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信息化是培育、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型生產力,使之應用于農業領域的過程,對到2020年讓七千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實行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當下農村信息化建設薄相對弱,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借鑒外國人才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國廣大農民信息化素質,加速農業信息化進程等,是進一步加快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發達國家 農村 農民 信息化
以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自誕生以來,在許多生產領域都得到了應用,農業生產領域也不例外,相關應用技術統稱為農業信息化技術,西方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已經進入相當成熟的階段。我國則在借鑒西方的基礎上實現了農業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但是,我國農業信息化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要求我國采取相關策略,完善相關建設。
一、農業信息化的基本含義和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信息化的基本含義
農業信息化是指以農業科學信息為實際原理,農業現代科學技術為用具,采取信息流調控農業生產的整過程,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型生產力,讓高科技應用于農業的歷史過程。
(二)、我國農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由于中央及地方相關部門長期偏重于城鎮的信息化建設,導致了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相對于城鎮地區的滯后,信息化網絡相關基礎設施薄弱,目前,農村地區信息化網絡平均覆蓋率只有15%-20%左右,并且不同的農村地區之間網絡覆蓋率差異比較大(東部地區覆蓋率在40%左右,中西部地區只有15%左右),農民人均計算機擁有量較低[2],這些對于農業信息的傳播以及共享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農業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盡管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多種不同的農業信息網站及數據庫,但是相應的管理法規不健全,導致了統籌管理的不完善。
二、進一步加快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幾點建議
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黨中央國務院特別重視貧困農村地區的科學信息化問題,認為貧困農村地區雖然無法憑借高速公路運輸將本地的農產品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來實現脫貧致富,但是通過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脫貧致富這一愿望就能夠實現。因此,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加速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對實現到2020年讓七千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一)、借鑒西方發達國經驗,加速推動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
1、完善農業信息化的法律、法規
西方農業現代化發達國家,在農村、農業信息化方面,均制定了相關法律與法規。其中立法相對完整的國家為美國。美國國會于1966年,出臺了信息《自由法案》,運用法律手段要求聯邦政府機構向美國公民公開政府掌握的信息資源,以保證對官方權力的公眾監督及制約。使政府信息公開的同時,又不造成對其它合法利益的侵害。1988年《電腦匹配與隱私權法》規定,為保護個人隱私,聯邦政府機構對公民信息進行電腦匹配必須遵守的程序。[3]又,1996年發布的《克林格-科恩法》,又名《信息技術管理改革法》,對美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負責聯邦政府農業信息技術力量支持的同時,又負責農業信息收集及管理,對美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及計算機軟件的設計具有重大作用。[4]
農業大國澳大利亞采用行政法規的形式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例如,2004年,聯邦政府發布了《2004-2006年澳大利亞走向信息經濟的戰略框架》,確立了未來三年重點發展的信息經濟行業,以及聯邦信息化工作的重點項目、主要策略。[5]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人大及政府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法律法規的制定。例如,2002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兩年之后,全國人大又制定了《電子簽名法》。我國 農業部于2006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意見》;2011年,商務部公布“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此外,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多項行政法規,[6]我國上述法律、法規的頒布,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保障及推動作用。
2、進一步加強政府對農村農業信息系統的投資
(一)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對農村、農民信息化的大力資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政府投資構建農業信息化網絡系統。例如,英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信息化的全國統籌發展,投資組建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互聯網、 4G以及無線網絡系統,無償為農業農民提供農業信息化專業的服務,在偏遠山區,英國政府也提供網絡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民服務。此外,英國政府是國際英聯邦農業局是英國農業信息化情報中心,該中心每年從國際社會尋找到八千余種期刊中選錄文摘,占世界農業文獻總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統計十五萬農業科學信息,構建農業信息數據庫,為全國農民提供技術、供銷、咨詢等全方面的農業服務。[7]又,美國農業科學信息系統主要由兩個聯邦部門提供。首先,國家經濟研究局專門負責收集農產品需要與供貨情況,分析該國大宗農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影響,以及農業自然資源情況;提供農村貿易中出現交易成本與農場收益狀況;其次,聯邦農業部下屬營銷局與分布在各州的農場市場情報員組合成為一個農業信息網絡,為農場主提供農業市場信息。最后,聯邦農業部把相關部門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農業信息進行匯總,并且通過科學數據進行處理,按照國際周期,對世界農產品的市場信息情況作科學預測,為該國農場主與農產品經營商提供科學信息化服務。[8]
第二,西方發達國家農場主使用電腦與網絡率高。例如,據美國農業統計局數據,二十一世紀,美國農場主使用過電腦率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二十一世紀初,百分之三十一的農場運用電腦系統經營農場產品業務。[9]
二十一世紀,我國農村電腦已經普及。2014年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7.5%,規模達1.78億,較2013年底增加188萬人。[10]至2014年底,農村地區民眾通過網絡購物的用戶數量為七千七百余萬戶,年增長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六。同時,農村居民互聯網購物使用率為百分之四十三,比2013年增加了十二個百分點。隨著最近十年我國居民網絡購物市場呈現上升趨勢,農民利用互聯網購物人數逐年增加。[11]雖然一些農村電子銷售有了較大進步,但與農村快速發展的農業經濟存在距離。因此,借鑒外國經驗,建設農業信息網絡及提升農民運用電子商務取得獲取農業技術、銷售農業產品,顯得十分迫切。
(二)打造農業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實現我國農產品信息化經管
農業電子商務是農民、農場主使用電腦與互聯網進行合作構建的產品交易活動。最早起源于西方。
