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宇
【摘要】基于中國目前的石油貿易情況的分析,總結了中國石油貿易存在的問題,如中國的石油供應和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中國的石油進口來源,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相對集中。中國的石油技術具有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的石油交易市場模式不完善等。在石油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何形成上下游垂直整合管理,發展石油技術服務行業,逐步建立完善的石油市場模型,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強國內和國際合作,為中國的石油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石油貿易 相關建議 能源合作
一、中國石油企業的現狀
中國的石油儲量相當有限。中國的人均煤炭可采儲量全球54%的人均,人均石油可采儲量只有世界的8%,人均,良好的能源缺乏,煤少少,和較低的人均能源資源。有石油儲量沒有顯著增加,但中國已探明石油儲量的近幾年的逐年縮小,盡管世界石油勘探技術的不斷進步,石油是一種新的資源,所以中國的石油資源比較稀缺的。作為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增加,石油對外依存度很高。自1993年初以來,中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中國的進口量逐漸增加,在2008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2010上半年,中國的石油依存度已擴大至55.14%。2012中國的石油產品進口增加,出口在特征小幅下降(見下表)。出口總額為2481萬7000噸,石油產品進口總額5241萬噸,凈進口為2404萬3000噸,分別下降了6.8%,同比增長1.2%;同比增長12.6%。石油進口總額378億6000萬美元,出口總額為239億7000萬美元,增長了0.9%,增長了1.3%。國內消費低,成品油進出口貿易活動出現水平下降現象。2012成品油進口7159000噸,出口12230000噸,凈出口5076000噸,分別同比下降16.9%,同比下降3.3%,同比增25.7%。進口和出口的汽油,柴油迅速減少,只有煤油略有增加,全球需求不強,是在國際貿易下降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的每日5300000桶的石油消費量,但產量僅為3500000桶,1800000桶的進口需求缺口,進口占約1 /3,中國的石油公司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一定要從國家和自身的支持開始。
二、我國石油貿易發展的相關建議
(一)形成垂直一體化的垂直和橫向操作
首先,縱向整合企業在兩個可能的方向,以擴大現有的業務交易的發展戰略。為什么垂直整合策略的使用,原因是采取的經營戰略,縱向一體化能帶來經濟,石油公司將內化外部市場活動因為經濟內部控制和協調,穩定的經濟,信息經濟,節約交易成本的經濟,等。石油貿易是重要的經濟,所以我們需要采取綜合業務。
第二,讓我們注意,垂直一體化的上游和下游管理將有助于發展技術。借此商業模式,石油行業下游產業可以了解上游技術,創造一個熟悉的技術商機。為石油企業更緊密地聯系行業奠定了基礎。為石油貿易的成功走出去,創造一個強大的基礎。
第三,縱向一體化,可以確保石油供應和需求,以確保在產品供應短缺的順利渠道,減少上游和下游石油公司將無法履行交易合同的交易不確定性。
第四、削弱供應商或客戶的價格談判能力。即使他沒有帶來其他好處,但也在處理客戶,具有較強的談判能力,他的投資收入超出了機會成本的資本情況下,企業也值得交易。由于一體化降低了對手的價格談判能力,降低了采購成本,或者價格上漲是價格談判能力的結果,同時也降低了談判成本,提高了自身利益。
(二)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國內外合作
在國際經濟和國際企業逐步發展的時代,石油企業加強與國外人才培養的合作,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在石油貿易復合型人才培養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在石油貿易的??培養人才的觀念;合理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的缺乏;過多的冗余、結構冗余過度重復;國際石油合作不足人力資源提高跨國經營的需要等。中國的勞務出口的國際、國內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勞務輸出合作的形式,中國主要合同,其他形式的少,和承包工程、信息、技術、管理、競爭等因素的限制。
然而,仍然有在中國的勞務出口潛力。對中國的石油貿易的發展,中國也應注意很多方面,首先,在對外勞務輸出業務的擴大,我們應該重視外部聯系和信息的重要性,采取各種方式參與競爭;其次,管理水平高,技術力量雄厚。團隊文化素質。第三、在進展中的項目,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在發達國家管理水平的提高;第四,我們必須學會使用靈活的談判中,靈活的使用管理、招投標等方法,以及簡單的出口服務,聯合承包、總包、分包和其他工程承包。成功的項目要求我們與外國公司進行貿易。此外,先進的技術學習使我們進步。石油技術服務貿易的發展
三、逐步建立健全石油市場模式
石油貿易需求理論指導構建完善的石油市場模式勢在必行。我們有三種方法來思考石油市場的市場結構。第一種方法假設卡特爾是無效的,并解釋了近年來的石油市場的歷史,通過產權和競爭力的變化。第二種方法主要是由理論家和創始人的仿真模型。這種方法建立的模型中的不完全競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沒有明確的協議。第三種方法試圖解釋歐佩克是一個特殊類型的明確的卡特爾,“價格制定”或“自由,辭職”卡特爾。我們相信,這些方法的結果很清楚地回答了歐佩克的市場主導地位到底有多大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改變石油市場研究的方法。現在看來,從研究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合理的,這不再是一個牽強的標準,而是一個粗略的估計,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更現實的積木模型,這是至少是有用的。在這方面一直在變化,建設一個健全的石油市場模型可以應用到新技術,市場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化。
總之,中國應該從以上四個方面提高中國的石油公司的相對競爭力,是基于國際社會的中國的石油公司的基礎,也為未來石油工業的繁榮加努力。
參考文獻:
[1]耿建軍.試論我國石油企業的投資管理問題[J].工會論壇,2009,(1).
[2]王建國.我國石油行業海外投資分析[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7,(4).
[3]王大鵬,陳建梁.中國石油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對外直接投資策略[J].金融與投資,2007,(4).
[4]潘繼平,王越,申延平,等.中國境外油氣勘探開發的機遇、挑戰和對策[J].國際石油經濟,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