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榮
摘 要:微課是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也是貫徹落實我校博雅教育的一個重要實施途徑。它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關鍵詞:微課;博雅教育;閱讀興趣;閱讀方法;以寫促讀
博雅教育的“博”即為“博學”,“雅”寓意“尚雅”,致力于培養“博學尚雅”的人。閱讀是實施博雅教育的強力助劑。微課的出現,打破時空的限制,極大的豐富了閱讀教學的形式,能創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習興趣,點亮小學語文課堂。
一、什么是微課?
“微課 ”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微課,短小精悍,時間控制在1O分鐘以內,營造資源“小環境”,優美的音效,炫動的畫面,生動直觀,給學生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和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教師創設的活動,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的才情。
二、利用微課,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1.引導學生創意朗讀
指導學生朗讀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角度去體會課文,去感觸課文,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讀出自己的情感。我會搜集同篇詩文的不同朗讀者,有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相同的是有一顆熱愛閱讀的心。制作成微課,通過網絡平臺傳送給學生,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激發閱讀興趣。
2.適時引導學生想像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文章關鍵處的拓展空間,在文章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此處做出合理的想象,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更有新意、更獨特的語言,使學生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如在閱讀《為了五美元的禮物》一文時,結尾寫到:“看著這可愛的禮物,母親的嘴唇輕輕地顫動著。但是她什么也沒有說,只是一把將兒子攬在自己的懷里!”母親嘴唇顫動是為什么?為什么一把將兒子攬在自己懷里?我讓學生根據文章的情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用課前準備好的關于母子之愛的微課視頻,打開了學生的心扉。于是,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發展了自我,在想象中獲得真切的體驗,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經歷,激發學生的高尚情操。
三、利用微課,彌補閱讀資源中的缺陷,豐富閱讀內容
小學生的閱讀應該內容豐富,涉獵各個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語文的世界穿行,在真實與浪漫中感悟。但由于一些教材的設計有時候與學生的閱歷相去甚遠,給學生理解課文造成很大障礙,微課,卻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如在閱讀《葡萄溝 》一文時,很多學生沒有去過新疆,對新疆的異域風情興致盎然,特別是對葡萄干的制作過程不理解但又非常感興趣。文章雖配有簡單插圖,但滿足不了學生的好奇心,我就制作了一段 “葡萄干制作過程 ”的微課: “廠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四周留著許多小孔,里面釘著許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就成了葡萄干。”制作流程清晰再加之同步解說,學生一邊聽一邊看,終于明白了葡萄干的制作工藝。有的學生發散思維特別強,還提出問題:我們這里為什么不能做好吃的葡萄干?投石問路,激起千層漣漪,學生暢所欲言,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爆發出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微課,簡單高效,彌補了語文教材資源的不足,打造了自己品牌的高效課堂。
四、利用微課,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教學
利用威客進行泛讀。這種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在課內或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微課形象生動,再加上教師的旁征博引,會更增加說服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求知欲。如《開天辟地》一文,我制作了微課視頻,講解宇宙天地的奧妙。引得學生連連驚嘆宇宙的神秘。我又有目的地讓學生收集神話故事,開展神話故事會。又比如,我們上《衛星比武》之類的科普文章后,指導去學生圖書館借閱或上網查找相關的資料,借閱自己感興趣的天文地理方面的書,并摘錄寫出科學小知識,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提高了興趣和能力。
此外精讀、速讀、摘錄批注等都可以用微課來進行,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五、閱讀教學之以寫促讀
微課設計集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為一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清晰、生動的視頻,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開辟了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進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鑒賞能力的提高。
總之,隨著我校博雅教育的不斷深入與實施,微課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了課堂效率,使微課變成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但對微課的認識還有很多不足和迷茫,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更多一份耐心和毅力,永遠保持不竭的動力,創新教育的激情。微課,會讓每一節閱讀課都精彩迭出,異彩紛呈,妙趣橫生,讓微課在閱讀教學中大放異彩!
課題基金:本文為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微課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5]-JKGHYB-0417
參考文獻
[1]潘海燕,何晶.教師怎樣進行反思與寫案例和論文[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05
[2]楊映華.小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的培養[M]2006 .08
[3]趙景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M].北京教育出版.1993-08
[4]語文課程標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07
[5]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EB/01]. http://www.hner.cn/
(作者單位: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嵩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