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禎 樊玉 鄧余玲
摘 要:現代工業的發展帶來電池產品的大量生產和使用,電池污染問題成為關注熱點,回收體系的建立刻不容緩。本文從廢舊電池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的流程、特點及選擇的重要因素——費用機制進行分析。從費用機制在逆向物流模式的基礎上對回收費用機制建立問題進行探索,為我國廢棄電池逆向物流模式的選擇提供參考建議,最后為企業關于廢棄電池回收機制可持續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廢棄電池 逆向物流模式 費用機制 回收
中圖分類號:F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c)-138-02
關于廢電池回收運作模式的研究,劉良俊針對廢棄手機回收的現狀做出分析,并提出相關運作模式和對策建議[1]。王卓勤對比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最常見的三種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特點,提出了新的模式——共同模式,構建了逆向物流運作模式選擇的評價指標體系[2]。關于回收費用機制的研究,田昊研究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下,政府在建立回收中的經濟激勵制度是所發揮的重要作用[3]。馬祖軍等分析發達國家回收體系和費用機制現狀提出我國回收處理的責任制度、付費模式和資金管理辦法等方面的建議和對策[4]。
根據目前學者的研究,發現在研究不同模式的廢電池回收處理費用機制的具體模式上仍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因此本文對不同逆向物流運作模式下,費用機制和運作模式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指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廢棄電池回收運作模式及費用機制,并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回收處理對策。
1 國內外廢棄電池回收利用現狀
1.1 國外廢棄電池回收利用現狀
(1)多方聯合回收。在這一方法下,政府充分發揮作用,協調各方的資源和利益。如德國、丹麥、瑞典通過法律確定主體,政府要求零售商回收廢棄電池,增收銷售的特別稅等,繳納的特別銷售稅作為廢棄電池回收處理的費用。(2)第三方負責回收。這一方法是在有實力的民間機構和企業的幫助下,把關注環保的志愿者組織起來進行電池的回收。(3)生產者負責回收。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下,產品的生產商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承擔責任。
1.2 國內廢棄電池回收利用現狀
(1)政府部門。國家高度關注廢棄電池的回收,2003年頒布《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011年實施《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管理條例》。(2)民間社團和環保組織。通過社團和環保組織向居民宣傳電池回收概念,開展回收活動,在學校、商場、居民區自發的建立長期的電池回收箱。(3)企業自行回收。TCL、海爾、長虹等企業都擁有自己的物流回收系統。聯合中國移動、諾基亞、三星等品牌開展手機電池綠卡行動,回收廢棄的電池及其他配件,再交由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2 廢電池逆向物流運作模式
2.1 自營模式
廢電池的逆向物流自營模式,是指廢電池的逆向物流系統由電池的生產廠家建立回收體系,從消費者到生產商的逆向物流回收處理、運輸等都由生產商自行承擔成本與責任。其具有以下特點:(1)回收率高。回收的過程中只涉及本企業的產品的回收處理,在回收時企業的運輸成本較低,運輸效率高。(2)充分考慮到產品的特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電池產品的特點,制定專門的回收方法和策略。(3)信息反饋全面及時。 企業直接從消費者處得到關于產品的第一時間的信息,在產品的設計時可以對產品原材料和技術進行及時的調整,降低投入、回收成本和風險。(4)對企業要求高,要求企業具有較大的規模。
自營模式下,生產商對廢電池的回收流程可分為兩種,一是生產商直接面向消費者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二是電池的批發商和零售商在回收了廢電池后,轉交給生產商。
2.2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是電池制造商將廢電池的回收業務外包出去,由專門的廢電池回收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回收業務的處理。其具有以下特點:(1)企業集中發展主營業務,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信息反饋失真。企業所有對于產品的信息均由第三方企業收集轉交,其中會存在一定的誤差。(3)風險高。
2.3 聯盟型逆向物流模式
