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摘 要:電子商務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帶動就業、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有著積極作用。近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速度很快,對人才需求劇增,特別是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求賢若渴。然而,在高職現行教育體制下,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本文通過對當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入手,找出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優化高職電子商務實踐課程體系的策略,希望通過實踐課程體系的改革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職 電子商務 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b)-187-02
電子商務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交匯孕育出的商業新模式,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發揮出了經濟動力新引擎的巨大作用。僅2016年雙十一,天貓商城交易額達到了1207億元。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電子商務在中國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然而在現實工作中,也發現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存在動手能力不強等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提升電子商務畢業生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至關重要。
1 電子商務實踐課程體系分類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主要依據實踐課程體系的設計。目前,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包含實驗教學與實訓教學、實習教學、課程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等內容。
(1)實訓課程:在當前高職院校中,電子商務的技能實訓課程一般分為技術類課程的實訓和商務類課程實訓。技術類的實訓課程有《電子商務網頁設計與制作》、《電子商務圖片制作與美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商務類的實訓課程有《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概論》、《客戶關系管理》、《網站(店)運營》等。
(2)實踐活動:在寒暑假,會安排教師指導學生深入企業進行社會調查,了解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現狀、崗位人才需求等,完成調研報告。
(3)頂崗實習:一般安排在第5個學期開始,學生在學校的推薦下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習期間,感受企業文化、遵守企業的制度、鍛煉自己的崗位技能。
2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2.1 實踐環節內容單調,流程單一,效果不理想
(1)網頁設計、圖片制作類的技術性課程往往采取相應的軟件進行頁面或者圖片的設計、制作,由教師根據學生設計、制作的效果給出相應的分數。制作出來的網頁或者圖片或許很美觀,但是不一定具備商業價值。
(2)網絡運營類的實訓課程實踐往往采用模擬軟件進行仿真實訓,讓學生了解電子商務的整個業務流程,但是因為市場變化很快,模擬軟件的升級速度趕不上市場的變化。學生即使對模擬軟件操作得滾瓜爛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也會出現諸多不適應的地方,而且程序化的操作也會固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真正的工作中缺乏判斷、應變能力,這些仿真軟件固然能讓學生較早接觸商務流程,但是對學生能力提升作用不太明顯。
《電子商務網站(店)運營》的課程實踐通常會選擇在淘寶網上開設店鋪,教師指導學生注意開店的流程、技巧,也會跟大家講解如何選擇貨源、運用“生意參謀”等數據指導運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店鋪要得以發展,還需要一定的投入進行店鋪的推廣。但因各種原因的制約,學生的店鋪運營僅僅停留在課程教授階段,課程一旦結束,很多學生就會放棄運營。
2.2 實踐課程教材缺乏
電子商務行業領域技術、理念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然而實踐課程教材不一致是制約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很多高職電子商務實踐課程的編寫仍然沿用本科院校的學科體系,注重理論的講解,而不把握“夠用就行”的原則,分析工作過程、引入實訓項目,側重對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
2.3 教學質量評價不全面
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電子商務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存在不全面的問題,大部分實踐課程的學生成績往往都是任課教師結合作業、課堂表現、項目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無法反映出學生掌握技能的真實水平;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一般由學生評分、同行測評、督導評價三部分組成,學校沒有企業的參與,不利于高職電子商務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因此,優化高職電子商務實踐課程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2.4 師資力量薄弱
高職院校中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不多,學校的專職教師大都是由校園招聘直接進去高職院校,接受簡短的培訓之后便走上講臺,缺乏電子商務企業的實踐經驗。即使有少數教師通過各類企業頂崗實踐等深造,但因頂崗實踐的時間,也無法全面了解電子商務企業的運作過程,且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變化很大,短期的學習培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的實戰能力與市場脫節的問題,難以讓教師領會專業發展的動態和掌握市場的新技術。雖然有學校嘗試從企業聘請能工巧匠進校園傳經送寶,但沒有機制的保障,往往也只停留在開設講座等層面,不能完完全全指導一門校內實踐課程,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
3 改進措施
3.1 重構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展社會調研,對電子商務專業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對準企業典型工作任務,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情境,完成課程的解析與重構, 將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確定典型行動領域,再將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形成與市場接軌的課程體系。
3.2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1)出臺相關的政策,積極從電子商務企業聘請一線綜合素質高的員工進行實踐課程的講授,手把手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一方面選派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較長時間的輪崗實踐,讓教師緊貼市場、全面掌握電子商務的整個業務流程,參與真實的企業項目,藉此增強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遴選教師到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學習先進的職教理念,優化教學設計。
3.3 改革教學內容
(1)與企業合編教材。邀請企業專家合編高職教材,將企業電子商務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融入到教材之中,豐富教學案例庫;將企業中典型的工作任務設計成一個個可操作的學習任務,編寫成學習指導手冊,指導學生完成實踐課程的學習。
(2)加強頂崗實習的管理。項目以校企雙方共同運營項目部的形式操作,采用公司制管理,要求學生定時定點定崗,每天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通過這種模式,不僅加強其對專業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工作紀律觀念,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實戰能力。
3.4 加強實踐考核
(1)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校園。可以嘗試通過網絡代銷可降低學生的創業成本。通過校企合作,選擇網絡代銷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真實的項目、感知真實的市場環境,了解市場競爭的殘酷,以此培養敏銳的市場觀察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以及經營決策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真切感受網上創業的艱辛,收獲成功的喜悅,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逆境智商。
(2)以賽促建。自2004年,“易趣杯”全國第一屆電子商務運營大賽拉開序幕以來,各種形式的專業技能競賽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各個省市開展,吸引了無數國家示范、省示范的學生參加。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以及行業協會舉辦的電子商務運營大賽,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檢驗學生掌握技能的效果,發現本校學生與優秀職業院校的差距,更有利于明晰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
(3)引導學生考證。引導學生報考我國勞動保障部頒發的“助理電子商務師”證;對準備在淘寶上創業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考《淘寶網店客服崗位基礎技能認證》、《電子商務運營專才證》等證書,通過指定教程的專門學習,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學生,可以推薦報考電子商務行業最權威的行業準入證書“阿里認證”——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應用專員。
根據市場需求,優化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有利于解決以往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和適崗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電子商務企業“人才荒”的迫切問題。
參考文獻
[1] 馬國勤.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02).
[2] 賴怡梅.建立高校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的構想[J].商業前沿,2011(03).
[3] 張英奎.經管類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改革與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4(05).
[4] 肖雷鳴.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體系創新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39).
[5] 謝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之現代學徒制發展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