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摘 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內部建設工作也開始不斷地完善,整體上得到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很多方面都必須進一步地建設、健全,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方面,應該運用合理的方法來改善,要避免出現工作上的惡性循環。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區域 經濟 合作 對策 改善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b)-126-02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存在,給國家發展創造出了很大的價值,整體上的工作進步也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固有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的社會要求,在很多方面都演變成了較多的阻礙,我們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用合理的手段來掌握,從而在多個角度上避免出現惡性循環。
1 改善我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必要性、緊迫性
1.1 縮小區域經濟之間差距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國內的經濟發展是比較穩定的,很多方面都沒有表現出嚴重的漏洞和不足,各項工作的開展,基本能夠按照預期的設想來完成。但是在深入的調查、研究后,發現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已經很久沒有較大的進步,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仍然較大。首先,南北方的經濟差距正在逐步地拉開距離[1]。北方資源短缺,再加上是國家的防護區域,因此在經濟的建設上,并沒有投入特別多的努力,再加上地域上的限制,南北方的經濟差距正在一步一步地拉大,如果在今后沒有執行合理的手段與方法,那么在地方的穩定程度上,還有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其次,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并且會給國家的整體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后果。經過大量的討論與分析,認為改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目的在于將區域經濟之間差距更好地縮小處理,這樣才能提高工作的可靠性,促使經濟發展方向,朝著良性循環前進。
1.2 擴大對內開放,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我國的國土面積較為廣闊,在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的經濟形勢得到了空前好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在改善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對內開放,在地方保護主義上不斷地破除,否則很容易給地方發展造成嚴重的限制性條件,由此構成的威脅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對內開放的目的,在于將國內的經濟發展表現為平穩的狀態[2]。我國在國際上具有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時也受到了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較大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國外影響、國際作用,必須在內部的經濟體制上保持在高度的穩定狀態,否則很容易造成強烈的隱患。擴大對內開放以后,區域之間的合作擁有更多空間,在合作的路徑上也表現較多,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方法。其次,地方保護主義是我國的重點經濟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分析,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有利的一面在于,加強了地方經濟的穩定,減少了外來因素的影響[3];有害的一面在于,這種保護的手段過于極端,對于好的項目也拒之門外,形成了自身的強烈束縛,難以在將來的工作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1.3 維護經濟秩序,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在市場經濟當中,我國雖然執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是遭受比較嚴重的資本主義的影響。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改善以后,能夠更好的維護經濟秩序,將市場經濟體制做出積極的完善處理。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現階段的市場競爭非常強烈,在很多方面都必須落實有效的干預手段,任何工作出現缺失和不足,都將產生嚴重的影響[4]。例如,在市場經濟的演變過程中,壟斷問題一直都是亟待解決的對象,即便國家頒布了較多的法律條文和規范內容,壟斷的問題依然存在。在市場經濟當中,全方位的壟斷現象,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可是有超過90%的資源,還是把持在一些大型公司的手中,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壟斷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改善以后,互相之間都拿出一定的資源來交換、共享,就可以充分的打破壟斷,在大環境的經濟秩序穩定下,各種法律條文、規范措施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國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調控上,一直都是通過宏觀手段來完成的,有很多的有效措施,都因為缺少足夠的媒介,無法徹底的開展,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去解決問題。
2 改善我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對策
2.1 改善合作政策
