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明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我們國家的整個的經濟水平迅速提升,每行每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進步,局面很是喜人。同時,如果某個企業想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營銷的戰略和競爭的戰略,那么它就需要對于整個市場的營銷的環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用這個來對企業本身的營銷的方法做出貼合實際的變動和調整。這樣才能使企業不至于落后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流,從而促進企業的不斷成長和發展。本文從宏觀和微觀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企業在應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的營銷環境的變化中應該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市場 營銷環境 企業應對策略
對于市場營銷環境,美國著名的市場學家菲利普-科特勒曾經揭示過,市場的營銷環境是指能夠對企業的市場營銷的管理能力產生影響力的,使企業能夠和好好發展,同時維持與企業的目標顧客之間的交易及關系的外在的每一個參與者和影響力。而且,這個時候的全球化進程依然在不斷加快,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企業發展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我們國家也不例外。
一、企業在宏觀的環境變化中應該采取的策略
(一)何為宏觀環境因素
就企業市場的營銷而言,市場整體上的改變就是宏觀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消費群體的變化、法律法規的出臺與政策的制定。只有把握住了市場的宏觀變化,根據它的形勢,跟隨者這個時代的發展浪頭,使企業得以健康的成長,真正掌握市場的宏觀變化,改變企業的發展傾向才能使企業更進一步。
(二)促進企業的多元發展
因為市場宏觀發展的不可抗性,以及各種因素的不可知性,很難在宏觀的環境變化后及時的積極的進行企業的轉型,所以企業的多元發展可以有效地預防宏觀的環境變化,并且為企業注入積極向上的活力。在具體實施中可以考慮一號產品營銷受阻時進行二號產品的捆綁銷售,或者將一號產品投放到其他地區進行銷售。以防止在市場環境對企業單一產品限制過大時對企業產生過大的經濟壓力,甚至有破產的情況出現。
(三)樹立品牌形象、完善企業文化
對外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逐步的在消費群體中建立積極向上的正面的品牌形象,只有在消費者與政府的眼中建立的正面的品牌形象,產品的銷售才可能得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形成良性循環,以便在市場惡劣或者企業轉型時度過企業的發展期。而對于內部來說,企業應該倡導創建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企業文化,進行企業內部的思想交流,瓦解員工之間的戒備心理,集體意識正是在隱私的公開過程中形成的,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有助于平時的生產銷售,更是我們度過低谷的籌碼。
(四)加強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先在我們是生活在21世紀,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不斷地通過開發新的技術、創造新的產物的方式方法,才能適應現在高速更迭的市場與消費者,才能使得企業迎來新的發展。同樣的,如果企業一直都是原來的人才的資源狀況,那么很難有新的發展形式,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的發展肯定是沒有好處的。而科技的競爭終歸是人才的競爭,而相對于從獵頭公司中高價進抑或是從其他公司租賃某些技術人員,都不如進行人才的大規模培養。每個季度都要將人才的培養列入日程,無論是外出學習還是出國深造,能夠引進開發新的技術才是企業發展最強有力的聲音。
但是相對于人才的引進工作,人才的培養這個過程還是具有很長的周期,無法及時解決某些突發事件或者突然面臨的企業轉型,所以具由一定數量的人才儲備并且適當的引入新技術人才,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使企業進入到平穩的上升期。
二、企業在微觀的環境變化中應該采取的策略
(一)何為微觀環境因素
所謂微觀環境因素,無非是市場的突然變化,小范圍的產品供需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商機。我們將這個商機統一稱作機遇,既然是機遇,就有了很強的偶然性,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準備好抓住機遇,這個機遇可能來自企業內部,也可能來自企業外部,在擁有抓住機遇的能力之前,我們首先要擁有發現機遇的眼睛。
(二)開發性策略
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消費者可能會產生對產品的厭煩或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期望,這時候我們就要進行及時的消費者反饋。這就是企業微觀環境的改變,我們需要小范圍的戰略與生產上的調整,迅速的組織起科研小組,依據市場提出的需要來對我們的產品進行改變和進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所難免,但是只有迅速的做出響應才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
(三)適應性策略
每個不同的消費者之間的購買力都是不同的,所以產品的價格肯定也是存在不同的層次,有了這種差異,針對消費者不同的購買力,我們需要對產品進行不同價格的分檔;將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地區根據不同的購買力標注不同的售價,已達到產生最大效益的目的。當然在兩個地區很容易產生產品流通的時候就不能采取地區價格差異化的方式,以免產生較大的銷售差異和企業形象的沖擊。
(四)新媒體的營銷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的發展,網絡文化與新媒體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現代企業產品宣傳的重要途徑之一。低投入高回報的宣傳特性使得互聯網宣傳成為各大企業宣傳新產品的主要方式,對于新的消費群體而言,老一套的‘口號式的宣傳已經不能適應他們的需求,擁有更多內涵、值得回味的文案才能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我們的產品才能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大的消費者群體基礎。。
(五)轉移性策略
當產品在某一地域的需求量突然下降,或者市場開發容量已經接近于飽和,我們需要將產品銷售進行區域性的轉移,也就是重新開發市場。然后,或者說也可以將自己的營銷的策略進行轉移,來有效的規避掉大部分的風險,降低營銷的風險。比如在某些地區,因為購買力或者市場需求的原因而對產品的需求突然降低,我們可以把他們換到另外的購買力相對較高的地域進行售出,開拓更好的新市場,企業內部也應該進行職員的調動,適應新市場的需求。
每個企業它本身所要面對的市場的環境是時刻在改變的,尤其是市場的營銷環境,所以這要求企業需要做到時刻調整企業本身的經營的策略。也可以積極的針對市場的形勢,不能夠很容易的就改變和放棄營銷的陣地。對于企業本身的營銷方案,也要做出有效的改動和變化。在消費者中打造出屬于企業本身專屬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