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花
【摘 要】 目的:分析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療效,總結治療經驗。方法:2015年2月~2016年7月,醫院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114例,每收集到2例患者便進行隨機分組,抽到1號簽入組對照組,抽到2號簽入組觀察組。靶皮膚外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持續用藥,1日2次。對照組:若患者皮損面積、嚴重程度無明顯改善,持續1周,則停用藥物,觀察組患者病情穩定后,仍外用8周。按照療效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愈顯組、對照組,進行因素。結果:用藥皮膚癥狀穩定時間平均(31.4±5.6)日。停藥時EASI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痊愈35.09%,有效22.81%,有效20.18%,無效21.93%。愈顯組年齡、病程、EAS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末次隨訪復發或加重0.00%(0/42),低于對照組16.67%(7/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療效個體差異較大,病情穩定后,鞏固治療可預防復發。
【關鍵詞】 濕疹 神經性皮炎 復方氟米松軟膏
濕疹、神經性皮炎均為臨床常見皮膚疾病,兩者病因存在相似性。復方氟米松軟膏含有0.02%氟米松與3%水楊酸,是一種外用的糖皮質激素復方制劑,局部外用具有抗炎、抗過敏療效,是治療免疫相關皮膚疾病的常用藥物。但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復發風險均較高,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的療效影響因素較多[1]。2015年2月~2016年7月,醫院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114例,采用對比研究,分析兩種療法治療療效。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2月~2016年7月,以皮膚科收治的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患者入組。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為慢性濕疹以及神經性皮炎;②近1個月未應用免疫制劑、激素類、抗炎藥物;③無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癥;④單獨一種皮膚并,未合并其它類型的皮膚疾病;⑤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共入選慢性濕疹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18~65歲,平均(32.1±4.5)歲。疾病表現:單純的紅斑、丘疹22例,伴局部皮膚缺損、潰瘍形成36例。病程1周~3個月,平均(2.1±0.5)個月。神經性皮炎患者56例,其中男20例、女36例,年齡(48.4±13.6)歲。病程4個月~4.6年、平均(8.2±2.5)個月。采用隨機數字表達法分組,每收集到2例患者便進行隨機分組,抽到1號簽入組對照組,抽到2號簽入組觀察組,兩組各入選對象57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靶皮膚外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均勻涂抹,適當摩擦,早晚各1次,若破損肥厚,則需要紗布封包,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做好生活管理、皮膚保護,若患者皮損面積、嚴重程度無明顯改善,持續1周,則停用藥物。觀察組:同樣使用復方氟米松軟膏,用法與對照組同,在患者病情穩定后,仍外用8周,以鞏固治療。兩組對象,按照療效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愈顯組、對照組,進行因素
分析。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對照組,停藥隨訪,復發或加重率。治療前、停藥時皮膚病變嚴重程度積分(皮膚病變面積與嚴重指數,EASI)。
1.4 療效判定
參照EASI評分評價療效:①痊愈,面積、嚴重程度積分均下降90%;②顯效:面積、嚴重程度積分均下降60%~89%;③有效:面積、嚴重程度積分一項或兩項積分20%~59%;④無效:面積、嚴重程度積分下降<20%,或面積擴大[2]。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計算,年齡、病程、EASI評分采用(Mena±SD)符號(x±s)表示,服從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或率符號n、%表示,采用x2檢驗或Fisher精確性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14例患者,用藥皮膚癥狀穩定時間(包括痊愈停藥)18日~56日,平均(31.4±5.6)個月。停藥時EASI評分(1.5±1.1)分,低于治療前(4.5±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痊愈40例(35.09%),有效26例(22.81%),有效23例(20.18%),無效25例(21.93%)。愈顯組年齡、病程、EAS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末次隨訪(6.4±1.1)個月,對照組(5.7±1.5)個月。觀察組復發或加重0.00%(0/42),低于對照組16.67%(7/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整體療效肯定,但不同患者的預后存在較大的差異,本組對象,痊愈35.09%,有效22.81%,有效20.18%,無效21.93%。從療效因素分析來看,年齡較大、病程較長、EASI評分高的患者難活顯著療效。從用藥的時間來看,穩定(31.4±5.6)日,即大約在30日前,使用糖皮質激素可發揮持續治療作用,但隨著療效穩定,持續用藥不能增進療效[3]。
觀察組在病情穩定后,仍持續用藥一段時間。結果顯示,觀察組末次隨訪復發或加重0.00%(0/42),低于對照組16.67%(7/42)(P<0.05),提示療效穩定后,持續用藥可起到鞏固治療的目的,降低復發風險。
小結
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療效個體差異較大,對于年齡較大、病程長、EASI積分較高的患者,需采取更積極的治療策略,在療效穩定后,需要鞏固治療一段時間,以降低復發加重風險。
參考文獻
[1]李蘇,陳潔,李斌,等.濕疹中醫外治的臨床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2014,32(6):188-190.
[2]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2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