據美國相關公司統計數據,2011年該國通過網絡進行交易商品銷售額達到四百九十七億美元,同比上升百分之十四。同年,互聯網零售市場規模達到一千六百余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百分之十三。截至2013年底,依據美國聯邦農業統計服務機構數據,美國農場產品銷售的信息化程度己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九左右。同年,美國農場互聯網的接入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農場通過互聯網購物的比例為百分之五十九;網上農產品營銷比例百分之六十九;使用計算機與網絡開展農產品業務的農場在2013年高達百分之九十。[12]
在二十世紀中期,英國組建了國際第一提供農產品互聯網服務的電子市場。此后,各類型的農產品網站逐年出現。因此,英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在世界處于高度發達水平。依照英國農業機構的調查,英國農戶使用電子商務農場數量為百分之九十一。2012年,英國大農場使用聯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同年,百分之八十的英國農戶都至少有一個互聯網登陸賬號,此為中央網絡中心,用戶賬號能夠有效連接公眾與政府領域[13]
隨著2012年以來,我國農產品互聯網銷售出現熱潮之后,盈利困難卻成為國內許多經驗農業產品網絡商業公司,特別新型電子公司前的一大難題。有新聞機構統計,截止2015年,我國農業產品網絡公司數量已超過三萬家,其中專門從事農產品的淘寶網店平臺已超三千3家,但絕大多數商家盈利困難。我國零售農產品研究中心的一些專家認為,百分之九十九農業產品淘寶商家面臨經濟虧本風險。因此,借鑒外國經濟發達國家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系統,非常必要。
對此,一些專家認為,完善電子商務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首要任務。從西方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分析,首先做好農業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建設是進一步加快我國網絡業務的基本任務之一。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司的快速拓展,必須具備一個良好的網絡體系,讓所有農業生產者和城市消費者都互相溝通,才能進行農業產品的順利流通。為此,我國政府應當投入更多資金,加大對廣大農村通信、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互聯網及通信網絡在農村的覆蓋地域,讓每一個農村、農場的家庭都正常使用電子商務網絡,為加快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的奠定基本的條件。其次,進一步拓寬農業科學信息資源建設。[14]
(三)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精確農業技術,開拓我國農業綜合信息化高科技農業之路
精確農業是在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發展起來的高端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高科技農業發展模式。它的特點是“準確”,它是在衛星定位系統前提條件下、把計算機與遙測技術相結合,做到農業作物的準確播種、準確進行施肥、準確計算產量、科學收獲。
我國的精確農業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在農業部領導下,黑龍江農墾總局在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建立了精確農業的探索。精確農業機械設備為美國凱斯公司進口一。技術指導由中國農業大學下屬精確農業研究中心合作與北京農林科學研究院合作。在試驗農業區域,農業收獲機上設置GPS系統,同時,研發了農業產量監測系統,繪制了農業作物產量分布、作物水份含量分布圖。采用GPS定位農田土質及取樣測試,利用農田信息系統描繪微量物資圖,施肥的處方圖表。在農業播種機上,運用控制變量施肥技術。
(四)借鑒外國人才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國廣大農民信息化素質,加速農業信息化進程
美國、法國對基層農業信息員的甄選制定了高標準、高學歷。農業信息員入選之后,需要專業培訓。除加強了農業信息化知識的掌握外,還必須具備農業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加工科學能力。如農業信息員能力欠缺,必須淘汰,以保持農業信息員的高科技能力及農業信息收集真實性。[15]
在提高普通農民農業信息化技術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村信息員水平。他們是農民和農業信息服務站的之間的橋梁。縣、鄉村政府應該采取各種措施,提高了農村信息員的業務能力。農村信息員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農業信息資源的傳遞效果,對加快了農業信息化、互聯網的建設,具有巨大作用。[16]
3、結語
進一步加速我國農業信息化,除了可以促使農村高科技的發展之外,對打贏農村脫貧攻堅戰也具有戰略意義,具體表現有下列三點:第一,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第二,有利于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必須充分利用通信技術、計算機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及設備,實現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化、智能化。第三,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由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因此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17],離不開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和幫助,依靠農業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管理效率,可以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可以縮小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萬林等.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0(5):257-258.
[2]王曉丹.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 2011(1):42-43.
[3]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美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和特點[J].中國農業信息, 2013(5):44-46.
[4]屈昊.美國現代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和啟示[J].中國科技信息,2012(19):171-
173.
[5]農業信息化高級培訓團.澳大利亞農業信息化發展概況[J].世界農業,2006(10):33-35.
[6]李淑華.韓國信息化建設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延邊大學學報,2013(1):90-97.
[7]裴立威.國內外農業信息化發展特點及對我國現代農業的啟示[J].電子制作,2014(4):141.
[8]陳威等.美國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新經驗透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3(6):128-132.
[9]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美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和特點[J].中國農業信息, 2013(5):44-46.
[10]記者楊番.截至2014年我國網民達6.49億農村占比27.5%[N].中商情報,2015-02-03.
[11]高尚全.互聯網推動農村巨變[N].人民日報,2015-07-20.
[12]白朋飛.美英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應用[J].世界農業,2015(1):123-126.
[13]尹志洪.英美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電子商務,2014(12):25-26.
[14]馬阿日娜.關于美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研究及啟示[J].經營管理者,2015(4):309.
[15]郭利朋等.典型國外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經驗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14):472-474.
[16]游春紅,陳小俊.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10):1-3.
[17]時強.發展我國農業信息化的意義及措施[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1):80-81.
作者簡介:
黃博(1985--),男,廣西桂林市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講師,武漢輕工大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