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燕 徐小花 李艷麗 文艷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用藥利培酮、阿立哌唑的治療效果及糖脂類代謝情況。方法 86例符合ICD-10診斷標準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觀察1組與觀察2組, 每組43例。觀察1組采用利培酮治療, 觀察2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對疾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 同時對用藥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變化進行檢測 。結果 用藥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前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2組精神疾病控制總有效率95.3%優于觀察1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利培酮、阿立哌唑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均有較好療效, 且后者治療效果優于前者, 但前者對患者糖脂類代謝影響小。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利培酮;阿立哌唑;糖脂類代謝;老年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04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for seni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HUANG Shu-yan, XU Xiao-hua, LI Yan-li, et al. Guangzhou City Civil Affairs Bureau Psychiatric Hospital, Guangzhou 5104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for seni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Methods A total of 86 seni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eting ICD-10 diagnosis standard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double blind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 and observation group 2,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received risperido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 received aripiprazole for treatment. Evaluation was made on disease control condition, along with detection of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Results Before medic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lood gluco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medi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had better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mprovement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edication (P>0.05). After medi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had better 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improvement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2 had bett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isease control as 95.3% than 81.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Both 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show excellent curative effect for senile schizophrenia. While aripiprazole provides better effect than risperidone, risperidone shows less influence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isperidone; Aripiprazol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Senile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病程長、危害性強、易復發的精神疾病, 此病屬于慢性疾病, 患者病發時多表現為情感、感知、意志、思維、行為等方面障礙, 此病發病機制復雜, 長期情緒抑郁、家族遺傳是疾病常見誘因[1]。此病需長時間服用抗精神病藥, 雖然疾病控制效果理想, 但近幾年臨床研究表明藥物治療易導致患者血糖調節紊亂、血脂升高、體重增加, 這不僅影響疾病治療效果, 同時會造成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2]。本文旨在對利培酮、阿立哌唑對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疾病控制情況以及血糖、血脂水平變化情況進行探討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于本院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觀察1組與觀察2組, 每組43例。其中觀察1組女26例, 男17例, 患病時間5~14年, 平均時間(9.6±2.4)年, 年齡62~75歲, 平均年齡(69.4±3.7)歲;觀察2組女27例, 男16例,
患病時間5~15年, 平均時間(9.8±2.5)年, 年齡63~79歲, 平均年齡(69.8±4.1)歲。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比較。納入標準:經檢查符合ICD-10
診斷標準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 [3], 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60分, 空腹血糖<6.1 mmol/L, 無相關藥物以及酒精依賴者, 未發現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者, 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無法良好配合治療、依從性差者, 經檢查發現高血脂、肝腎功能不全、其他精神障礙者, 臨床資料不全者。
