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日本博物館特展方面的情況介紹入手,分析中日博物館的異同,并試圖摘取可供我國博物館發展的借鑒之處。
【關鍵詞】日本博物館 特展 對比
“博物館是一個凍結時間的文化機器,通過各式各類的博物館—美術的、歷史的、自然的、科學的,他們宛如萬花筒一般,讓我們觀察到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種種面向”。博物館展出它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各種領域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展示所在地的過去和現在。
中日博物館可以說都是西方博物館發展、影響的產物,但兩者的發展軌跡和程度卻有大不相同,并且不得不承認,日本博物館有很多方面走在我們的前面。本文謹從博物館展覽方面對中日博物館進行一個對比,并試圖提出一些日本博物館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重點在介紹日本博物館的情況。
一 中日兩國博物館源起
近代博物館思想傳入中日兩國約從19世紀中葉開始。1860年起,日本幕府接連派遣使節團、秘密留學生赴西方考察學習,這批人員記錄了當時歐美各國博物館的情況。日本最早的真正的博物館—文部省博物館—即今天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于1872年,于1882年3月20日舉辦開館典禮。 中國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是由張謄于1905年創建的南通博物苑,從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博物館的新篇章。
二 博物館特展
(一)博物館特展
“博物館有長期展出、比較穩定的陳列,也有短期展出、經常更換的陳列。在我國博物館界,一般習慣上將前者叫做陳列,將后者叫做展覽,或稱臨時展覽……”,臨時展覽相對于基本陳列,有其自身的特點:臨時展覽一般針對性較強,容易引起公眾的關注,往往會收到奇效。臨時展覽主題可涉及諸多門類,展覽展品少受或不受館藏的制約,機動靈活。我們一般習慣稱臨時展覽為特展,本文以下均采用特展這一名稱。
(二)日本博物館的特展
日本博物館的特展具有其鮮明的、獨有的特點,就是博物館與新聞媒體合作共同舉辦,這一點在世界范圍也可謂是唯日本獨有。以下從七個方面對日本特展進行簡單分析:
1.特展的內容策劃
日本博物館的特展內容策劃則不完全由博物館自身承擔,博物館自身可以根據其工作安排和博物館發展計劃制定相應的特展內容,除博物館之外的其他相關單位也可以根據各自需要制定相應的特展內容企劃方案。這其中擔當此重任最多的可謂是新聞媒體機構,主要是日本的四大報社——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產經新聞,以及日本的大型電臺、電視臺,如NHK電視臺、NHK放送等。
2.特展的主辦方
(1)特展主辦方
如2007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英國與世界——1714——1830”展,該展主辦方為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為展覽提供資金贊助的香港何鴻毅家族基金則單獨列為協辦方。
日本往往是新聞媒體機構與博物館并列為主辦方。如故宮博物院此前在日本舉辦的“翰墨千秋—北京故宮藏歷代書法大展”(2008年),該展的主辦方名單如下: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
(2)日本特展主辦方的職責劃分
博物館在特展中應盡的職責主要有以下方面:展覽方案企劃、展出形式的設計、展覽場地的提供、技術支持、為協辦方舉辦特殊參觀活動等。
新聞媒體機構作為特展的主辦方之一,承擔了展覽的大部分職責和義務:展覽方案企劃的大部分提案、負責特展所需的所有經費、承擔特展的整個風險、承擔特展的整體運營、制作圖錄、廣告宣傳、尋求協助方提供少量資金贊助。
3.特展的協辦方
日本的特展除了上述主辦方以外,往往還會專有一欄列為協辦方。這個協辦方就是為特展贊助協助金的協助單位,一般為大型企業。對于展覽的協辦方協贊者,會在展覽的宣傳海報、宣傳單、展板、宣傳品等方面列舉其名稱,除此以外,作為回報,還會在博物館的閉館日和開館時間以外的時間里,為其免費提供藏品鑒賞、以及特別活動演講會及酒會等等。
4.特展的籌備與實施
特展的籌備工作主要包括展覽前期的接洽與聯絡、目錄的制作、展品的選定、協議書的談判、展品的點交、展覽布展階段的準備工作等等。
三 日本特展模式利弊分析及對中國博物館發展的借鑒意義
就有利的方面而言,對于博物館來說,在經費、廣告宣傳、人力資源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而對于媒體機構來說,可以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并且達到收視率和經濟收益的同步實現。
局限性方面,這種博物館特展的辦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博物館限于相對被動的狀態里。具體來說,經濟效益方面處于收入弱勢、自主策展能力相對受限、學術研究水平的表達受到限制、宣傳范圍和公眾教育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等等。
但就其主要方面來講,這種與媒體機構的合作確實可以調動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增加博物館辦展的活力和創造力,取得更大范圍內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益,與我國目前固定的辦展模式對比,還是有很多可以吸取和學習的經驗。
四 小結
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世界范圍內經濟文化交流日益深遠的今天,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它關系到國民的文化生活和素養,以及學校的教育工作。陳列展覽是博物館特有的語言,也是博物館表達自身、展示自身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和手段。
中日兩國有深遠的友好往來的歷史,文化淵源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故而博物館的發展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對比或者交流借鑒的地方。本文從博物館展覽方面對中日博物館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對比,重點在介紹日本博物館的特展狀況,可以看出,日本特展的辦展方式——與媒體機構合作——對于我國博物館的策展,有重要的研究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桂雅文:《愛上博物館·導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2].東京國立博物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百年史》,1973年,207頁。
[3].財團法人日本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研究》,2010年。
[4].董丹:《中日博物館理論與實踐比較研究——以博物館展覽、教育、修復為例》,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5].徐艷紅:《讓博物館成為公眾的朋友——日本博物館考察啟示》,《文物春秋》,2004年04期。
作者簡介:馬阿薩(1993-),男,新疆烏魯木齊人,中央民族大學2013級文物與博物館專業本科生。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