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4月18日,由京津冀三地政府和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12家金融機構共同出資成立的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在北京成立,并正式落戶順義。
該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初期規模600億元,其中京津冀鐵投公司出資60億元,吸引社會資金540億元,基金存續期為10年,重點投向京津冀區域內的城際鐵路建設、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等。其中70%投資可用于京津冀區域內的城際鐵路建設,30%投資可用于沿線土地綜合開發。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干系統和先行領域。落實國家發改委批復的《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更是交通一體化的骨干內容,刻不容緩。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京津冀鐵投公司正在按照時序和地方要求,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以京津石三大城市為核心,新建24條城際鐵路,總規模3450公里,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據初步估算,以上項目總投資超過1800億元。
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而設立,作為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探索者,基金的設立吸引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北京銀行、郵儲銀行、平安資管、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北京農商行以及首建投公司等12家機構的積極參與。該基金的設立對有效保障京津冀城際鐵路建設的資金需求,進一步密切銀企之間合作關系,加快京津冀區域城際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商銀行此次牽頭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出資80億元,是基金的單一最大投資人。“工行還將與基金簽訂投貸聯動合作協議,為基金提供現金管理、項目銀團貸款、日常結算等一攬子的金融服務。”工行北京分行行長王珍軍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重大戰略的貫徹落實,需要實體經濟和金融服務的“雙輪驅動”。支持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目標早日實現,既是首都銀行的政治責任,也是推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客觀要求。
此次工商銀行北京分行作為該基金的具體主辦行,王珍軍表示,工行北京分行將充分發揮首都大行的優勢,以綜合金融服務方式,為京津冀鐵投公司本次成立該基金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
基金成立當日,順義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初軍威表示,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落戶順義,將進一步推動順義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建設。順義作為屬地政府,將盡最大的力量為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做好全方位服務保障工作,推動基金項目壯大發展。
助力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建設
作為市場自發形成的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隨著京津冀城際鐵路基金的落戶,順義區已經成為諸多大型產業基金發展的首選地。
截至目前,順義區已聚集各類基金公司40余家,以華夏基金、中加基金為代表的公募基金,以國開系基金、中交系基金、南車基金、國開投基金、中鋁基金等為代表的私募基金快速發展,磁石效應不斷顯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已逐步成為拉動順義金融產業發展的新動力。以中交基金為例,自2014年入區以來,共注冊了6家關聯基金公司,基金累計募集規模1066億元。
入駐順義的基金機構,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呈現較高的集中性和專業性,也為資金服務順義區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現代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的設立,則是順義區大力建設首都產業金融中心、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與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順義區大力推進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升級,將金融業作為繼汽車、航空之后全區第三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著力建設以基金為重點的首都產業金融中心。
為支持金融產業發展,順義區按照“差異化、特色化、國際化”發展原則,提出重點打造后沙峪金融商務區、馬坡金融城、空港融資租賃產業園三大金融平臺,承接各類新興金融資源;并出臺了《順義區促進金融產業發展的辦法》和《順義區推動企業上市工作辦法》,重點從機構落地獎勵、產業展業發展支持、服務完善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順義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完善的政策環境、雄厚的產業支撐、便捷的交通條件,順義將在現有金融產業發展基礎上,積極承接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持續引進優質基金項目,不斷提升區域金融品牌影響力,全力建設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