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旭
摘 要 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選擇不但關系到畢業生個人的就業去向,也是關系到國家社會發展的問題,當前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呈現多元化且問題突出,亟待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幫助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
關鍵詞 高職院校大學生 擇業價值觀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37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value choic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work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diversified, through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establish the correct career valu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近年來,我國針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先后出臺了如“三支一扶”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等,“自主擇業、雙向選擇”成為當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趨勢。但是高校畢業就業難的現象仍然很普遍,一方面大學生畢業之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全國卻出現了“用工荒”現象。這一問題固然和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專業結構不合理、用人制度不完善有關,但同時也和大學生本身的擇業價值觀也有很大的關系。在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培育過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抓手,幫助高職院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
1 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觀現狀
國內大部分學者對于擇業價值觀的解釋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就是擇業價值觀。它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向。人們在選擇職業時,個人的擇業標準以及對具體職業的評價集中地反映了他們的擇業價值觀?!睂τ诖髮W生擇業價值觀的解釋為“是大學生價值觀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擇業方面的集中體現。”因此擇業意向、擇業理想、擇業標準、擇業地點、擇業目標等構成了大學生擇業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大學生擇業價值觀既受到自身專業、個人興趣的影響,也受到工作環境、工資福利、工作穩定性、生活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在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下,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不可避免上午呈現出多樣形態。
(1)擇業價值取向務實化。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擇業意向逐漸呈現務實化,即擇業意向多講求實效,多考慮眼前利益和眼前發展。雖然這一價值選擇多受社會因素影響,也能使畢業生將自身的擇業意愿與社會實際相貼合,但是在這一擇業觀的驅導下,大學生就業時會一味追求高額報酬、一味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為擇業地點,但鮮少關心工作的性質是否與自身的職業規劃相符合和人職匹配度的問題。另外在務實化的擇業觀影響下,畢業生的工作穩定度會大大降低,會出現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工作環境而頻繁更換工作。
(2)擇業意愿被動化。筆者同時在高職院校擔任就業指導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當前有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對未來職業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劃,對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也不是很了解,對自身未來的發展方面沒有準確的定位。而且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并沒有緊迫感,擇業意愿并不積極主動,依賴思想嚴重,主動從網站尋找就業信息的學生不多。
(3)擇業期望方向多元化。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和職業選擇日益多樣化,使得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方向取向多元化,當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擇業時持“先擇業再就業”態度,擇業時不再局限于一步到位。因此大學生在擇業之初是以謀生為價值選擇,后期因能否滿足個人發展、能否發揮個人才能等多元化的擇業期望,出現頻繁的調換工作現象。這會造成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難以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從而不能夠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可以說,當今高職院校大學生不正確的擇業價值觀造成了畢業生盲目擇業及就業困難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的個人健康發展、社會經濟建設以及國家穩定發展。因此,面對大學生擇業價值觀這一既關系個體也關系到社會的問題,需要在高校占有主導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
2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觀中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對大學生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進行三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認清國際經濟形勢、國內就業環境和趨勢,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樹立正確擇業價值觀。
(1)三觀教育使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去功利化。大學生就業去向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更是與國家、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大學生擇業價值取向應考慮個人需求與個人理想之間的平衡,也應考慮個人需求與國家、社會需要之間的平衡。因此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引導大學生擇業價值取向不要一味以高薪報酬為目標,要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擇業去向應考慮更需要人才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引導大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
(2)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高職院大學生擇業意愿的自主性。通過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使高職院校大學生不僅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有健全的人格涵養。使大學生能夠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塑造與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夠理性分析大學生就業問題,并因對理想的追求與個人發展的期望,積極主動地在大學生早期階段自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以恒心和毅力完成規劃,在畢業時達成擇業目標。
(3)職業道德教育幫助高職院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對高職院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敬業奉獻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幫助大學生在職業活動中做到愛崗敬業,努力鉆研業務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做到誠實守信,要在職業活動中講實話,做實事,講信譽,忠實于自己承擔的義務,以貨真價實的東西進行交易;做到奉獻社會,把發揮個人優勢與為社會作貢獻相結合。
3 深化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價值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擺正就業態度,明確就業意愿,端正擇業價值觀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應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職業素養教育、職業理想教育,以便更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高職院校大學生擇業觀教育中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不論是在必修課還是在選修課中,通過體驗教學、情景教學、實踐教學等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融入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增加大學生的就業緊迫感,增強大學生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課堂學習,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中以正面引導大學生明辨是非、感悟真理,從而逐漸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還可以通過邀請社會成功人士舉辦就業相關問題的講座,激發大學生積極性,挖掘大學生潛能,樹立正確的擇業方向。
(2)開展深入細致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結合高職院大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處理好擇業就業方面的具體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其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大學生能夠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挫折。二是通過談話、談心、會議等方式,引導大學生正確認知自我,依據自己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確立職業目標,并清楚的知道自身素質與現實目標的差距,清晰自身的合理定位,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到基礎、到西部、到農村去工作。
(3)抓住重要節點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能效。思想政治教育應利用重要節點,加強育人能效。例如在國慶節點中,通過愛國主義教育,使大學生在愛國思想、愛國志向以及愛國行動上都得以加強,在這一氛圍中大學生擇業目標選擇上會更加考慮國家和整體利益。再比如在大學生畢業季階段的就業指導中,加強擇業價值觀的教育,會更加具有時效性,更加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價值沖突問題,形成積極健康的擇業價值觀。
(4)加強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水平、職業責任感和崇高的敬業精神。使教師既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職業指導等專業知識,也要了解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更加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從而更好地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理想道德教育、職業規劃教育、就業形勢分析教育,幫助大學生有正確的擇業價值取向,積極主動的擇業意愿。
面對大學生擇業價值觀中表現的突出問題,高職院校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完善教師職業教育素質,整合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合力,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擇業觀。
參考文獻
[1] 凌文銓等.我國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J].心理學報,1993(3).
[2] 申永東.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26.
[3] 張建忠.大學生擇業價值取向的初步調查[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
[4] 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吳柏青.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6] 李海燕,孫玲玲.自主擇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