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金融全球化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金融全球化為國內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機會與挑戰,其中項目融資作為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項目的信用風險也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重要風險。本文在項目風險理論及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測量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一種適用于國內銀行法人客戶綜合評價的模型,用以解決商業銀行對貸款項目的風險管理,并用某市銀行的現實數據對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進行檢驗。
【關鍵詞】項目管理 法人客戶 項目信用風險 綜合評估模型
一、引言
商業銀行作為我國工商企業重要貸款來源,其穩健、安全地運行對企業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影響商業銀行穩健運行的因素眾多,且作為一個盈利性企業,商業銀行的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其法人客戶的項目貸款業務,因此信用風險是眾多影響因素中較為突出的影響因素。為了有效地防范這種信用風險,如何評估信用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理論依據
項目管理理論在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授信管理中理論和實踐都由來已久,其成型于20世紀80年代。其中Syed shahabuddin通過對印度國家銀行投資收益率的分析發現,其收益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項目管理的應用。Howard bruck 指出項目管理的引用使得Hudson vally 銀行的工作效率的到提高。Salas,V 和Saurina指出將網絡規劃方法(PERT)、掙值研究(EVA)、工作分解模型(WBS)等項目管理工具運用到金融范疇,可以有效提高商業銀行的效率。Robert在2011 通過利用風險矩陣和Borda序值指出BOT類項目的風險關鍵在于低水平的項目融資管理。
國內對于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的研究,大多數是在國外開發的模型上改進和使用。王春峰等人在神經網絡技術、機制理論的高頻條件、以及MCMC的基礎上對LOGIT模型、神經網絡模型以及組合預測判別發對封信評估模型做了可行性分析和比較研究。
三、法人客戶綜合評估模型的建立
由于商業銀行貸款信用風險的影響因素眾多,通常可以將其分為外部環境的客觀因素和包括銀行自身監管意識及貸款者還款意愿的主觀因素。通常項目管理風險識別的方法通常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從主觀信息源出發的方法,另一類是從客觀信息源出發的方法。
基于此建立商業銀行法人客戶綜合評估模型時,對于法人客戶信用風險的研究,對能反映商業銀行法人客戶信用風險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充分分析。由于法人客戶信用風險各因素對企業還本付息能力的影響程度不同,所以綜合評估模型采用指標權重法來綜合評價法人客戶的信用風險,各因素的權重大小由專家確定,且各項目中的一些具體分值由各客戶經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分,具體明細如下表所示。
(1)行業評價行業評價是客戶經理在綜合分析法人客戶所處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情況下,給法人客戶打分,其中行業評價分為四類,分別是支持類、維持類、壓縮類和退出類。如表1所示。
表1 法人客戶行業評價打分標準表
(2)經營評價主要是客戶經理根據企業實際的經營情況,對企業的相關指標進行打分,其中滿分為100分。具體評價指標及各指標的權重值見表2。
表2 法人客戶經營評價指標及指標權重表
(3)財務指標評價是客戶經理在認真審核能夠充分反映企業經營境況的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進行打分,而企業各能力可以通過具體的財務數據來衡量,具體明細見表3。
表3 法人客戶財務指標評價具體明細及指標權重
(4)資金留存評價是對企業資金的流動情況進行分析,主要通過對法人客戶與上下游企業賬戶交易頻繁程度、貨款回籠與信用余額比、日均存款這三方面的情況進行打分,具體權重值和打分要求見表4。
表4 法人客戶資金留存評價指標及權重值
(5)信用擔保評價是指對法人客戶抵押物、貸款擔保狀況以及擔保人的信用等級進行分析,具體的衡量方法見表5
表5 法人客戶信用擔保評級指標及權重值
在分別計算出各評價指標的得分后,為了能綜合利用這五個指標來衡量企業的信用風險,我們需要根據這五個指標對企業信用風險的重要程度,而賦予其相應的權重值,具體權重值見表6。
