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王玉果
【摘 要】 目的:觀察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的患者90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和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對比2組治療后出血情況改善效果及有效止血率。結果:研究組治療后2h、24h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與研究組的有效止血率比較,對照組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剖宮產術中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實施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止血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作為理想治療方法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關鍵詞】 剖宮產 前置胎盤 產后出血 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
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其亦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該病會誘發凝血功能障礙、休克、產后出血等性質較嚴重的并發癥,目前首選剖宮產作為急救方案,實現適時分娩。然而剖宮產術后子宮收縮能力較差,難以控制住胎盤剝離面出血情況,待胎兒娩出后采用保守方法治療效果一般,需要采用宮腔紗布填塞術等方法予以治療,嚴重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宮。相關文獻發現[1],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對此類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的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的患者90例作為觀察對象,現總結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的患者90例作為觀察對象,將血液系統疾病、凝血象、血常規異常者排除,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年齡介于23-38歲之間,平均年齡(28.5±2.7)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0.8)周。其中經產婦40例,初產婦50例。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將2組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作對比,得到的結果顯示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將縮宮素20U注射進后宮壁,然后予以縮宮素20U+5%葡萄糖溶液500ml進行靜脈滴注,將紗布自宮底宮角處填塞,利用卵圓鉗將紗布另一端夾持住,經宮頸口置入陰道中,依次按照宮頸口、子宮下段、子宮切口周圍的順序進行填塞,待出血消失后進行子宮縫合。
研究組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實施硬外膜麻醉,將縮宮素20U注射至后宮壁。對于合并胎盤植入和胎盤粘連的患者,通過人工對胎盤進行剝離,對宮腔予以搔刮,將殘留胎盤組織清除,按照“8”字形縫扎前置胎盤或置入部分附著部位活動性出血處,針對活性出血依然較明顯者可予以子宮下段環形縫合術。將子宮自盆腔托出腹腔之外,并對膀胱反折腹膜予以充分下推,以1號可吸收線在子宮下段外側向內50mm處,繞過子宮后壁至對側既定部位,按照環形狀捆綁子宮下段,將縫線拉緊并打結,縫扎針數依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決定,針與針之間間隔50-100mm,直到血液不再涌出為止。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對2組患者產后2h、24h出血量予以記錄和比較。采用經陰道彩超對止血情況進行判斷,其中有效止血:子宮動脈血流無異常,子宮肌層回聲比較均勻[2]。未達到上述標準則認定為無效止血。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處理器SPSS21.0,治療后出血量、有效止血率分別用(x±s)、(%),各自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表示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治療后出血量情況
研究組治療后2h出血量為(190.8±25.7)ml,治療后24h出血量為(224.8±32.4)ml,對照組分別為(336.9±48.4)ml、(562.6±56.1)ml,2組間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t=17.8844、34.9782,P值為0.0000)。
2.2 對比2組患者的止血效果
研究組有效止血率為97.8%(44/45),無效止血率為2.2%(1/45);對照組有效止血率為71.1%(32/45),無效止血率為28.9%(13/45),經對比,研究組有效止血率高于對照組(x2=12.1805,P=0.0005)。
3 討論
臨床相關調查發現[3],剖宮產率逐漸升高的同時,前置胎盤及胎盤置入的發生率也處于明顯升高的狀態。此類患者進行剖宮產手術時易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常規子宮收縮藥物、宮腔填塞紗布等治療方法止血效果并不理想,術后存在再出血的危險性。
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操作簡單方便,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主要借助產婦自身肌肉收縮或宮縮時縱橫排列方式發揮止血作用,可使出血部位迅速閉合,止血快速,術后恢復速度快,不會產生明顯并發癥,可大大縮短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改善產后預后。需要注意的是,實施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前必須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對術中出血量進行準確計算,發現子宮下段局部縫扎止血效果不佳或出血兇猛的情況時,要及時采取此種方法止血,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4-5]。
本次試驗得到以下結果,研究組治療后2h、24h出血量及有效止血率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見剖宮產術中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實施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止血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作為理想治療方法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彭珠蕓,俞麗麗,韓建等.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前置胎盤致剖宮產后出血[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4,14(1):9-11.
[2] 孫靜,陳香,龐穎等.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4):99-100,101.
[3] 劉明蕾.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在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5,18(26):89-89.
[4] 劉瑩.剖宮產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實施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6):185-185,186.
[5] 楊慧麗.子宮下段環形縫扎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前置胎盤致產后出血臨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6):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