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無論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做合一模式,它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一致的。但由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組織、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等多方面與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有較大不同。本文將結合教學做合一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材特點及開發思路。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教學做合一 教材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1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Doing
ZHOU Haizhen
(Wuchang Polytechnic College, Wuhan, Hubei 430202)
Abstract Whether it i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r teaching-learning-doing unified model, their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sam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so 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teaching mode.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do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外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學做合一下的翻轉課堂將師生教學做、理論知識的學習安排在了課外,而課堂成了學生技能檢驗技術交流、答疑解惑、經驗分享的場地。學生將在課堂完成學生獨立做,并和同學們交流操作心得,完成教師設計的討論問題。要達到理想的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學生需做到完成課前任務、思考課中討論、強化課后知識。如何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編制翻轉教學模式的教材成為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戰。
1 翻轉課堂與教學做合一的比較
在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班級授課,圍繞工作任務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的五步教學法”是最為有效及普遍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步驟為:第一步是教師下達任務,并針對工作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詳細的分析,讓學生提出疑問,教師再對這些疑問進行歸納、規范、補充,形成便于學生學習的系列問題;第二步是教師針對形成的學習問題,因勢利導,進行知識導學,并帶領學生完成一次類似的工作任務即師生教學做;第三步是學生動手操作,獨立完成工作任務即學生獨立做;第四步是教師組織討論交流,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相互爭鳴,總結學習心得,交流操作技能及技巧;第五步,結合討論交流的情況,教師應及時進行點評歸納。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檢查。但不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下達的任務進行知識的導學,在“視頻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動手操作即師生教學做;在課堂中進行知識內化,完成學生獨立做,并討論交流與點評歸納。學生們經過同學協作及老師的幫助解決疑惑,提高能力,得出結論,提煉理論知識。隨著教學過程的翻轉,課堂教學產生了較大變化,主要體現為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由于任務解讀、知識的導學和師生教學做等內容轉移到課外,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于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操作指導、技術交流、技能強化,交流討論和點評歸納。課堂教學重點不再是一般性知識的傳授,而在于質疑、表達、合作,走向深度學習。
2 翻轉課堂教材的特點
2.1 教學做合一教材特點
教學做合一源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陶先生將教學做合一表述為:“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要求課程、教材、教法整體配套,課程按教學做合一設計,教材按教學做合一開發。教學做合一教材有三個特點:內容理論實踐一體化、教材體系工作任務過程化、教材編排教學做研一體化。教材中的每一個部分,要符合工作過程的邏輯關系,按事情“要求做什么”、“根據什么做”、“應該怎樣做”來編排。每一工作內容有工作任務(師生教學做和學生獨立做)、理論知識、操作指南三部分;每本教材配套一本同步操作。將某一工作崗位的相應工作任務組合成一本教材。
2.2 翻轉課堂教材特點
翻轉課堂借助了現代教學手段,利用“視頻教師”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流程,改變了教學“片斷”,教師要根據“微課程”教學需要,重新設計組合編制教材內容。通過實踐探索,滿足翻轉課堂教學需求的教材具備以下幾特點:
(1)教材適應“微課程”需要。翻轉課程契合了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了現代教學技術,將視頻、微課、慕課和各種學習軟件應用于教學中。它們不像傳統教學一樣聚焦大量操作技能和系統知識,它們的學習內容短小,便于在線觀摩;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移動傳播和碎片化學習情境,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技術發展使隨時隨地學習成為可能,使優質資源唾手可得。因此,適應教學做合一的翻轉課堂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要考慮工作任務的可分解性,便于操作技能的“微”課程學習。
