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涵
針對現今文化傳播中的走樣現象,我想問:文化一定要這樣才能傳播下去嗎?
也許是吧,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認知,不同的信仰,對待同一種文化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態度。這很正常。對此我們不能采取消極抵制的態度。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是必須的。
文化交流促進人們互通有無,促進文化發展與繁榮,但這并不代表在交流與傳播過程中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改變。
當唐僧變成了女性,當孫悟空變得像極了火影忍者,這還是我們所知的《西游記》嗎?我只想說: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傳播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兒時的美好回憶也就這樣被破壞了,原著中所要傳達的精神也隨之變味了!可能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改成這樣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文化傳播的目的,可是,這樣的改編是否太過娛樂化,太過偏離原著內容,這值得每個人深思。
文化傳播交流,要順其自然,是強求不來的。至于這些“走樣”的現象,也許有人說這是文化創新的開端。是的,創新當然是好的,這就必然意味著要舍棄一些舊有的東西,使他們變得不一樣。因此,如何舍棄或改變那些舊的東西,就成了重中之重。我們需要創新的頭腦,更需要嚴謹的思路,負責任的行為。
這讓我想起了《莊子》中說的:“行莫若就,心莫若和,外化而內不化。”文化傳播也就跟做人行事一樣,人無論怎樣表現,怎樣做事,都應該堅持初心,堅持心靈的那方凈土。而文化傳播也是,形式可以變,但它所要傳達的深層含義和價值不能變。這是我們所應堅持的,也是必須堅持的!
內容:這是一篇對“文化傳播變異”持反對態度的議論文。首先明確了“文化交流與傳播是必須的”觀點,后面幾個段落作者則從方法、目的和原則幾個不同的方面,對“文化傳播變異”的危害進行了較為透徹的分析,立意深刻。故本項評19分。
表達:文章語言簡潔有力,分析議論深刻。故本項評18分。
發展等級:作者將生活感悟和作文材料進行有機結合,言辭懇切,語句意蘊深刻。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9分+表達18分+發展等級18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