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 劉姝琳
摘要:文章簡要論述了在兒童繪本創作中應用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意義,說明民族民間文化在兒童繪本創作中的有效應用策略,以期能夠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
關鍵詞:民族民間文化; 兒童繪本; 重要意義; 策略
一、在兒童繪本創作中應用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意義
1.1為兒童繪本提供豐富的材料
民族民間文化不僅具有單純、質樸、自然的風格特點,而且具有獨特的審美內涵和思維能力,充滿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造力,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由于人們對自然、原始生命的崇拜,民族民間文化具有豐富的藝術形態,包括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文化、民間音樂舞蹈、建筑、民間服飾和工藝等內容,而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兒童繪本的創作源泉,而且,這些豐富多樣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形態可以拓寬創作者的創作視野,為創作者提供很多的創作靈感。
1.2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
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民間文化蘊含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在兒童繪本創作中適當吸收和借鑒民族民間文化,讓兒童充分感受到傳統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培養兒童的思想道德觀念,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精神境界,而且能夠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1】。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兒童可以受到民族民間文化的熏陶,并且在其影響下形成優秀品質和高尚的道德,進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所以,在兒童繪本中有效融入民族民間文化,是提高繪本藝術價值的重要方式,是弘揚和發展民族民間文化必然要求。
二、民族民間文化在兒童繪本創作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2.1創作繪本故事
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和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好的繪本不僅需要包含豐富的知識,而且需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氣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塑造兒童的精神世界,只有基于而藕塘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創造而出的故事和形象,才能得到兒童的認同和喜愛。但是,由于很多繪本過度強調知識性,忽視了故事語言和主題的表達,故事內容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從而制約了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民間習俗和故事具有神秘感和主觀性,非常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利用民族民間文化創作繪本故事,可以增強兒童對繪本內容的熟悉感和認同感,提高兒童的認知水平。但是,僅僅簡單地將民間故事和習俗等直接運用到繪本故事創作之中,不僅會降低繪本的質量,而且難以體現民族民間文化的價值,所以,在利用民族民間文化創作繪本故事時,需要深入分析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合理吸收和借鑒民間文化資源,創作出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審美感受的故事情節,讓兒童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感受民間文化的深意和內涵,以增強兒童的閱讀熱情,提高兒童的知識水平。例如我國原創繪本《京劇貓》主要描述了一個京劇貓的世界,它以中國傳統的京劇文化為故事的背景,將京劇臉譜與貓本身的花紋想結合,塑造出角色形象,使得角色形象活靈活現、生動具體,而且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妙趣橫生,具有幽默感和趣味性,讓兒童在閱讀繪本的同時,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同時,在故事內容上,《京劇貓》囊括了水滸、三國等中國傳統故事,將京劇文化的化妝、表演、臉譜和文學等元素應用到繪本的藝術表現過程之中,以兒童的視角,借助民間文化的形式表現出兒童豐富的情感世界,讓兒童在了解民間藝術文化的同時,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2.2表現繪本視覺
在構圖、色彩和造型上,民間藝術形態都體現出自然、質樸的藝術特征,能夠展示出中國原創繪本的民族韻味。民間文化藝術靈活多樣、自由奔放的表達方式、豐富多樣的觀察方式以及質樸自然的思維方式,打破了現實的約束,可以用主觀浪漫的情感,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2】。通過抽象夸張的造型、別具一格的構圖、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單純、質樸的表現,喚醒兒童的認同感和熟悉感,可以更容易讓兒童理解和接受。
在構圖上,民族民間文化具有隨性、自由和完整的特質,比如,中國傳統的民間版畫、剪紙和雕刻等藝術形態,既沒有現代設計的透視關系,不受時空的約束,又可以自由、隨性的創造出飽滿的構圖形式。例如,根據中國民間文學著作《聊齋志異》中的一則狐貍精故事改編而成的《荒原狐精》,具有完整、飽滿的構圖形式,并且通過剪影、平視和鳥瞰等手法打破時空的束縛,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主觀想象力豐富、時空觀念模糊,充滿了自然、質樸的童趣。
在色彩上,民族民間文化具有非常強烈的象征性和主觀性,能夠渲染畫面氣氛,表達人們的情感,增強故事的感染力。中國民間藝術以原色為主,常用的有紅、黑、白、青、黃五種顏色,具有強烈的對比色彩,能夠更好地展示出畫面效果。比如《荒原狐精》借鑒了中國敦煌宗教畫的色彩,色調明艷,主要有紅、黑兩種色調,其他顏色為灰色調,并且配有小部分的綠、藍、黃等原色,利用色彩展示故事情節和人物情緒,畫面中的狐精、土石和晝等是黑色,大面積的黑色刮出灰白色的線條結構,不僅體現出民間木刻版畫的特點,而且能夠充分展示出恐怖神秘的氣氛和強大的心理壓力,而主人公大紅色的服裝色彩能夠體現出其堅強勇敢、不懼困難的抗爭精神。
在造型上,民間藝術既質樸簡約,又成熟細膩,而這種繁簡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藝術造型語言,使得中國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特點。在造型上,民間藝術講求神似,注重體現出內在的精神世界。由于兒童主要是通過形象性思維認識事物,喜歡自由隨性、夸張變化的造型形態,所以,在設計繪本角色時,巧妙融入夸張手法,可以增強繪本的趣味性,提高兒童的閱讀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侍宏穎,雷青.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元素在兒童繪本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16):49.
[2]張立杰.民族民間文化在兒童繪本創作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1):149-150.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