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兆偉
摘 要:模板結構設計的好與壞與施工方法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工程效益和施工進度。 本文通過對混凝土建筑結構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的探討,用來改善工程的效率與施工進度。
關鍵詞:結構模板 施工技術 施工注意問題
一、模板工程的重要作用
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很重要,所以它受到重視,而且相關人員在努力提高和改進它的工作和使用性能。
首先,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費用占比很大,差不多占了整個混凝土工程造價的15%一30%。就算在無筋或少筋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也要占5%一15%。模板的制作與安裝勞動消耗量約為28%~45%(一方混凝土中的勞動量)還要消耗大量優質鋼材和木材,控制施工進度上模板的作用也能很好的體現,根據一些工程的統計,模板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拆裝時間,通常占總施工周期的35%。模板工序是施工網絡圖中的關鍵,模板工藝的改進往往可以使快施工進度更快。
模板工程費用在混凝土施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占到了總的混凝土工程造價的15%—30%左右。就算在少筋或無筋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也占到了5%—15%左右,每方混凝土勞動量中模板的安裝與制作占到了27%—45%左右。而且制作模板還得消耗大量的鋼材和木材。模板的作用在控制施工進度上也能很好的體現出來,根據一些專家統計,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模板的裝拆時間約占總施工周期的35%左右。模板的施工工序在組織施工圖中很關鍵,改進模板工藝可以讓施工進度加快。
二、模板工程的安裝工藝以及操作方法
2.1 柱模板的安裝
柱模板的安裝工序是:首先安裝就位第一片柱模板,并設置臨時支撐。隨即安裝第二片柱模并在第一片模板和第二片模板接縫的地方粘貼2mm厚防止漏漿的海綿條,用連接螺栓連接兩塊柱模板,并做好支撐和固定措施。重復上面的步驟完成第三片和第四片柱模板的安裝、就位和連接工作,安裝完成后的柱模板呈方桶型。接下來是柱套箍的安裝,安裝順序要從下往上安裝,較正柱模軸線的位移、截面、對角線和垂直偏差。并且做好支撐加固措施。采用小型鋼間距為50cm,分上、中、下來固定柱模板。接下來是校正柱模的軸線位移、兩個方向上的對角線、截面和垂直偏差,最后把柱模板固定牢靠。
2.2 墻體模板的安裝
墻體模板的安裝工序:如果下層外墻砼強度大于或等于7.5MPa的時候,利用下一層外墻螺栓孔掛金屬三角模板架。然后按照先橫墻后縱墻的安裝程序,墻體模板按照兩面模板分成正模板和負模板,將一個流水段的內墻正號模板按順序吊至安裝位置后初步就位好,接著用撬棒順著墻位置線以及模板的起止線調整好模板的位置,把螺栓穿到模板上面,并調整到基本水平的托線板,用托線板來測量垂直度并校正標高,使模板各方面都符合好設計的要求,采用鋼管就位之后,立即把螺栓擰緊。在合模之前必須檢查預留洞口、模框、門窗鋼筋、水電預埋管件以及穿墻套管有沒有哪個地方遺漏了,安裝的位置是否錯誤。接著安裝反號模板,反號模板的安裝和正號模板一樣,安裝好經校正垂直之后用穿墻螺栓將正反號模板緊緊鎖住。然后安裝外墻的內側模板,找正大模板就位可以根據樓板上的位置線來確定。
2.3梁模板安裝
梁模板的安裝工序:在梁下支柱支撐的下面如果是基土時,應該把基土平整夯實并加上木墊板。支撐的間距一般為700~1000mm。還有支柱的下面應該用木楔墊塊。然后按設計的標高來調整支撐頂面的高度,隨后進行梁底模板的安裝,拉線找平,當梁的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時候,應該按照梁跨度的1/1000~3/1000對跨中梁底處起拱,在主次梁相交處,應該先起拱主梁,后起拱次梁。安裝完畢之后,必須校正梁中線、標高和斷面尺寸。
三、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3.1 支模
支模的時候要注意檢查有沒有放預埋件,有沒有預留好孔洞,有沒有墻柱拉結筋,柱角墨線和固定點的位置是不是正確的。確保無誤之后,為了堵住模板交接處的縫隙,應該在柱模板四角處和模板銜接的地方涂上一層薄玻璃油灰,然后按照先橫墻后眾墻的順序安裝,各個模板用交錯搭接的方式安裝。在搭建模板的時候要注意四角角鋼與每個柱的底部模板必須貼的緊緊的,使柱的底部位置穩固在正確的位置。接下來在安裝圍楞、抱箍之前要把柱身模板拼裝好。設好之后臨時固定截面的尺寸、位置和標高,然后用托線板進行校正,使模板符合設計的要求。對于小型木模和定型組合鋼模等特殊部位的模板,先用少許緊固件把小塊模板圍植連接起來,達到一定面積之后再進行校正,調整好之后加固其他連接構件。
3.2 接縫
接縫處是否滲漏對混凝土的質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漏漿會造成混凝土外觀產生麻面和蜂窩。所以模板接縫處不能出現漏漿的現象。在處理樓板與模板間縫隙的時候,應該把樓板的板面刮平由此來確保下口的平整;確保墻厚跟門窗洞口模板的側模尺寸相同后進行門窗洞口模板側壁與模板的拼縫,此時如果加海綿條可以很好地控制縫隙防止其漏漿;因為木材具有吸水膨脹的效應,所以要在木模板安裝的時候一定要在接縫處留下合適的空間,因為澆水濕潤后可以使木板接縫閉合。
四、施工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4.1 架體的穩定性
架體的穩定性和高支模架體架設的高度成反比。架休越高,重心也就會越高,架體的穩定性越低。所以,在進行施工時,必須按照設計圖的布局嚴格施工,并且在各個節點的連接處的穩定性要做仔細的檢查。同時,臨時用的腳板、爬梯的安全性不能忽視,要保證支掛的牢靠。此外,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工程的安全,要嚴格的控制荷載。
4.2 在立桿搭設過程中需要做沉降觀測
沉降觀測是對所需觀測物體進行高程變化監測。模板支撐系統下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①沒有仔細的選擇支攆系統,如果要保證支撐體系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以及剛度,就要經過安全的驗算;②沒有保證措施來確保支撐的穩定性。所以,在施工之前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并根據不同模板材料的特性選擇模板的類型,在驗算之后,還要對支撐體系進行穩定性和承載力評估,確保能得出合理的支柱間距,讓它擁有足夠的承載力。
五、結束語
總之, 結構建筑模板的施工是要講究技術與方法,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當中要考慮模板結構的承重能力、穩固性和縫隙閉合的嚴密程度等,除此之外還要保證能夠方便裝拆,這樣可以加快工程進度,還要時刻謹記安全第一。因此,,嚴格按照模板工程質量控制在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程序進行作業,嚴格控制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參考文獻:
[1]吳鳳娟.鋼筋混凝土結構模板施工的要點[J].四川建筑,2009,09
[2]譚尚夫.建筑施工中模板制作與安裝技術應用分析[J].廣東科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