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姝
摘 要:創客時代的到來,讓“雙創”型小微企業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的拐點。如何揚長避短,改善其先天的不足,增強其生力軍的效用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以“雙創”型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的內控現狀入手,結合數據時代的新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雙創”型小微企業內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雙創 小微企業 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c)-102-02
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及越來越突出的用戶個性化需求推動了“雙創”型小微企業的大面積涌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下行的局面。但在供給側改革以及政府扶持的大背景下,“雙創”型小微企業的天然弱勢和固有缺陷仍讓其生存發展變得前景難測。據統計,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在2.5年。如此短的生命周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創業者素質、企業規模、融資、以及抗風險的能力等等。“雙創”型小微企業要想在細分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還應重視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及控制問題,尋找適合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利用現有的互聯網技術,從經營流程管理和財務管理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以期更長久的發展。
1 “雙創”型小微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 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意識不足
目前,由于我國小微企業規模性發展較晚,“雙創”型小微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建設還處于萌芽階段,大眾普遍對于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認知嚴重缺乏。一方面,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對于內部控制的認知不足。在眾多的小微企業中,內控主體的層次差別較大,有些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只關注眼前利益,不重視公司的長期發展。此外一些企業老板在日常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中基本采取 “一言堂”的模式,員工無法真正參與企業的運營,企業的負責人和員工直接脫節,無法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究其根源就是因為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空白。一部分管理者雖然將企業的規章制度、作業流程以文本或小冊子的方式印刷出來,但并沒有真正貫徹執行,使其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導致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信息溝通失效、會計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員工對于內部控制的認知不夠。雖然公司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但員工認為程序死板,流程記錄太復雜與繁瑣,以為有相關的簽字就算按規矩辦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效果不理想,企業的的風險防范能力低下,阻礙企業的生存發展。
1.2 內部控制環境薄弱
“雙創”型小微企業創辦人群的層次不同,有下崗工人、一線技術人員、農民以及高校畢業生,他們在理論和實務上的缺乏導致他們所創造的企業呈現出組織結構不健全、經營目標不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空白等問題,沒有一個戰略層面上的整體規劃。正如前述所說,微型企業的管理模式大多較為陳舊,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也是經營者,老板“一言堂”的決策模式讓公司治理無法有序進行。創業者急于壓縮成本、盲目擴張,不重視員工的崗位培訓教育,忽視企業的文化建設,不理會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管理混亂,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由于小微企業大多屬于個體、私營的性質,加上財務、法律知識的缺乏,企業的負責人往往將自己的私人收支與公司收支混為一談,沒有將公司的資金流科學劃分、嚴格管理,造成企業財務混亂,有不少微型企業的老板只知自己盈利了,卻不知自己成本、收入、凈利潤的具體財務數據。財務管理觀念的淡薄嚴重影響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失去穩步前進的動力。
1.3 缺乏科學的內部控制措施
在日常經營管理方面,由于創業型小微企業前期資金和人才的先天性不足使企業呈現出規模小、人員少的特點,沒有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科學的劃分,管理隨意,應當貫徹實施的內部控制滲透不到企業具體的作業流程中去,經濟業務不規范。人事上也沒有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員工動力不足,難以各司其職、齊心協力的為企業謀發展、創收入。在財務方面,許多初創者缺乏財務方面的相關知識,對于如何獲得國家補助、如何進行申報納稅等實際操作不太清楚,也舍不得花高價聘請專業財務人員,無法進行良好的資源配置,財務核算較為混亂,給企業帶來嚴重隱患,容易發生違法舞弊行為。
1.4 信息溝通傳遞不暢
“雙創型”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人員少的特點,每一位員工的工作任務可能比其他企業更多、更復雜,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如何將信息準確、及時的送達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知識的匱乏、資金以及技術的限制等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傳遞上下作業環節的及時信息,阻礙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
