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冶
摘 要: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帶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但東北三省一帶的經濟增長相比于其他地區來說較為緩慢,因此為拉動東北地區經濟的增長,國家制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從經濟結構、農業、企業、機械、醫藥等多個領域貫徹落實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以帶動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以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在吉林省的實施為基礎,對其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東北老工業基地 振興戰略 經濟發展 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c)-107-02
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不僅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也將振興東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作為首要任務,從而也說明了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對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全面的貫徹并落實,不僅可以帶動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還有助于我國產業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對維護社會穩定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此戰略還未實施之前,我國吉林省的經濟發展不容樂觀,嚴重時發生了主要指標位次后移的現象,但在實施之后,不僅改善了吉林省經濟難題,還將其經濟發展帶入到了新的時期,大大帶動了經濟的增長。
1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發展時曾經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現代化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當時工業產業的搖籃。但隨著其不斷的發展,在結構性和體制性方面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老工業基地的技術和設備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老化現象嚴重,致使競爭力在不斷減弱,就業問題凸顯,城市中的主導產業呈衰退趨勢,嚴重阻礙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于是在2003年我國提出了振興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確立了指導思想、任務方針以及落實措施,以便于更好更快地帶動東北地區的發展?,F階段我國已經有多項政策被落實到了實處,其中包括廠辦大集體改革、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增值稅轉型、豁免企業歷史欠稅等。并將轉變思想理念、創新機制和體制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以便于可以實現穩定中求增長,用實際行動帶動地區的發展。
2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目標
在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過程中,我們遇到過困難阻礙,而且也將其一一突破,振興的目標是準備在2020年,東北地區的一些重要領域和重要環節應獲取改革新成果,在經濟發展形式和結構的轉變方面也要取得重大進展,并且保證經濟要處在中高速增長,全面落實小康社會目標。要在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上有大幅度的進步,將產業向高端領域進軍,而且要同步做好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協調發展的新形式,使城鄉居民的收入可以與經濟發展的腳步相一致,提高對能源的利用率,實現企業的轉型。
3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4個著力點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主要有4個著力點,一是將體制機制進行優化和完善,堅持突破體制機制的阻礙,構成一個新型的、可以與市場完全相適應的、具有活躍性的體制機制;二是重點強化結構調整,嚴格整改產品的單一性結構,尤其是以“原”字號和“初”字號為首的產品結構;三是要重點鼓勵創新、創業,將創新當作東北地區內部發展的強有力動力,激發群眾和企業的創新、創業精神,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推動地區發展當中來;四是要著手民生,改善民生,為民生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讓老工業的振興成效惠及全體民眾,增加群眾的收獲感。要想將這4個著力點有效的開展并落實,還需要東北地區的政府及相關人員和民眾團一致,將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任務堅持到底,從而使之可以強有力的帶動東北地區的發展,帶動吉林省的經濟發展。
4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對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自從落實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之后,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被逐漸的帶動起來,并處于穩步上升的水平,與改革開放時的相差比例也在逐漸減小,可以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平均速度相媲美。首先落實了免農業稅等相關的惠農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糧食的生產效率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以肉食供應基地和全國商品糧地位的升高為主要發展方向。而且在國有企業體制創新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將大部分虧損的企業轉變為盈利狀態,使其突破了發展瓶頸,效益增長快速,也提升了對外開放的水平。不僅加快了企業技術水平的進步,而且也促進了結構的調整。此外,隨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不斷實施,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也為城鄉居民收入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吉林省取得的成效
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是在2003年開始的,自從此戰略實施以后大大的提升了吉林省的經濟發展,在效益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讓民眾收獲了較大的收益。以下是具體的成效分析:(1)在經濟總量方面取得了新的進步,步入了新時期,吉林地區的生產總值在這10年左右就增長了11181.73億元,進入到了全國萬億元的行列,而且在經濟增長率方面比全國的平均增長速度還稍高一點。(2)使經濟發展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在這近十年來增長了1899.4億元,將近漲幅3.6倍左右,而且在工業產值方面也增長了近7倍,達到了6492.93億元。(3)在產業結構的調整方面也逐漸的顯現成效,三次產業結構在近10年來漲幅頗大,增加了工業經濟在總體經濟上的比例,上升了11.5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行業飛速發展起來,成為吉林省的第二大產業支柱,而且像建材、冶金、輕紡、戰略性新產業和傳統產業也一并得到了相應的發展。(4)省內的生長動力不斷加強。在2014年在固定資產的投資方面就融入了11486.52億元,增長了近10.9倍,而且全國所占的比例也上漲了0.4%,而且民營經濟的總值占經濟總值的51.1%。(5)城鄉居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2003年吉林省的農民人均收入在2530.4元左右,僅在10年左右就將其提升到了10780.12元,漲幅近3.3倍,而且可支配收入也增長了近2.3倍,由原來的7005.1元漲幅到23217.82元。
6 結語
總的來說,雖然在實施東北老工業的過程中,吉林省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也相應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讓人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理念逐漸轉換,但畢竟此項任務任重道遠,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到現在的處境,現階段吉林省取得的成效還都只是階段性的,與我國其他發達地區相比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結構調整、經濟總量以及國企改革戰略等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復雜、艱巨、長期的工作,所以在以后的時間里還需要我們團結一致,協調配合,堅決將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落實到底,從而從根本上帶動吉林省的經濟發展,進而帶動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長溥.對外開放對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D].遼寧大學, 2016.
[2] 李犀堯.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6.
[3] 徐少俠.產業結構變動對吉林省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6.
[4] 王一.建國以來東北振興與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6.
[5] 楊思瑩.吉林省創新投入、產業升級與經濟增長的互動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