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琨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職體育教育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了為社會培養健康體魄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其意義和作用不容小覷。目前,職業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和人們的重視,因此本文主要以高職體育的實踐教學為依托,剖析高職學生的行為觀點、心理需求和思想觀念,深入的了解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探究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并提出有效的實施方略,從而提升高職體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為以后高職體育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情感因素;體育學科;教師
隨著2014年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的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國務院和黨中央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高職體育教學是職業教學的組成部分,肩負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情感是人們對自身活動以及周圍事物的體驗和態度,是對世界客觀反映的特殊形式,同時具有內在的推動力量。然而經過我國學者對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實踐表明,對情感功能的普遍模糊認知已經成為了制約高職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的瓶頸,對高職教學的研究只是從體系入手,研究的范疇比較籠統,而對于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的策略以及作用的研究更少。
一、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
(一)體育學科的地位重視度不夠
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人們對于體育學科的認知依舊停留在主要學科之外,認為體育只是學生課外活動的一門學科,不像數語化等學科那樣受到重視。在高職院校依然存在著這種思想認知,學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一些熱門專業、特色專業以及品牌專業上面,普遍的認為這些學科專業的良好發展關系到學校的前途與發展,而沒有過多的重視和考慮體育這門學科的意義。現階段,體育學科不僅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而且也得不到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多方面的認可,體育的教學只是形式的存在,得不到學科該有的重視。從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和體育意識方面來講是非常不利的。
(二)師資業務水平的參差不齊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近年來受到了我國政府和社會的逐漸重視,高職教育因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校園空間、專業設置以及招生規模都在逐漸的擴大。但是在學校師資業務水平發展上多數的高職院校發展速度緩慢、結構安排不合理。就我國高職院校發展史來看,不難發現大部分的學校發展都是由幾所技校或中專合并而成,師資成分復雜,其中有年齡大但學歷低的老教師,也有學歷較高的年輕教師。對于老教師而言,教學理念和業務水平難以跟上當今體育教育的發展潮流,從而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需求。
(三)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足
在體育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長和個性,構建和諧民主健康的體育課堂氛圍。而在現實的體育實踐教學中,能夠做到這一標準的并不多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多數的高職學生認為體育學科無關緊要,與畢業和成績毫無關系,體育思想管理不積極。二是受到體育教學形式的制約,高職體育教學通常情況都是在室外進行,不僅教學環境嘈雜、零散性進行教育,更使得學生的精力難以集中,體育教師要提高嗓門才能使學生聽見講解內容和課堂要求,經常靠教師的威嚴和呵斥來約束學生和管理課堂。因此,體育課幾乎已經成為紀律化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特長得不到發揮,個性得不到張揚,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情感發展都是相互的,師生之間也是如此。高職學生大多數都已經是成年人,對世界有他們自己的認知,對為人處世以及人情往來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和思想觀念。對于體育課堂的態度而言,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與他們對教師的喜好有一定的關系。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教師始終放不下教師的架子,不能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應把學生當做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單純的認為只是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在實際相處中應從人與人間的感情層面相互性來講,在師愛感化下學生在學習中也會更加尊敬老師,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改善體育課堂的紀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體育教育也不例外。雖然體育課與其他的科目教學方式不同,但是都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方向。它主要是為鍛煉學生身體為主要目的,在室外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為目的的課程,但是正常的體育教學同樣也需要課堂紀律來保障。高職院校一般開設的課程比較多,高職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坐在室內教授教育,而體育教學是在陽關明媚的室外進行,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心情調劑和放松的機會,大部分的學生對體育課程相對是喜歡的。但是部分學生過于活潑好動和進行嬉戲打鬧,教師在組織課堂紀律時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為了課堂的秩序得到保證,教師經常會訓斥學生,用威嚴來約束學生,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造成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下降。因此,在實際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情感因素來維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在課程教學中課堂紀律自然能夠順利進行。
三、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策略實施
(一)善于交流、幽默樂觀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試金石。學校中的體育教師大多數性格豪爽、感情豐富、樂觀開朗,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把這種情感在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時表達出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隨和、親切的情感,從而產生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幽默能夠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感情碰撞的催化劑。例如:一個班50名學生在進行體能測試時,對于體能較差的學生雖已拼盡全力,但是還是沒達標,這時體育教師可以說一句“你前面只有40多人,你一定可以的”這樣既幽默又能適當的調節學生不良的情緒,同時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
(二)平等施教,做到一視同仁
高職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區,其家庭經濟條件和文化背景也不同,針對這一現象院校教師要做到對待學生不能失衡,不能以家庭、性格、能力和經濟來對學生進行區別對待。有的學生來自城市,而有的學生來自農村;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優越,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差些,但是對于教師來講他們都是學校的學生,在人格和學習方面都是平等的,不能對學生的對待有所區別和偏袒。教師只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夠贏得所有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從而有利于教學事業發展和進步。
四、結束語
目前,高職體育教學存在著對學科地位不夠重視、師資力量以及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明顯等問題。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提高體育教學成果、改善體育教學的課堂教育,還能夠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調適學生的心理情緒。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注意實施情感因素的策略,在師生相處時,教師應該與學生更加親近,做到和學生打成一片,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激勵賞識的教育方式,平等的施教,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只有合理的實施情感因素,才能有效的提升高職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劉愛,于永光,劉剛.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6.
[2]張菁,王立,黃恵.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科技風,2017(16).
(作者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