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敏++周兆明++張志偉
【摘要】論文從互聯網+教育背景出發,探討現階段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云端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現階段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云端模式 互聯網+
一、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云端模式必要性
“翻轉課堂模式”意即顛覆在課堂中學習、在課后作業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使學生更新一種課下學習、課上練習的新型觀念。“微課”,是指授課者在教學中,應用流式媒體針對某個知識點等單一的重、難點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微課”具有鮮明特點,如:知識針對性強、資源豐富多樣、內容短小精悍、師生互動性強等。
在大學教育中,微課的碎片化學習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師教學工作與進一步學習之間的矛盾,同時評課與微課的交融應用促進了教評工作的進步。教師在翻轉課堂里,更像一個引導者,可以更具有側重方向的組織學生互評、綜評,從而客觀辯證的把控學生的偏差,強調重難點教學內容。同時“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更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知識結構上,“微課”為學生提供了多元豐富的知識點,用樹狀網絡引導學生樹立起科學系統的知識結構,讓分布在書本里的各個知識點建立起知識點坐標系,學生通過細碎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結構為有效學習奠定基礎。“微課”這一教學媒介,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互性,豐富了第二課堂的內容,讓學生的課外學習更具活力與創造性并且更好地吸收、理解知識。它在一定意義上打破傳統教學一對幾十甚至幾百的教學模式,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意識。
“翻轉課堂模式”在本質上對授課教師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授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保障所發布的網絡平臺的正常運行,還要設計、錄制微課視頻,最重要的更在于根據所授課學生的反饋更新出更科學的授課教學方案,這一系列環節與教學工作成效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應盡量避免教學環節的疏漏。另外,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下,任何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知識儲備基礎來決定自己學習資源配置和學習進度設置,這打破了傳統教育“進度一致”的局限。如此則教學會朝著“按勞分配”的“公平”趨勢發展,形成一個按照異化了的市場機制運行的“教育市場”,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讓各個進度的學生都能實現自己的需求。
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模式”分為兩個大階段——課外和課內。
關于課外,又分為兩個階段,即課前和課后。首先,課前階段是知識的“微課”授予階段。在課前階段之前的教學準備階段,授課教師應設計主觀上科學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學視頻(其后依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逐漸改善授課方案),并錄制上傳用以充實所授課“微課”資源,學生群體通過“微課”積極主動的掌握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預習,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課后階段是知識的夯實鞏固階段。學生通過聯網試題檢測、在線知識考評等方式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并發現和反饋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和遺漏的各種問題。授課教師在“微課”網絡平臺上能夠通過檢查學生在線檢測情況、答復學生實時反饋的各種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學習的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設置以幫助學生掌握“微課”所授知識和行課時所深化拓展的內容。
二、現階段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的積極自主性有待提高。在正式行課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實際應用不盡人意,學生積極性是完成“課下學習”的先決條件,而更深層次的知識內化與拓展是課上任務。在缺乏導師指點的課余環境下,并非所有學生都會輕松完成課前任務。這就需要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與微課實踐來探索如何更一般化或個性化的設置課前與課內的學習任務;
第二,教學資源的配置不均衡。在部分鄉村教育中,雖然學生積極性極高,但課后教學資源較少。雖然微課與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確實可以提供教育資源,但跟要考慮到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環境是否有應用的可行性。先自主學習后導師檢驗、深化的翻轉課堂模式是高效的教學模式,但要“接地氣”才能葆其扎根的活力,努力探索更適應鄉村學校具體情形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才能使“翻轉課堂”更廣泛地拓展其應用空間。
第三,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限制了“微課”的開展和學生思維的拓展。由于課前學習時間和學習環境的局限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外自主學習,主要完成方式為觀看網絡教學視頻和自學教材。但應試教育的慣性在一些翻轉課堂實踐中體現的尤為突出,學生與導師更主要的精力依然集中在解決習題與解決更難的習題上,然后依據試題測評成績進行綜合評估與總結。試題的答案都是標準的對錯之分,沒有第三種可能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廣泛拓展,阻滯了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的發展。
三、對策措施
首先,教師要做到教學工作的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教學平臺,把握“翻轉原則”,根據學生的即時反饋做出即時答復和細而微的教學任務變更。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學生體會到更強的交互感、進而才能贏得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對于大多國內教師來講翻轉教學是一種“新事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面對新事物,其本質和所要遵循的規律在餞行的初期難以覓尋,探尋真理是復雜曲折的,更多的教師徒學其表象,設計創新課程的能力有待提高,應向國外的先進教學模式先例學習、進行更深層次的學術探索,通過切身實踐來把握“翻轉教學”方式。
最后,“翻轉課堂模式”參照的是國外的先進教學模式,存在信息的滯后性的問題。對于“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如何適應我國當代應試教育的思考或言引領我國教育更自由、更多元的思考就愈發顯得彌足珍貴。開創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翻轉課堂”是重中之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