1. 2 方法 觀察1組給予利培酮口崩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起始劑量為0.5 mg/d, 有效劑量范圍2.0~4.5 mg/d, 平均(3.0±0.5)mg/d。觀察2組給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起始劑量為10 mg/d, 有效劑量范圍15.0~22.5 mg/d, 平均(18.0±1.5)mg/d。治療中根據兩組患者病情變化調整至合適的用藥劑量, 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 視情況給予鹽酸苯海索、苯二氮類藥等, 并做好記錄。本次治療時間為3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對疾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 同時對用藥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變化進行檢測, 根據相關文獻采用PANSS評分表對精神分裂癥療效進行評估 [4], 治愈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 經PANSS評分, 減分率>80%。恢復良好:患者癥狀幾乎消失, 經PANSS評分, 減分率>50%。有所改善:患者癥狀部分緩解, 經PANSS評分, 減分率>25%。無進展:患者病情無改善或病情加重, 用藥治療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恢復良好+有所改善)/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用藥前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狀改善效果評估 觀察2組精神疾病控制總有效率95.3%優于觀察1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疾病起病突然、病程長、發病因素不明, 患者由于疾病活動范圍受限, 這使得其社會、認知功能嚴重受損, 多伴有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臨床在治療時多使用抗精神藥物、鎮靜藥物。目前臨床抗精神藥物多通過選擇性阻礙多巴胺受體、抑制信號傳導從而有效控制病癥, 但有學者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藥物會導致體重增加、血糖及血脂代謝異常, 尤其對于老年患者, 其體質較弱若出現血脂、血糖異常, 體重增加, 不僅對疾病控制效果造成影響、降低藥物依從性, 同時會導致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高血壓等疾病發生率上升[5-10]。利培酮作為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對5-羥色胺2A(5-HT2A)受體、多巴胺受體均產生阻礙作用, 能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恢復, 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治療效果顯著。此藥與5-HT2A 受體、多巴胺受體親和力高, 且對代謝影響小、不會造成血糖、血脂異常升高, 口服吸收迅速、起效快 [6, 11-14]。阿立哌唑藥物對5-HT2受體有拮抗作用, 對5-HT1受體既有激動效果又有拮抗作用, 同時與多巴胺、5-HT1A受體有高親和力, 能刺激多巴胺釋放, 從而刺激前額葉皮質D2受體, 對機體內環境神經遞質水平進行調節, 從而改善患者情緒[7, 15-17]。此藥對M受體可有輕度阻斷作用, 可產生鎮靜效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認知障礙。
本次研究發現用藥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空腹、餐后2 h
血糖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前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觀察1組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改善效果優于觀察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利培酮藥物對患者血脂、血糖影響小, 有學者研究發現患者服藥出現糖脂代謝紊亂與血清瘦素水平、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量等方面有關, 同時與藥物對膽堿能、多巴胺、組胺、5-HT等神經遞質作用有關。有學者提出由于阿立哌唑有鎮靜效果, 會造成患者活動量減少、能量堆積, 從而導致脂肪儲存進而出現體重增加, 同時此藥對5-HT1受體有拮抗作用, 會造成胰島素分泌減少, 從而導致血糖升高[8]。本次觀察2組精神疾病控制總有效率95.3%優于觀察1組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利培酮、阿立哌唑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均有良好治療效果, 且后者治療效果優于前者, 但前者對患者糖脂類代謝影響小。
參考文獻
[1] 黃少雅, 陳旭先, 魏敏, 等.兩種治療藥物對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療效對比及糖脂類代謝的影響.心理醫生, 2015, 21(12): 36-37.
[2]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5-78.
[3] 陳雄.阿立哌唑與氟哌啶醇治療老年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對比.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8):4397-4398.
[4] 吳海龍, 林多朵, 李韻, 等.阿立哌唑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高催乳素血癥的影響.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3, 23(4):263-264.
[5] 田樂.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比較.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4):123-125.
[6] 龐繼紅.利培酮片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用于康復期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28(22):3060-3061.
[7] 何宗嶺, 黃吉林, 李濤, 等.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損害的比較.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3, 39(7):411-415.
[8] 王翠.阿立哌唑與喹硫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與不良反應分析.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6, 22(13):1963-1964.
[9] 李軼琛, 鐘寶亮, 馬筠, 等.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及體質量影響的6個月臨床觀察.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9, 23(8):569-574.
[10] 郭萬亮.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以及對認知功能和糖、脂代謝的影響. 新鄉醫學院, 2012.
[11] 顧廣善, 黃振英, 沈學武.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對比. 吉林醫學, 2010, 31(27):4683.
[12] 繆從毅, 涂軍.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和體質量的影響對比. 中國傷殘醫學, 2014(4):146.
[13] 劉蘊霞.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糖脂代謝的影響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0):538-539.
[14] 馮金河, 陳平勛. 對比分析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14, 26(9):48-49.
[15] 馬達休, 李永華, 冉慶國, 等.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糖脂代謝的影響. 重慶醫學, 2011, 40(34): 3450-3451.
[16] 張文蔚, 蔣廷云, 劉磊. 利培酮與阿立哌唑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對血糖、血脂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16):1944-1945.
[17] 薛蓉, 程哲, 程傳寶, 等.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 職業與健康, 2012, 28(23):2988-2990.
[收稿日期: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