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未來窗”的新工作室
不久前,粟未希將工作室搬到位于大足海棠新城商業(yè)區(qū)的“未來窗”,此處距離最近的大足石刻不到5千米。盡管面積不大,但相較家里不足10平方米的工作室,他認為“這已經非常好了。”雖然未希剪紙還是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但粟未希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40萬元的營業(yè)額。
未希剪紙成立于2016年2月,而成立之初還得益于一位與大足剪紙頗有淵源的人——李方戊的幫助。李方戊是大足剪紙第二代傳承人即粟未希的老師龐書麟的侄兒。2015年,龐書麟一幅以大足石刻為題材的剪紙作品《千手觀音》被外地企業(yè)家買走,深諳商業(yè)運營之道的李方戊嗅出了商機:既然有人愿意為此埋單,為何不將大足剪紙商品化呢?
帶著疑問,李方戊找到粟未希商議,雖然大足剪紙會的人多,但精的少。沒有好的作品,自然吸引不了買家。久而久之,大家對大足剪紙這塊“金字招牌”視而不見。“但是可以通過商業(yè)推廣,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喜歡大足剪紙,達到傳承的目的。”傳承,想到大足剪紙如今“三代單傳”的局面,粟未希決定試一試。
既然決定商業(yè)推廣,就得按商業(yè)化模式運作。粟未希主抓剪紙產品的研發(fā)與生產,李方戊則負責產品營銷推廣。在兩人的合作下,第一件作品《石門山文官》很快制作完成。精美的制作,有品質的包裝,連粟未希看了都覺得漂亮。“打動了自己,才能打動客戶。”帶著第一件產品,李方戊開始在朋友圈里宣傳推廣。很快,作品被一位商人以600元的價格買走。當李方戊將600元交到粟未希手里時,粟未希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畢竟這是第一幅被賣出去的作品,也是我踏出去的第一步。”
有了初試的成功,粟未希有信心了,于是注冊成立“重慶大足區(qū)未希剪紙藝術有限公司”。為了支持他創(chuàng)業(yè),家里也拿出一部分資金。為此,粟未希內心不安了好久。
通過朋友圈的推廣,雖然口碑好,見效快,但這種“點對點”的營銷方式,量少且工作量大。很快,粟未希和李方戊意識到這個問題,于是改用“點對面”模式,直接瞄準酒店和企業(yè)。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未希剪紙很快與當?shù)鼐频旰推髽I(yè)達成長期合作關系。通過這種方式,粟未希創(chuàng)作的幾十幅作品很快被銷售出去。“去年營業(yè)額40萬元,雖然不多,但也不虧。我已經很滿足了。”粟未希笑容洋溢,“畢竟是初創(chuàng)公司嘛!今年我們將加大推廣力度,積極搭建網絡銷售平臺,爭取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一剪之巧奪神功
未希剪紙的暢銷,得益于粟未希對產品賦予更多實用意義和觀賞價值的創(chuàng)新,和李方戊對市場的精準把脈。但還有一點不可忽略的原因,他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足剪紙第四代唯一傳承人,其老師就是大足剪紙第二代傳承人龐書麟。
在大足,老一輩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剪紙,但不夠精美,整體而言,缺乏藝術觀賞性。直到龐書麟將西方造型方法及版畫、國畫等藝術形式融入到剪紙藝術中,讓剪紙有了質的飛躍,具備了藝術價值。而大足剪紙為世人所識,卻是他將大足石刻這種立體藝術與剪紙的平面藝術相結合之后。當龐書麟將“佛像”“觀音”等系列剪紙作品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時,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其中,《干手觀音》《媚態(tài)觀音》《釋迦牟尼涅槃圖》等經典之作更被各大院館收藏。然而,盡管如此,大足剪紙仍然曲高和寡,難以走向大眾。因此,大足剪紙一度處于無人愿意接手的境地。其間,雖然有龐書麟的女兒龐麗玲作為第三代傳承人出現(xiàn),但如今也已過花甲之年。直到2010年,粟未希的出現(xiàn),才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
大足剪紙是一門需要繪畫功底的藝術。因此,沒有繪畫基礎的粟未希起初經親戚介紹跟隨老師學習國畫,直到2013年,他的繪畫水平獲得老師的贊許后,龐書麟才開始教他剪紙藝術。
學習剪紙的日子是枯燥的,粟未希一天要坐10多個小時;而且剪紙的刻刀非常鋒利,即使是現(xiàn)在粟未希仍然會被割傷。但大足剪紙還需要創(chuàng)作者走進山里與石刻“對話”,把握石刻的動作、神態(tài),將其繪制下來。而且有時為了一個構圖,他要繪制幾十種不同的式樣。而且回家后還得對描摹下來的石刻物像進行提煉升華,使之成為便于剪紙創(chuàng)作的剪紙作品。因此,從制作樣稿到剪紙完成,常常將近1個月才能完成。
“只有真正體會過才明白老師為大足剪紙的付出,也理解了剪紙傳承有多么重要。”在與老師的多次談話中,粟未希聽得出龐書麟對他傳承大足剪紙的無限期待。
所以,當李方戊找上門時,粟未希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我的路才剛剛開始
然而,路是鋪開了,但如何穩(wěn)步地走下去,走得更遠,粟未希心里也沒譜,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既然是商業(yè)化運營,就得遵循市場規(guī)律。只有產品不斷更新,才能留住老顧客,吸引新的消費者。”為此,粟未希將更多精力花在產品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上。“希望未希剪紙豐富大足旅游產品的種類,提升文化內涵,成為一張亮麗的旅游名片。”
在摸索中,粟未希發(fā)現(xiàn)黃金色和青花瓷特別受年輕人歡迎,于是研發(fā)創(chuàng)作了金箔剪紙和青花瓷肖像系列,售價在300-500元之間,結果很陜被搶購一空。這讓粟未希更加堅信了前進的方向:“我們計劃在肖像剪紙上繼續(xù)深挖,為新婚夫妻訂制肖像剪紙,讓這份禮物不但具有紀念意義,更具有收藏價值。”粟未希信心滿滿。
為進一步提升剪紙技藝水平和擴大未希剪紙影響力,粟未希參與了第二屆“中國創(chuàng)翼”青年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最終,憑借金箔系列剪紙所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與商業(yè)價值打動了評委,獲得全國總決賽綜合類“金翼獎”。同時,大足剪紙也被納入大賽項目庫,可獲得大賽基金和創(chuàng)業(yè)投資機構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業(yè)支持和服務。
“比賽是一個學習的平臺和提升品牌的捷徑,也給我很多啟示。回來后我們對發(fā)展計劃做了相應調整,將未希剪紙定位高端路線,如材質選用金箔等高級材質,而制作包裝所用的宣紙、絲綢等材料都來自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傳承基地。未來,我們還會進行產品移植,如瓷器、景泰藍、燈具、盆景等。”而《磁懸浮剪紙燈》正是在此前提下研發(fā)出的跨界產品,它是一款融剪紙藝術、鐘表、室溫感應、熏香、照明為一體的燈具,在滿足功能實用性的同時,也特別具有藝術設計感。“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對于未希剪紙的未來,粟未希的言語中透露著自信,但也自知不足:“創(chuàng)業(yè)需要經濟、產品、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而我?guī)缀踹€是一片空白。每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的成功經歷都可以寫本書。而我,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