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洋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首先應該嚴于律己,提高教師自身知識文化水平及德育素質;其次必須熟悉和深入研究中職生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教育學生,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感染與影響學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職學校班主任。
【關鍵詞】中職學生 班主任工作 學高為師 師德
2005年6月30日,是我離開大學校園正式走上工作崗位的日子。從一個校園到另一個校園,不僅僅是地點的變化,更是身份和心態的轉變,從此“教師”二字將與我終身相伴,它必將賦予我更多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榮譽感。回望走過的路,十一年來兢兢業業,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揮灑了無盡的汗水,有過困惑,有過艱辛,有過退縮,然而更多的還是收獲與喜悅。當我走在路上偶遇學生,聽到那一聲甜甜的“王老師”;當逢年過節收到學生發來的祝福短信;當學生敞開心扉向我傾訴時我感受到的信任;甚至當4歲的女兒自豪滿滿的向同學“炫耀”說我的爸爸也是老師時,這些都讓我對自己從事的這份事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不止是養家糊口的工具,它更是生命樂章的壯麗升華。
2015級春季物流班是我在機械高級技校擔任班主任的第一個班級,通過兩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對中職學校的學生及班主任工作有了一點淺顯的認識。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大多活潑好動、個性鮮明;但是學習基礎和承受能力較差,組織紀律性不強自信心不足。因此中職生的教育,必須根據學生特點,同時從教師自身做起,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方能事半功倍。
育人必先律己,首先要對自身嚴格要求,才能配得上“教師”這個稱號。對自己嚴格,主要從以下兩點出發:
一、學高為師
要想成為一名讓學生從心底敬重和佩服的老師,較高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必不可少,在工作中學習,用學習豐富工作內容這已然成為當前教師成長的標準配置。我們的學生有著不同認知水平、人生經歷、心得體會,他們有可能會提出的不一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博覽群書,知識豐富,不僅精通所教科目的課本知識,還要懂其他科目的知識;不僅懂課本知識,還要懂課外知識,全方面多渠道攝入各種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萬精油”式的知識庫。只有教師的知識面廣,才能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講得更透、更深、更廣,學生更容易理解,拓展學生的視野。為了更加了解物流專業,我讀過同學們的物流專業課書本如《倉儲管理》、《物流設施設備》等;也與同學們一起了解學習過叉車技能;更深入企業(重慶郵政中心局物流基地)了解過物流專業實際操作流程。同時通過網絡、書籍、實踐等渠道形成了對物流專業現狀與前景的立體式多維度了解。這為我今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和職業規劃建議奠定了一定基礎。
二、德高為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即為傳授、教育道德觀念。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道德的引導者。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社會歷來重視師德,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會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有人格的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道德高尚的教師我認為包含以下幾點: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要有熱愛教育事業,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從時間、精力、思想上更多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這是一種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樹立榜樣,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老師當成良師益友。同時教師應該胸懷坦蕩,誠實守信,淡泊名利,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其次,從學生層面而言,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充分了解中職學生的性格特征及成長經歷,是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1)制定詳細的班規,并嚴格執行。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沒有成文的規定來約束學生,學生犯了錯誤沒有相應的措施來處理學生,那么班級將會處于一盤散沙狀態。學生違反了紀律,必須一視同仁,處理、懲罰的標準必須一致。這就使執法必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班級規章制度的權威性。
班級管理民主化,學生地位主體化。中職學生雖然存在逆反心理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等情況,但在學校,他們又往往很在乎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評價。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上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以及民主,這會大大提高班級管理成效。同時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凡事不能越俎代庖,把動手嘗試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學生。以我班為例,寢室衛生、班級日常管理就是由寢室長或班委牽頭,全體同學協商制定實施,由于人人參與的基礎,所以最后落實的情況也較好。
心理疏導為先,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活動。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以科學的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會對對教育工作的結果起到積極的作用。集體活動有娛樂、導向和育人的功能,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可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端午情深,感恩父母”、“濃濃中秋情”等主題班會的開展,既趁佳節讓同學們聚在一起又借此機會深刻認識到父母的辛苦,對父母感恩。
(2)生活中關心學生,協助解決困難。對我班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學生,主動幫助他們,爭取勤工儉學機會,解決部分后顧之憂。我班學生廖同學,有著較為特殊的家庭情況,父親身在監獄服刑,與母親關系十分緊張。他的媽媽在十分無助的情況下,撥通了我的電話。了解情況后,我多次與該同學談心,講道理擺事實,讓他認識到母親一人養育他的艱辛與不易,最終他和媽媽的關系有了極大的改善。
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瑣碎而繁雜,對學生的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循序漸進、循循善誘,靈活運用多種工作策略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我愿如那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