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芬
摘要:林業資源是我國一項重要的資源,不但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同時對綠化環境、保護生態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人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過分追求經濟的增長,致使很多林業資源被嚴重破壞。近年來,政府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十九大更是提出生態文明理念,要建設美麗中國,因而必須實行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林業資源管理。
關鍵詞: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措施
引言
我國在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上績效評價體系已基本成型,但受多種因素影響,財政資金的全過程績效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管理工作的一些環節銜接不夠緊密,一定程度上影響績效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當前形勢下,對林業財政專項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的研究意義重大。
一、林業財政資金概況
2012年,預計中央安排用于林業方面的資金超過1400億元。按照支出內容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林業重點工程專項資金。包括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專項資金、退耕還林工程資金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資金等。(2)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中央財政對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安排補助資金。2012年補償面積為13.85億畝。(3)林業補貼資金。包括森林撫育補貼、造林補貼和林木良種補貼試點補助資金。(4)林業保護與恢復補助資金。包括濕地補助資金、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資金、邊境森林防火隔離帶補助費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費等。(5)林業改革補助資金。主要是指國有林場改革試點補助資金。(6)林業科技與林業貸款貼息補助資金。包括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林業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等。
二、林業項目建設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林業專項資金管理不規范
1.項目配套資金沒有足額到位,工程項目難以如期順利實施。如國家、省級配套資金下撥后,長時間滯留在地方財政部門,或出現“抵撥”和克扣現象,甚至因財政困難出現假配套現象,即市、縣級財政將配套資金撥付到建設單位過帳后就把資金轉回,以及以勞折資、以物折資、以前竣工折資、純數字配套,而單位自籌資金的配套就更為困難。
2.對于國債或基建項目,有些實施單位未按規定開設專戶,沒有按林業國債項目或基建資金會計核算辦法進行會計核算,將林業國債項目資金與行政事業單位賬混在一起,賬務處理混亂。
3.建設單位擠占、挪用林業專項資金。營林(生產)部門與財務部門脫節,財務部門沒有全程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不能完全撐控工程建設的數量、質量及進度等實際情況。
2、管理技術手段
隨著專項資金支出的增加和政府部門管理的財政支出項目的增多,各相關組織機構需要處理的管理信息也越來越多,同時還需要面對結構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這些都要求各組織機構把管理工作建立在先進的管理技術手段上,以提高行政效率,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也就是,各組織部門要運用現代科技成果來裝備自己,例如提高辦公設施的科技含量、構建管理信息化系統等,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有效的管理技術手段還體現在各組織部門可以間接行使管理的職能,例如將部分管理職能外包給民營的或私人的企業,以此來提高組織自身的管理效率。
三、全過程管理實施的措施
1、廣泛開展林業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管理的宣傳
先進的林業專項績效管理的理念要求從注重資金投入管理向注重資金支出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全過程的轉變。要深入開展林業專項全過程績效管理的宣傳工作。重點宣傳實施林業專項全過程績效管理的重要經濟、社會意義;宣傳實施林業專項全過程績效管理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等。在宣傳方式上,對內部的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培訓會議的形式,對外部的社會各界可以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形式。最終通過這兩種途徑宣傳,使各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意識到推行全過程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全社會中營造出較好的全過程績效管理的氛圍。
2、國債資金或基建資金要使用基建會計制度核算
國債投資將來形成資產的,支付投資時在“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其它投資”科目核算;不形成資產的,支付投資時在“待核銷基建支出”科目核算。國債資金用于國有林場造林,在“其他投資”科目核算,造林驗收后,經省級財政部門批復后,將其造林成本轉增林場“林木資產”和“實收資本”。國債資金用于封山育林管護或補助群眾造林,在“待核銷基建支出”科目核算。如近年來,國家設置專項資金投資建設的珠江防護林工程,涉及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江西等省,所需國家投資額巨大。由于此類工程其規模巨大,涉及范圍廣,因此國家就使用國債推動其發展。這些重點林業工程,在國債具體使用過程中,就應按制度進行會計核算,按照各項資金的用途、投資期數,分別設立工程成本項目并設立明細帳核算。
3、推進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信息化
首先,加強全過程績效管理數據庫建設。管理主體應立足當前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信息庫,認真分析績效管理信息特點,總結績效管理工作規律,積極構建全過程績效管理數據庫,并通過配置不同訪問權限,保證績效管理信息安全性。同時,借助網絡技術在智能部門實現數據庫信息共享,為相關部門查詢、了解全過程績效管理情況提供便利。其次,應用智能化全過程績效管理平臺。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管理主體應認真分析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與信息技術的契合點,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全過程績效管理工作水平與質量的提升,為此,管理主體應購買或開發智能化績效管理軟件,借助管理軟件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掌握全過程績效管理目標的實施情況,以及了解全過程績效管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管理人員分析原因,尋找有效的解決對策,確保林業財政專項資金依法依規應用。最后,增加全過程績效管理硬件投入。
四、結束語
林業在給社會發展提供產品的同時,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應通過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保證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的有效運用,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撐。因此,要求管理主體明確全過程績效管理實施的目標及遵守的原則,加快完善相關保障條件,從管理意識、管理宣傳、信息化建設、機構設置及人才隊伍方面,尋找切實可行的措施,為林業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總體目標的實現鋪平道路。
(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白土墻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