聯合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是指廢電池逆向物流的構建是由所有參與電池的制造和使用過程的企業完成,進行資金、人力、財力的組合,并通過聯合的組織為企業承擔廢電池回收處理的責任。聯盟型模式的特點:(1)規模效益。在聯盟中,企業的資源、資金得到整合,形成規模化的回收管理辦法。(2)成本低。聯盟組織內的企業相互間進行交易,減少尋找交易對象產生的時間和費用。同時運輸和回收中所需要用到的運輸設備、回收處理設備完善,利用率高。(3)專業化程度高。聯盟回收處理中心的功能和技術較高,能應對多種數量和種類的產品。(4)信息反饋失真。
3 廢電池回收處理費用機制的研究
3.1 資金管理辦法探析
(1)資金的管理機構。資金的管理機構大概有負責回收的責任主體、生產者聯盟組織、電池行業協會和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生產者聯盟組織對資金的收取和支出進行管理是發達國家的常用管理形式。其效率高、管理成本低,管理的專業化高的同時政府部門的監督工作難度低。同時生產者聯盟組織還可以把回收的義務和權利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轉嫁到專門的回收處理機構。(2)資金的監督機構。 我國出臺的《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國家建立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基金以及國家的財政部門、資源的綜合利用、主管工業信息的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的相關單位及協會等聯合工作,對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的具體操作方法進行統一的商討,并在國務院批準后正式施行。”但是由于廢電池市場的不規范,電池產業的發展參差不齊等,監督管理的工作政府很難完成,所以第三方機構和行業協會仍然是施行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3)資金的征收和使用。回收資金的征收可以由零售商、生產者向消費者收取。政府等監督部門也可以面向生產企業建立稅收制度,生產部門定期申報銷售量,根據銷售量增加額外的銷售稅保證回收處理資金的充足。在征收銷售稅的過程中,由地方政府的稅務部門負責管理,制定專門的廢棄電池回收費用的發票,稅收統一存入專門的賬戶。
3.2 付費模式探析
(1)預先支付模式。首先對電池的回收處理費用進行預估,在電池的銷售環節對電池增加銷售價格。這種模式下,收費的方式會對消費者造成巨大影響,如果消費者沒有將廢電池交由回收處,預收電池的回收費用的處理就會成為難題。(2)養老金模式。此時電池的回收費用面向生產者進行征收,根據生產者的生產情況收取回收處理費用的一部分。收取的費用作為押金,在回收處理時退還。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強制作用,對消費者和生產者具有經濟激勵,可以減少居民環保意識欠缺帶來的主觀因素的影響。
3.3 付費對象探析
廢棄電池回收處理費用的征收對象可分為政府、生產者、消費者、第三方回收企業。在費用的收取時,可以采用如下方案:第一種,生產商和零售商在銷售時向消費者收取費用;第二種,費用管理機構在生產時對生產商收取費用;第三種,銷售商、生產商、消費者都繳納相應比例的費用。
3.4 收費環節探析
3.4.1 各模式共同的收費環節探析
根據對逆向物流模式的分析,電池的正向物流基本相同,都是“生產商—分銷商—消費者”的過程。在這種流動中可收費的環節有:(1)生產者—分銷商。生產者向分銷商收取電池回收的押金,激勵電池分銷商對電池的回收,生產者與分銷商形成一個電池的流動和資金流動雙向進行的回收環節。(2)分銷商—消費者。分銷商將費用轉移到消費者的身上,對消費者形成激勵制度,在這個過程中回收處理的費用逐級轉移和分攤,減少費用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壓力。
3.4.2 其他收費環節探析
自營模式:除去共同擁有的環節,自營逆向物流模式下,生產商可直接跳過分銷商,對電池預先收取費用,提高電池售價,分銷商不對電池的回收收取多余的費用。
第三方模式:這種模式下,第三方企業可向生產商收取回收費用,完成責任和回收義務。
聯盟模式:聯盟模式下,廢電池的費用由各方共同承擔,生產商聯合組織對生產商收取費用,形成收費的環節。
4 費用機制建立可持續發展建議
(1)設立完善補貼機制。靈活使用收費制度,如把污染經費、經濟處罰等費用,分出一部分用于對電池的回收處理、技術研究、回收中心建立、監督工作等提供補貼。(2)明確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出臺相關法律,強調回收的責任主體和回收費用的收費范圍和規范化收費模式。 (3)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加,才能更好地理解收費的原因,積極配合收費機制的推廣和運用,主動支付回收費用、上交廢棄電池。
參考文獻
[1] 劉良俊.廢棄手機電池的回收物流研究[J].物流平臺,2014(6).
[2] 王卓勤.基于電子商務環境的逆向物流運作模式問題研究[J].物流技術,2014(5).
[3] 田昊.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 2014.
[4] 馬祖軍.我國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機制研究[J].物流科技,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