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
【摘要】企業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使企業管理層能夠了解廣大職工群眾的愿望和需求,增加決策的透明度和準確度,另一方面是使職工群眾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提高職工群眾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工作熱情。工會“橋梁紐帶”作用發揮的好不好,對于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圍繞石化企業改革中工會面臨的難點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及措施。
【關鍵詞】民主管理 組織建設 干部能力
工會是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是工會的莊嚴歷史使命。當前,石化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移穩中求進的發展階段,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員工隊伍結構、勞動關系等都發生了明顯改變,這些改變促進了國有企業再次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戰斗力,但也使工會工作面臨一系列更加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工會如何在新形勢下發揮好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最有效地調動出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提升工會工作能力,對促進石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聚焦新形勢下工會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石化企業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任務繁重,改革發展處在爬坡過坎,攻堅啃硬的關鍵階段,隨著企業減員增效、離崗分流等改革措施的進一步加大,企業內部勞動關系日益復雜化,工會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一是工會參與企業決策和民主管理作用發揮不到位。企業“三定”后,崗位人員減少,工作節奏更加緊湊,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部分管理者認為工會工作與中心工作存在矛盾沖突,抓好中心工作才是重中之重,開展工會工作會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秩序,對工會工作持否定、不支持的態度,導致工會參與企業決策及民主監督力度不足,工會職能未能有效發揮。
二是工會把握員工思想能力欠缺。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內部勞動關系更為復雜,職工思想易產生波動抵觸情緒,影響企業和諧穩定。企業減員增效,職工普遍反映勞動強度增大,工作壓力增大,此外,薪酬待遇與購房、就醫、入學之間的矛盾沖突,給職工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和思想困惑。面對員工隊伍上的思想波動,企業工會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把握、聚焦員工思想關注的熱點問題,缺乏教育引導職工提升憂患意識、服務意識方面能力及方法。
三是工作方式滯后,干部隊伍能力弱化。相比企業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工會無論在理論政策研究上還是工作方法上都顯得相對滯后,沒有緊密結合職工需求,缺乏實際調查研究,工作被動。企業定員定編使得一些經驗豐富的工會骨干及優秀的工會積極分子提前退出了崗位,轉崗而來的工會干部因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及工作經驗積累,業務能力及工作標準低。很多工會干部身兼數職,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工會工作,缺乏觀察能力和準確把握形勢的能力,工作方法簡單。
四是工會組織不健全、不規范。部分企業工會主席由行政領導直接任命,未履行民主選舉程序,且工會主席多數由管理層擔任,對行政有較強的依附性,很難獨立依法行使工會職能。部分撤并后的單位未能組建新的工會組織,或未能及時調整工會委員,導致工會工作停滯不前。部分企業工會不按期換屆選舉,或未依法按程序換屆選舉,工會委員不作為或不善作為。部分企業工會組織設置薄弱,未能建立健全三級工會組織網絡,影響工會日常工作。
二、做好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對策
一是圍繞中心工作,加強企業民主管理。進一步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支持職工參與管理,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創新職工代表巡視制度、企業重大決策職工代表討論表決通過制度、職工代表述職制度等,把各項制度貫穿于企業民主管理的全過程,發揮職工代表在維護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檢查等方面的監督檢查作用,提升企業民主管理透明度,促進企業改革發展。構建企業工會源頭參與機制,建立黨組織定期聽取工會工作匯報制度、工會參加行政管理等制度,做到企業在研究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時,能夠及時反映職工群眾的愿望和要求。
二是增強抓思想工作的能力。堅持把加強員工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積極探索思想教育新思路,維護企業發展穩定大局。有效運用EAP幫助計劃,分析掌握員工的壓力來源和心理健康狀態,疏導員工情緒,培育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創新教育形式,把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文化技術教育寓于工會的各項活動之中,通過形式豐富的教育活動,讓員工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在思想上與企業發展步調一致,積極主動的順應企業的形勢變革。
三是以問題為導向,改進工作方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尋求協調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在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發揮工會組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增強工會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工會干部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強化企業專兼職工會干部的上崗培訓和專項業務培訓,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特別是協調勞動關系的能力,提升工會干部能力水平。
四是健全完善工會組織體系,夯實組織能力建設。依據《工會法》和《工會章程》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健全組織體系。堅持加強工會組建和規范并重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多種組建方式,加強企業工會組建和職工入會工作,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工會組織體系。研究制定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工會機構設置指導意見,遏制把企業工會歸并到企業行政部門的傾向,依法確立、保護工會的獨立地位。建立工會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量化積分考核,促進企業工會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