性無法體現,因此必須“把必然的民主主義和必要的主權結合起來”。恩格斯指出,之所以強調權威和集中,是因為它是保持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他明確提出,要使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并指向同一方向,“沒有權威和集中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三、提出了維護黨內團結的辯證法
馬克思、恩格斯還提出了黨內團結的“辯證法”,這在恩格斯同奧古斯特·倍倍爾的幾次通信中得到充分表現。1773年,恩格斯在致倍倍爾的信中明確指出,黨內團結不能建立在一味妥協喪失原則的基礎上,否則,“氣泡”總有一天會破滅,“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確實就會滅亡,會因‘團結而滅亡!”。1882年,恩格斯在信中進一步指出,“在可能團結一致的時候,團結一致是很好的,但還有高于團結一致的東西”。這里共同指向了黨內團結應是拋棄掩飾調和政策的團結,必須是“有原則”的團結,這個原則主要有兩個要點,一是以民主促團結,“必須在民主的范圍內團結一致”,二是是以斗爭和批評促團結,因為“無產階級的發展,無論在什么地方總是在內部斗爭中實現的”,“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只有實現了這個意義和基礎上的團結,才是真正正確的團結。
四、明確要求反對宗派保持黨的純潔和統一
保持黨的純潔和統一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獨特優勢和內在要求,也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目標。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這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方面,隨著無產階級政黨規模的擴大,黨內成分日益復雜,“小資產階級分子的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黨的思想純潔和意志統一是重要課題。另一方面,隨著隊伍擴大和斗爭形勢復雜,黨內宗派現象開始凸顯,“什么亂七八糟的人都鉆到國際里來了。它里面的宗派主義者已經有恃無恐”,如何保持黨的組織純潔和行動統一也是重大課題。
針對保證思想純潔和統一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通過“加鹽酸”的方法來“熔化”各種非無產階級分子。恩格斯認為促進“加鹽酸”的過程,“恢復黨內真正和諧的途徑就在這里,而不在于否認和隱瞞黨內一切真正有爭論的問題”。針對保證組織純潔和統一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多次強調要反對宗派,1871年,馬克思在起草的《國際工人協會的共同章程和組織條例》中明確規定:“所有支部和小組,今后不得再用宗派名稱?!痹趯嵺`中,馬克思、恩格斯還同巴枯寧主義者等各類宗派進行了卓絕斗爭,保持了黨的統一。
五、強調了維護代表大會和黨章權威
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視維護代表大會和黨章的權威,在其起草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中,明確規定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和全盟的立法機關,負責黨章的審查和修訂工作。黨章的修訂體現了“民主”和“集中”的思想。1847年6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在同盟第一屆代表大會上就已經擬定完畢,經過同盟各個支部和區部的充分討論基礎上提交半年后的第二屆代表大會審查并通過,而章程一旦經由代表大會通過,就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違反,“無論是總委員會或者是代表大會都不允許任何破壞我們章程的行為”。在第一國際的共同章程和組織條例中,第五章第一條明確規定,每一個支部均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本地的條例和規章,但是“不得與共同章程和條例有任何抵觸”。
六、提出了發揮支部的基礎性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常重視支部的作用,提出支部在黨的整個組織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強調“每個支部都應在工人群眾中起核心作用”。同盟章程規定,三人以上至二十人的可以成立支部,支部每兩周至少開會一次,支部與盟員之間至少每月聯系一次,要經常性地向上級區部進行報告工作等等,這些思想和規定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起到重要指導和規范作用。
七、強調了黨的紀律并形成基本紀律規范和懲戒措施
紀律嚴明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優秀基因。馬克思、恩格斯突出強調紀律的出發點,是由無產階級運動發展的一個必然規律決定的,這就是恩格斯給馬克思信中寫的:“無產階級運動的規律顯然是,到處都有一部分工人領袖必然要蛻化”。在無產階級運動的不同發展階段中,必然有一部分人不再前進甚至倒退。因此,就要求充分發揮黨的紀律這一利器作用。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強調:“我們現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p>
(作者單位:重慶奉節 中共奉節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