從歷史的變遷來看,我國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改變過程中,呈現為階段性的進步。當代社會的經濟競爭非常激烈,在同行業內甚至是出現了惡性的競爭手段。為了更好的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做出改善,有必要將合作政策進行優化,尤其要考慮到歷史的變遷和各個地方的局限性。首先,國家針對合作政策的制定,必須深入社會開展調查研究,要在各個地方成立專業的調查研究小組,然后根據結果來分析,如何在合作政策上照顧更多的群體,如何達到雙贏、多贏狀態[5]。其次,合作政策的執行,必須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效干預。從以往的工作來看,有些部門的干預過于極端,或者是在干預的范圍上、手段上過于龐大,以至于合作最終呈現為失敗的狀態。相關機構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必須以公正的態度來完成,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偏袒現象,要從國家的經濟前進方向出發,不斷的創造出更高的價值[6]。最后,在合作政策的延續上,一定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對于歷史的變遷、地方的局限影響因素等,都要做出深刻的分析,要階段性的進行改變,這樣才能推動地方經濟向前發展。
2.2 建立健全信息交互機制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存在較強的代表性。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固有的內容并不適合長久的應用,同時在很多工作的開展上,都應該從可持續的角度來出發。建議在今后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改善上,應該充分的建立健全信息交互機制。首先,各項信息的共享,是區域合作的基礎,如果大家在信息的掌握上表現不足,又沒有進行積極的合作,反而是展現為“各自為政”的情況,這就特別容易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當中,再一次的步入到過往的惡性循環當中,由此產生的問題是非常強烈的。其次,在信息開展共享以后,需要嚴格按照合同規范的內容、商定的內容來執行。對于跨區域的合作企業而言,口頭商定的內容基本上是無效的,必須落實到具體的條文當中,這樣才更加有利于及時的溝通、交流,避免在經濟合作上出現嚴重的問題。
2.3 加強利益補償機制
從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角度來分析,并非每一次的合作都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有些情況下的合作,很容易出現損失,這時就涉及到利益補償機制的問題,在該方面沒有實施有效的手段后,特別容易造成強烈的威脅。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利益補償機制的加強,是改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與地方,東部與西部,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應該做出一種制度安排,把區域合作建立在中央對地方、一區域與另一區域的利益互補的基礎上。我國東西部之間、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合作,由于優勢不對稱,這種合作關系中的動力也必須來自中央或上級組織利益補償的政策供給。除此之外,在利益補償機制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形勢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在將來面對的挑戰將會非常的顯著,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來持續執行,肯定會導致某些問題再一次的發生,屆時所造成的損失,將會是非常嚴重的。
2.4 加強評價獎勵機制
區域經濟合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國家的干預手段是必要內容。可是從大局的角度來分析,國家內部的區域經濟差異較大,即便是在區域經濟合作上執行了一些硬性手段,仍然有可能遭遇到突發狀況的威脅,再加上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的不利影響,我們似乎還需要在區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加強評價獎勵機制。該機制的存在,一方面是為了將區域經濟合作更好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為了激發相互合作的欲望,在國家的評價獎勵機制保護下,很多工作的實施,都能夠獲得較好的拓展,減少固有的資源不足情況。例如,對區域合作項目的投資給予工具性政策的傾斜,對跨區域的產業給予目標性政策的扶持,對跨區域的企業給予工具性政策的優惠,對跨區域的合作開發給予制度性政策的肯定。這一切將成為區域合作的原動力。
2.5 加強行為約束機制
經過上述幾項工作的開展,我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建議在未來的工作中,必須在行為約束機制上做出全面的改善和分析,要將固有的工作更好的提升。首先,行為約束機制必須完全遵循國家的各項經濟規范、條文、政策,而后才能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拓展研究,從各個角度來實現較大的進步。其次,在行為約束機制的實施過程中,如果是遭遇到了特殊情況,或者是在工作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都必須正確的面對,應將相關的懲處措施有效的落實,減少固有的不足。最后,行為約束機制的開展,必須階段性的健全分析,從多個層面上更好的改善,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避免出現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嚴重漏洞。
3 結語
本文對改善我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展開討論,當下的改善工作開展,整體上是比較可行的,未出現嚴重的不足。日后,應繼續在機制的分析上努力,加強社會調查研究,在相關的行業分析上,也要不斷的努力,這樣才能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更好地完善和落實。
參考文獻
[1] 陳媛.我國在區域經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4).
[2] 耿秋實.關于我國區域經濟技術合作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全國商情,2016(18).
[3] 高布權.論我國西部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構建[J].晉陽學刊, 2010(5).
[4] 楊蓮,付恒.論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協調機制構建[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5] 劉婷.淺論我國現階段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J].知識經濟, 2013(11).
[6] 商薇.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