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劍浩
探究式教學就是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或學術研究的情境,引領并指導學生自己去閱讀文本,探索問題,發展能力。也就是說,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是直接把現成的知識、結論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引領學生自主地學習掌握有關知識,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研究問題,有可能的話,進而解決問題。對探究式教學來說,解決問題可能不是最終或最主要的目的。探究式教學更看重的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是要通過教學中的探究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養成敢于質疑、敢于發問的習慣,具備初步的質疑與發問的能力。
因此,實施探究式教學,必須有適當的問題來引領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活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起點。做為探究式教學的一個方面,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當然也必須以問題為起點。
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起點。這是各學科實施探究式教學的一個大的前提。因此,在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中,必須有合理而適當的問題指導并引領學生去學習去探究。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探究式閱讀教學時,要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課文與學生的實際,研究設計出具體的可引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究的問題。
那么,在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中,應該怎樣去設計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研究的問題呢?
(一)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注意問題的可探究性
所謂可探究性,是指在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中,研究設計的供學生探究的問題要有探究的價值和必要,不能為探究而探究。問題的可探究性,是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問題設計要注意的首要問題。
自探究式閱讀教學在我國興起,尤其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究式閱讀教學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廣泛重視,許多老師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嘗試指導學生去探究一些問題,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然而,由于對探究式教學認識得不充分、備課不深入及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等的影響,在一些語文老師的課堂上,探究式教學表面上開展得熱熱鬧鬧,實際上往往有探究之名而無探究之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有些老師對探究式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只顧趕時髦,為探究而探究;從具體的操作上來看,主要是備課不深入,所設計的供課堂教學中探究的問題不具有可探究性。
(二)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有全局觀念
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站在課程的高度,從全局出發,在適當的教學時段,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選擇確定可供探究且有探究價值的課文,深入分析研究,設計出供學生學習時探究的問題。就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探究式閱讀教學如何實施,教師要有全盤的考慮和計劃。也就是說,每當拿到高一新教材,每當迎來新一屆高一學生的時候,我們的心中都應該有在三年的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探究式閱讀教學的藍圖。
一般說來,在高中三年的語文教學中,高一第二學期和高二,是實施探究式閱讀教學的最好時段。高一第一學期,學生剛從初中升上來,對高中學習還不適應,如果我們不考慮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盲目地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式閱讀教學,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不但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有可能造成學生視語文學習為畏途的不良后果。而高三年級,由于新課已經基本上完并且面臨高考,學生復習備考的壓力很大,所以盡管這時學生是最具語文學習的探究能力的時候,但想要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時機已經不太合適,條件也不太適宜了。就教學內容來說,選修內容比必修更適合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比如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小說欣賞》《中外戲劇欣賞》等,但是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由于內容較難較深,不太適合進行探究式閱讀教學。文學作品比實用類文章更適合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蘊含豐富,在創作手法、思想內容、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間,能夠為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條件。
(三)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聯系實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的最佳階段是高一第二學期和高二,因為這一階段的高中學生已經具有了相當的知識基礎和較高的認知能力,尤其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這就為實施探究式閱讀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這一階段的高中學生還沒到高三,離高考還有一段較長的距離,學習上雖然有一定的壓力,但還能應付得過來,因此,有時間和精力來探究一些問題。而到了高三,雖然學生的探究能力已經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但由于復習備考的壓力,很難再騰出時間來去搞探究了。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使探究式閱讀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就要根據學生學習和認知能力發展的實際情況,在高一第二學期和高二這段時間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供探究的問題,指導學生把探究式閱讀學習開展好。在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差不多每一課的課后都有“探究·討論”練習題,但這些練習題,有的適合指導學生去探究,有的不太適合。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對課文進行深入地研讀和思考,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出供教學時探究討論的問題。在研讀課文,設計供課堂探究的問題時,“探究·討論”練習題是很好的參考材料,但需要思考甄別,可用的拿來為我所用,不可用的就大膽舍棄,再重新思考擬定。
(四)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注意問題的啟發性
從整個教學過程來說,問題設計只是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開始或起步。但是,這起步階段所設計的問題的好壞,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和取得怎樣的教學效果。問題設計得好,具有啟發性,才能使探究式閱讀教學順利而有效地開展,并能使學生通過對此一問題的探究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還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要期望通過一兩節課的教學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事實上,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在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中,問題的啟發性主要是指對學生理解課文——較難理解的課文——有啟發作用,以及能啟發學生適當地拓展遷移,聯系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人或事等。而為了指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賓語前置這種文言特殊句式,能在文言文閱讀中鑒別并正確理解這種特殊句式,我們列舉了高中語文課本中常見的賓語前置的句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及如何正確理解這類句子。在此基礎上,再給出一些含有賓語前置的文言語段,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一過程包含了歸納探究與演繹探究,使學生既學到了必要的文言句式方面的知識,又得到了有效的探究能力的鍛煉,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總之,對探究式閱讀教學,我們更多地應該把它做為一種教學理念,而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這樣,我們才能在高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中,克服認識上的不足和操作上可能存在的問題,把問題設計得準確、恰當、適度而適宜,以充分發揮問題對學生的研討探究的指導和引領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