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伶 何軍
【摘 要】 目的分析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現狀。方法對2016年2月~2017年2月南充市中心醫院的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并提出預防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暴露對供應室護理人員的傷害。結果護理職業暴露多為生物、物理、化學及社會心理因素方面的傷害,其中利器傷及紫外線暴露損傷發生比較多見。結論供應室護理人員處于職業暴露的高風險之中,應樹立安全及防范意識,減少或避免危險的發生,以盡量減少醫院職業暴露的發生,保護護理工作者自身的安全。
【關鍵詞】 供應室 職業暴露 護理人員
近些年來,職業危害越來越受到醫護工作者的重視,同時供應室是醫院控制感染的關鍵部門,其工作質量直接反映了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因此加強對供應室護理的職業暴露防護十分重要。護理人員長期在致病菌、銳器等職業危險環境中作業,極容易遭受交叉感染,這是醫院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1]。職業暴露影響到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也給護理人員帶來巨大精神壓力。為了了解當前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情況,2016年2月~2017年2月對南充市中心醫院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情況進行調查,用于提高護理人員對職業危害的認知,增強自我院職業防護意識,盡可能減少或避免職業暴露的發生,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分析我院供應室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供應室20名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發生情況。
2 供應室護理的職業暴露因素
2.1 物理因素第一,針刺傷。供應室職業暴露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銳器傷,大約占75%,有研究對針刺傷與HIV、HBV感染之間的相關性進行調查發現,HBV的感染性非常強,在出現針刺傷時,護理人員只要接觸到0.004ml的含有HBV病毒的血液就會感染HBV。第二,紫外線。紫外線燈被大量運用于各個科室的空氣消毒中,若操作不當則可能導致眼結膜的損傷,而供應室護理人員長期在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容易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第三,機械性損傷。供應室護理人員需要對相關物品進行包裝、清洗、回收、擺放、發放等,在這一系列的工作過程中,其極可能被刀片、針頭、手術刀等銳器刺傷。
2.2 環境因素供應室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時,會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和造成巨大噪音,這一工作環境使得護理人員長期在高溫、潮濕、噪音超標的環境中工作,從而出現頭暈、耳鳴等癥狀,不利身體健康。
2.3 生物因素生供應室對應用過的手術包、穿刺治療包及各種醫療器械要進行回收處理。這些物品在使用過程中均沾有分泌物、體液、血液等,在回收、清點、清洗污染物品時,若不注意個人防護或防護措施不到位,導致劃傷、刺傷等使致病微生物通過受損皮膚、黏膜進入體內,造成自身感染或傳染。
2.4 化學因素化學消毒劑常為碘伏、乙醇、含氯制劑等,均具有揮發性,可以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吸收,對人體皮膚黏膜、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損害,長期接觸有誘發細胞突變,導致腫瘤或胎兒畸形發生的可能。
2.5 社會心理因素護理人員的個人性格和對職業的認知程度對職業暴露危害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供應室的工作任務繁忙、內容相對單一,護理人員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熟悉工作流程,但可能放松了自我防護意識。
3 防護措施
針對上述存在的職業暴露的一些危險因素,應采取積極防護措施,保護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
3.1 規范操作醫院根據國家衛生部和衛計委制定的相關標準,結合本院供應室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院供應室的相關制度和標準操作規范,其中可包括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指引、應急預案、技術操作流程和要點、操作考核評分、質量標準等。
3.2 加強安全宣教,提高供應室護理人員的防護意識,對工作人員進行一對一崗前培訓,并嚴格進行考核,在工作開始建立全護理防范意識,培養良好的防護習慣。制定增強防護意識、加強安全宣教的培訓,每季度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從思想上引起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不斷提高自身的防護意識及能力。
3.3 制定職業防護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供應室可能出現的化學、物理、生物及社會心理方面的危害,有針對性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的常規及流程,嚴格執行并加強管理。要求護理人員熟練地掌握各項技術的操作技術,規范流程,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各類型檢查,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的危險,保證職業安全。
3.4 防護措施[2]
3.4.1 護理人員必須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工作時利用各種防護用具,保護自身安全。如正確配戴手套、口罩、帽子等。工作區要嚴格更衣、更鞋、洗手等,避免交叉感染。在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及脫手套后,應先用消毒液泡手,洗完后用一次性消毒紙巾擦拭。
3.4.2 使用化學消毒劑前應詳細了解其性能、使用方法及防護方法等,嚴格按照說明進行操作,操作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對具有腐蝕性或刺激性的化學消毒劑,應避免直接接觸。
3.4.3 對于多噪音設備及時更換或修理。高壓、干熱滅菌操作護理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取出物品時,必須待物品稍冷卻后進行,并可配戴手套操作。定期對儀器設備安全檢查及保養,消除安全隱患。
3.4.4 提高護理人員對供應室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使大家在思想上對本職工作加強重視,提高責任感,用積極的態度處理日常工作,減少職業暴露發生的可能[3]。
綜上所訴,供應室護理人員長期處于職業暴露的危險之中,要減少或避免危險的發生,必須對可能造成職業暴露的因素給予足夠的重視。護理人員應樹立安全及防范意識,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以盡量減少醫院職業暴露的發生,保護自身安全。
參考文獻
[1]韋寧.供應室護理的職業暴露因素與防護方法的探討與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50-152
[2]魏麗麗.護理職業防護管理[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6:13.
[3]張文萍.消毒供應室中心護生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與實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0):201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