表6 客戶綜合評價指標權重分布
在得到客戶綜合評價分數后,客戶經理再根據該分數劃分法人客戶的等級,并根據企業等級采取相應的風行防控措施。目前WF分行主要將客戶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90分(含)以上為優秀,該類企業風險極低,對WF分行回報率較高,WF分行應加強對該類客戶的放貸、維護、提高客戶忠誠度;80分-90分(不含)以上為良好,該類企業風險較小,對銀行回報率高,銀行應加強對該類客戶的維護、營銷力度,提高客戶忠誠度;70分-80分(不含)為一般,該類企業風險相對可控,對銀行貢獻度一般,需要WF分行加強貸后監管力度,追加投資時需謹慎處理以提高資金回籠監管力度,增加抵押擔保占比,進一步挖掘客戶潛在價值;60-70分(不含)為差,該類企業風險相對較高,需加強對該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監測,核實企業交易真實性,監測銷售資金回籠情況,是否存在銀行貸款占比過高、擔保圈(互保)占比高、挪用信貸資金等情況,并及時采取風險防控措施;60分(不含)以下為較差,該類企業風險極高,應積極采取風險防控措施,及時退出。
四、法人客戶綜合評估模型的檢驗
為了檢驗商業銀行法人客戶綜合評估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隨即抽取了NY銀行WF分行A、C、E三家企業的貸款項目進行分析。模型檢驗的過程中詳細介紹了E公司項目貸款各階段的具體情況,對于其他二家公司只是做了貸款前后的評估和介紹。最后用綜合評估模型對貸款發放后的某一時間點法人客戶信用風險進行評估,并將得到的評估結果與WF分行用以往慣用模型所得到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綜合評價模型顯示,A公司的最終得分為72.1,屬于風險一般性企業。而WF慣用的評估系統評估A企業A+型企業,該類型企業借款人目前有足夠的償還能力,發展前景總體看好,財務狀況穩定,能夠實現持續盈利,在行業競爭中的地位穩定,但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惡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業償債能力,風險總體低于客戶的一般水平。
綜合評價模型顯示,C公司的最終得分為70.035,屬于風險一般性企業。而WF慣用的評估系統評估C公司為AA-級客戶,該類企業償債能力強,管理科學規范,財務表現好,發展前景穩定,在行業競爭中有一定的優勢,盡管有時會受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影響,但總體風險較小。
綜合評價模型顯示,E公司的最終得分為61.575,處于風險相對較高的企業,較之前慣用的評估模型所得到的結果相對較差,說明該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對于該類企業,綜合評估模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需要加強對該企業的經營狀況的監測,同時監測銷售資金回籠情況,是否存在銀行貸款占比過高、擔保圈(互保)占比高、挪用信貸資金等情況,并及時采取風險防控措施,這與WF分行在實際情況中的做法相同。
檢驗結果表明,綜合評估模型所得到的客戶信用風險評估結果,比WF分行慣用風險評估系統所得到的結果稍差,但整體上大體相同,這說明綜合評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說是由于WF分行慣用的評估系統。因為在實際情況中,WF分行的客戶評估虛高,而綜合評價模型,在企業信用風險總體等級分類不變的情況下,有效的緩解了WF分行對法人客戶總體評估樂觀的情況。
五、結論
雖然運用WF分行五家法人客戶的貸款業務對綜合評估模型的可行性得到了檢驗,但是文章在研究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首先在數據的搜集方面,由于業務數據的保密性,本文只運用了WF分行的數據對綜合模型進行了檢驗,其次模型內各指標的權重值,是由WF分行專家根據WF分行以往業務中獲得的經驗而給出,以上兩點都會對模型的普適性產生影響。希望之后的學者能對此有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Syed shahabuddin.The Power of Networking[J],PMNetwork;Dec 2006,(12).
[2]Howard bruck,Built to Scale[J],PM Network,Nov2006,(11).
[3]Salas,V and Saurina,J.Credit risk in two institutional regimes:Spanish commercial and savings banks.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
[4]K.T.Yeo,Robert L.K.Tiong.Positive management of differences for risk reduction in BOT projects[J].Project management,2011,(18).
[5] 吳沖,呂靜杰,潘啟樹,劉云燾.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