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聯會日前舉辦“一國兩制教育”沙龍,數十位大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出席,探討如何讓《基本法》教育更加生活化。
據香港《大公報》5月31日報道,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關伯強在“一國兩制教育”沙龍上表示,教育局今年正式把《基本法》列為必修內容,希望一兩年后可在學校教授“憲法與基本法”。關伯強說,未來《基本法》教育會采取多元化策略,除了文本教材,還有一些影像、話劇、師生座談會等形式。希望教師能夠將切入點放在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地方,“例如香港逛商店,主要收取港幣,但內地是使用人民幣;又例如升旗,為何國旗通常升得較高,區旗會升得較低,從中帶出‘一國兩制之間的關系?!?/p>
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教師及學生工作組召集人李浩然表示,《基本法》教育會融入歷史、地理等科目之內,強調生活化。李浩然舉例說,“為何香港護照封面是國徽而不是區徽?因為按國際法,香港是獲得中央政府授權,如果香港違反國際法,外國會找中央政府這個主權國家交涉?!彼f,回歸20年來,講很多“兩制”,但若不明白背后理念,恐怕是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源。
黃楚標小學校長黃錦良稱,《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教育應從小學開始,小學的熏陶最重要,不要等到中學、大學再急補課。黃楚標小學設有升旗隊,升國旗從每月一次改至每天一次,以提高學生的國家認同。▲
(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