1.5 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
“雙創型”小微企業的監督相較于大中型的企業,毫無監督可言。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老板一言堂的決策和員工一人身兼數職的管家式工作,都使得企業在建設內部監督機制阻礙重重,對于財務的監督也僅僅只停留在審查賬目的層面,離建立一個完整的監督檢查與反饋機制的內部控制制度相差甚遠。
2 基于互聯網技術完善“雙創型”小微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2.1 參與線上培訓,加強內控意識
不論是管理層還是員工,都應正確認識內部控制,重視內部控制。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從創業前的教育與培訓,創業期間的資源的支持到企業最終的孵化和獨立運營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圈。目前我國以從整個創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入手給予了大力支持。創客可通過人社局的免費創業課程、創客平臺上的公開課,創客大賽的參與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于內控意識的樹立,充分認識內部控制在風險的防范、企業的經營活動、資金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減少會計信息的失真,通過每一位員工的參與,從上而下的貫徹執行,從下而上的反饋監督,建立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2.2 建設企業文化,優化內控環境
內控環境是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實施的土壤,沒有好的內控環境作為根基,想要培育出具有內控意識、履行控制責任的優秀員工委實困難。一個良好的內控環境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的。首先,企業應從公司治理著手,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明確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執行,形成權責分明、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重視人才培養,以人為本,加強員工的在職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形成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內控思想與企業文化相糅合,打造“雙創型”小微企業的特色文化。以協同合作的關系取代上下級的距離感,使員工對于企業具有歸屬感,發揮主人翁作用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為企業上下共同自覺地執行內控制度奠定基礎。
2.3 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嚴守控制流程
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做好風險預警機制是企業提高存活率的關鍵點。據經濟日報報道,2015年以來,小微企業的運行指數一直穩定在榮枯線以下,反映了小微企業還存在些許發展瓶頸。企業應從自身出發,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利用大數據、云會計等信息化技術將企業的經營風險盡可能降低到可控范圍。通過網絡財務、移動OA對企業日常活動中的環節做到實時控制。比如采購的授權、生產的有序進行、銷售的合理擴張,財務的預算以及資源的配置。以嚴格的控制流程來管理企業,始終貫徹實行內部控制活動,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
2.4 利用移動辦公軟件,加速信息反饋與溝通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現在,信息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反饋與溝通是每個企業不可或缺的能力。小微企業以前因為成本、資源的限制無法進行信息的實時共享、及時有效的溝通與反饋。但現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端的普及與運用彌補了這一塊短板。例如由阿里巴巴推出的釘釘實現免費的初級資源共享,還有紛享銷客、智商等移動OA軟件都能對中小企業的日常管理,數據的統計,信息的實時溝通與反饋針對性的提供幫助,提高工作效率。對企業日常經營業務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實行精細化控制,優化控制活動,完善控制效果。
2.5 打造智能內控監督機制
“雙創型”小微企業作為一個先天性不足、競爭力弱的群體,應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和內部審核程序。通過互聯網技術、APP等現代化技術可以讓“雙創型”小微企業直接從一個基本零監督企業跨越式成長為“智能型”內控監督機制的企業。利用程序的固定流程和互聯網數據的實時傳遞功能,創造性地把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發展為不受時間和地點約束的“智能”監督機制。能夠及時對企業的財務信息、資金運作、資產安全以及供產銷等方面進行智能監控,為企業打造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支持。
3 “雙創型”小微企業的未來展望
“雙創型”小微企業作為新型攻擊能力的生力軍,雖然目前面臨著一系列困難,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互聯網的現有技術以及云端一體化的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微型企業的短板,讓小微企業借東風撐帆起航。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雙創型”小微企業更應該正視自身的弱點,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就業,帶動經濟增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芫青.淺談小微企業內部控制短板建設——基于“供給側補短板”改革視角[J].會計師,2016(07).
[2] 王榮三,李靜,劉寶鎖.小微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2(10).
[3] 王青松.小微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實務探討[J].西部財務, 2013(05).
[4] 李婧.小微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