(2)教材匹配學生發展需要。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取決于學生“翻轉的程度”,教材的編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設計好課前學習任務單,改變學生依賴型學習習慣,并主動參與學習,繼而發展為能自我導向學習者。設計好課堂中能暴露學生操作技能及知識漏洞的問題,引發學生換位思考的問題,促進學生記憶和掌握新學職業能力的問題。課后重視學習反饋,可設計一些有結構性、開放型、趣味性、挑戰性的問題,如寫出填空題、選擇題、寫出思考過程、錄制某操作視頻等。讓學生要理解為什么要操作和做題、為什么不怕動手操作和做題。對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有預見性,設計所有類型的學習活動,為學生部署所有學習活動需要的學習技術。
(3)教材滿足學習者個性需要。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可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差異情況,滿足個體學習需求。教材內容的編排上,在滿足職業技能的需求上要為主動型學者提供結構上必要的前后銜接的知識內容,幫助操作能力強的學習者實現技能訓練及創新。因此,在教學做合一教材理論知識夠用的基礎上,可考慮知識的拓展性,增加對原有知識的延伸或者對原有知識進行補充、強化、鞏固的內容;可增加單項操作技能練習,為學生準備多種學習資源,如:MOOCs、閱讀資料、模擬材料、例題習題等。
3 基于教學做合一的翻轉課堂教材開發的探索
適合相應教學模式的教材才有利于該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組織,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材開發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
3.1 教材開發難點
(1)教材三部分的重組合。由于翻轉課堂利用視頻教學,視頻不僅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還要時間短、資源容量較小,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因此在教材內容組織安排上,要便于微課例,滿足教學需求。教學做合一在教材的編排上注重工作任務系統化、過程化,教材的工作任務、理論知識、操作指南是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而翻轉課堂教材需將工作任務分段細化,理論知識、操作指南同時段細化,三部分重新組合。
(2)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翻轉課堂將師生教學做、知識導學等內容倒置到了課前,課堂主要用于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學生獨立做)、討論交流與點評歸納。討論問題的設計要遵循主導性、層次性、探索性、開放性等原則,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設計得當的討論能讓學生在交流、合作、探索中不僅能體驗對知識的感知和更新的認識,還能體驗到同學之間情感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主動發揮。
3.2 教材開發的思路
在原教學做合一教材的基礎上,以課程為單位組織人員編寫。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原理細化師生教學做和學生獨立做工作任務,編寫教學設計,重組合教材內容。以編制“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任務為例。第一步,根據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及原理將“財務報表分析”進行分解、細化。“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分,又可以分為收集行業和同行資料、資產狀況及資產變動分析、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變動分析、利潤總額增長及構成分析、成本費用分析、收入質量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編制分析報告等若干任務。將原工作任務、理論知識及操作指南以細化后的工作任務為章節點分十一部分重新組合。第二步,修訂細化后工作任務的教學設計,包括課前、課中、課后教學設計。課前教學設計注重任務的布置、知識的導入;課堂教學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即學生獨立操作,課堂討論安排、教師的總結點評等;課后教學設計學生知識的強化,理論知識的理解。以“財務報表分析”中“償債能力分析”工作任務為例。課前在“操作視頻”的帶領下一起完成東方集團償債能力分析(師生教學做)工作任務,然后根據提問完成知識導學任務。問題有:償債能力說明企業哪些能力?企業償債能力能分析主要有哪幾個衡量指標?各指標數值為多少適當?如何編寫償債能力分析報告?課中完成環球公司償債能力工作任務,分小組進行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如下問題:哪些償債能力分析指標之間有聯系?如何去記憶這些有相互聯系的指標?指標的數值是否是絕對數?如何用幾句話去說明償債能力?課后思考:還有沒有其它償債能力指標?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哪些指標進行償債能力分析?完成償債能力分析知識強化,主要方式是完成相應練習題。第三步,根據前兩步,重新組織、編寫教材內容。工作任務分為11個技能點,每技能點包括四部分:工作任務、知識導學、操作指南及思考及討論。在原知識導學的基礎上,編寫課前導入問題及理論拓展知識;課中思考及討論問題;課后強化練習。
要想構建高效的翻轉課堂,沒有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微課”是很難奏效的。而“微課”的制作必須要有很強的微課制作技術支撐。翻轉課堂教材的開發的同時,應組織力量同步完成視頻、微課程的制作。最為簡單的方法是教師通過“屏幕錄像專家”軟件錄制教學PPT。同時也可借助一些學習軟件,幫助教師實施翻轉課堂。通過學習軟件下達教學任務,完成課后強化訓練檢查等,如學習通軟件。適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材開發成為推廣這一創新教學模式的先行者。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財務管理》課程翻轉課堂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6GB309)
參考文獻
[1] 余浩.教學做合一論[M].高等教學出版社,2012.12.
[2] 余浩.陳年友.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方法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3] 周海珍.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