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亞婕 蘇曉麗 趙丹夢
摘 要:韓國電影《斷箭》,是根據2007年發生于韓國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優秀電影,曾榮獲第48屆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影片。該片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在輸掉官司之后試圖使用弓箭射殺法官而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的故事?!稊嗉吩俅嗡⑿铝宋覍τ陧n國電影的印象。雖然本片制作成本較低,但其影片主旨、立意之高不得不讓人嘆服,值得中國電影和法律從業人員的學習。
關鍵詞:韓國電影斷箭;司法公正;規則;權力;正義;真理
前成均館大學數學系教授金京浩多年前因指出入學考試試卷中的一道錯題而被停職解雇。雖然他試圖通過訴訟來為自己恢復職位和名譽,但最終還是因司法不公而敗訴。多年后金京浩從海外回國,再次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但仍以失敗告終。難抑心中不平的他同法官之間發生肢體沖突,甚至拿起了石弓。很快,他被冠上了殺人未遂的罪名,但他始終堅稱自己是清白的,并選擇用法律來對抗司法的不公。整個案件受到了韓國民眾的廣泛關注,甚至發起了“拯救金京浩”的行動,而自稱“乞丐律師”的樸俊的加入,更為本案平添活力。電影情節大多是在法庭辯論中展現,其制作成本低廉,且演員均依電影票房分成的形式零片酬出演該片。演員大多是老戲骨,這更使整部戲在表現上無可挑剔。
一位耿直數學老師,他從最初只是簡單的想要為自己討回公道,演變到后來希望改變司法不公的現狀,這體現出的不僅僅是一位普通韓國民眾對司法公正的渴望,還有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國家更加美好,而愿意參與到一件與自己并無關聯的事情中。
就電影表達的主旨及立意來說,也是很多國產影片所無法企及的。金京浩教授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國家的司法系統的行為,實在可敬。起初我總覺得這個人太偏激,我覺得或許他在對抗的時候可以采取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可以在指出司法的不公正時不那么直接,可以在先保障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之后再行其事。但后來我想,如果不是他直截了當的對抗,如果不是他在法庭上毫不留情的直指司法機構的腐敗,如果不是他不懂得拐彎抹角說好聽的話,這件事如何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我們不得不承認,民眾當中的確是需要一個敢為人先的人站出來的,需要一個敢于大聲說話的人,需要一個硬漢。司法的不公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大多數人寧愿選擇沉默,選擇息事寧人,選擇退讓。如果沒有在這個人的這種做法,這個國家的司法公正何時才能實現,何時才能進入大家關注的層面?
影片對我的震撼不僅僅及于金京浩的敢為人先,更在于它使我無法不去深思當下的中國。似乎在中國,電影對于民眾的意義仍舊只是停留在娛樂的層面。他們在電影院或哭或笑地看完一部電影,于是兩個小時就這么過去,然后轉眼既忘,留不下一點思考。意義何在?現今韓國基于歷史事件拍出來的有意義直指人心發人深思的電影越來越多,可在中國,我好像只看到了哪個娛樂公司又買下了哪部言情小說的版權,哪個綜藝節目又拍出了大電影。編劇們寫不出直指人心的好劇本,又或者是為人處世太過圓滑世故,不敢去寫了吧。人人皆懂出身之道,人人皆懂明哲保身,所以中國出不來一個硬漢,出不來一個能和不正常的社會常態較真的人,出不來一個能夠糾正社會病癥的人。記得以前有位老師講,民眾對于腐敗的容忍度是最高的,因為官員的腐敗似乎是和他們無關的事情,不過是誰誰鋃鐺入獄了,又多了一個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民眾愿意去容忍,因為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利益正在被人赤裸裸的侵犯,這大概也是法制意識未能深入人心的體現吧。
我們不談韓國國民和中國國民對待自己國家社會問題的態度,更不必去談哪個國家的哪些制度更加先進,但我希望我們能夠看到,他們敢于把這樣直指司法機關不公正的影片拍出來,他們敢于正視社會當中存在的不公正的現象,本身就值得稱贊。這是一個純真的信念和野蠻權力的戰斗,明知規則的人,為什么要違反呢?既然制訂了規則,就應該要去遵守。正是因為大家都不遵守法律,連當初制定法律的人都不遵守法律,這才產生了問題。
整部影片我們能夠看到的不僅是金教授的耿直,在堅持正義與真理的道路上無畏前行,也看出了其他公民的得過且過與破罐子破摔。最初時他因為一道數學題而與同事之間發生爭執,當其他人都說著“算了,就這么過去吧”的時候,他堅持不能欺騙學生,被那些人稱作是沒眼力、自命清高。話語中無不讓我替他們感到無奈與凄涼。你看,總會有人說,這種事到處都有,早就見怪不怪了??墒?,難道就因為不好的事情時常發生,我們就可以置之不理,讓它不斷發酵以至于不可收拾嗎?
金京浩在對抗不公正的司法系統中,頻頻使用法律,有時也會有不少曲解法律的行為,以至于讓庭審法官及自己的辯護律師無奈無語,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有多么讓人頭疼,可他仍舊選擇執著。如果這只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大可不必這樣??伤痉ǖ牟还缫巡粏螁问鼓骋粋€公民成為受害者,它使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金教授的這份執著,早已不僅僅是對他自己的成全,更是擔起了其他公民所擔不起、不敢擔的責任。
法官一邊說著自己當然會依法作出裁判,可更多時候,他們作出的判決還是對各方利益的權衡,這樣的法官以法律的名義做著違背法律的事情,正義的天平就已經傾斜了。司法人員應該明白,若你的司法行為是公正的,那只是你原本的職責所在,可倘若行差踏錯,總有一天會被人揪出來,拍成電影,讓你成為笑柄,還要警醒世人。
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一名律師,我能夠像片中的樸俊律師那樣,不因社會常態而喪失了自己應有的正義的判斷,在法官做出可笑的判決時能輕松的說出來“判決很可笑吧”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了一名法官,我能夠不像片中的法官一樣,做出遠離法律,靠近圓滑的判決,不論是不是自己的本意,最起碼要做一位遵守法律的法官吧;我更希望作為一個公民的我,能夠正視社會中現存的一些問題,不人云亦云,不因一直存在而屢見不鮮、視而不見,不因事不關己而放任自流、隨波逐流。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它會因形形色色的人而讓你自己也變了顏色,但仍舊有人可以保持本色,即使兼聽各方各論,也能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向強權低頭,也不會迷路。
影片的畫面最終定格在金教授的笑臉上,那雙眼睛里我看到的,只有得意的真理。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