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喜
摘 要:作業是重要的教學常規之一,作業批改的方式方法對學科的學習和核心素養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生物作業批改與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法提出了探討,以期幫助生物教師落實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生物;核心素養;作業批改與評價
作業是教與學相互促進的一項教學常規。作業批改在教學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策略,也是學生調整自己學習方法的重要依據。生物教師要以科學的方式進行作業的批改和評價,為學生的學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其生物核心素養。
一、生物教師在批改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作業批改與評價的方式單一
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作業的批改量更大,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這成為很多教師的沉重負擔。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通常只注重結果的對與錯,只給出分數或只用A、B、C來簡單地給予評價。這樣簡單的批改評價方式,沒有對學生的作業態度、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養成和發展。單一的評價方式沒有注意到不同學生的差別,也沒有注意到在現學段的學生對學習的不同需求。
2.評價主體單一
在現行的作業評價中,一部分生物教師總是自己完成作業批改,盡管辛苦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他們沒有注意到教與學是雙向的,學才是主體,作業批改評價的主體當然也應該是學生。同樣的一個學生,在教師眼中的形象與在同伴眼中的形象也許完全不同。如果教師只靠自己來評價學生,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而評價的偏差越大,對學生造成的打擊也就越大,使得評價跟不上學生的發展。
二、生物教師應該優化作業批改與評價,培養生物核心素養
1.多種批改方式相結合
“教育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評出好學生和差學生。作業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做作業,而不是評出好作業和差作業。” [1] 為此,教師要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深入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變化規律,盡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素養,激發其學習的熱情。作業批改評價形式可以是:①由教師全面批改或面批或抽查批改,這種方式有助于教師掌握整體情況。②由學生自評、同桌對評、小組評改。自主多樣化的評改方式是與生物核心素養相呼應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看待問題,并體會掌握評價主權的快樂。③展覽式互評。創作性的生物作業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
2.對作業進行研究性批改
在批改中既要關注結果,也要關注過程。①要關注學生解題的細節問題。如書面作業的書寫是否規范,卷面是否整潔,表述是否準確,方法是否科學,等等;②要注意學生從解題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研究錯在何處,是審題問題、知識問題還是思維方法問題,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③靈活使用多樣化的批改符號。我們可以使用網絡上流行的表情包進行批改評價,或者寫一些網絡上流行的詞,這樣的評價不僅新穎、跟上潮流,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樂于接受和認同。
3.作業評語實現人文關懷
“評語,是一種作業批閱的方式,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統一的進步。” [2] 評語不是只有語文教師才可以用,生物教師批改作業時,也可以寫上充滿關懷或鼓勵的評語。生物教師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對于不同學生的作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出肯定的評語,如“字寫得超帥!”“你的畫圖很贊!”生物教師也可以使用輕松風趣的話語來表達作業中的不足,如“思路對了,只差一點點細心了。”“把字寫得像你一樣帥好嗎?”等。教師只要用心批改,就能用心靈來影響心靈,用人格影響人格。
三、結語
如何優化作業批改與評價,使之成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力量,是每一位生物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在生物作業的批改評價方面邁出的只是第一步,如何使之更完善、更科學、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仍需要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孫琪斌,楊 麗.作業批改的多元評價模式初探[J].教育科學,2001(3).
[2]秦艷紅.讓作業批改“活”起來[J].新一代,2014(4).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