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苗苗
摘 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弘揚中華文化。以漢族地區糖畫的傳承人范所元老人的口述為主,分別從傳承人、政府(相關機構)、當地居民三個角度出發,對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傳統手工藝;漢族;糖畫;保護和傳承
中圖分類號:C9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275-01
一、調查結果
(一)關于非遺傳承人的調查結果
范所元老先生是漢南區糖畫的傳承人,出生于1943年,漢族,男。范老在從事糖畫事業之前曾經是一名人民教師,同時他還自創“左書劍法”,對二胡、大刀、流星錘等頗有造詣,可謂是多才多藝。范老的糖畫之路:我從師學習糖畫,出自一個“緣分”。上世紀70年代在武漢兒童醫院門口相識拜師學藝,后涉足武漢三鎮以及漢南的紗帽鄧家口東城垸等地。易師父以他的口訊收我為徒:“工藝全在畫上,作業先存于心,先做人后做事。”
在訪談過程中,范老一直強調學好糖畫需要做到兩點:鍥而不舍的追求與捕捉靈感的能力。學做糖畫之前要先學會做人,糖畫又稱為“轉八坨”、“畫糖”,制作糖畫最重要的是對配比的掌握,行話稱“一斤對六兩”,其實是一斤白砂糖兌六兩糖稀(飴糖)。范老在跟隨易師父學習一段時間后,自己回家開始了嘗試,在無數次調配、試畫之后,他成功地畫出了公雞、馬、旺旺的圖案。范老從易師父那里學到了兩個絕學——花籃和板龍,這兩種糖畫是立體的。對于糖畫的形狀,范老始終遵循著一個原則:看到什么畫什么。畫畫的時候要做到靜物需靈秀,動感易傳神。出于對漢族文化的崇拜,龍鳳圖案較多,二龍戲珠的糖畫范老也是信手捏來,除此之外,十二生肖算是比較常見的糖畫。范老談及制作糖畫的過程:掛糖的原料都差不多,主要是白糖,加點飴糖,關鍵的技術在于熬糖火候的掌握,熬輕了,形不成膠狀,熬老了,則掛不住糖,當然還有掛糖速度掌握也很重要,要讓掛糖隨著你的畫而行,除了要胸有成竹外,還有速度要控制好,慢了,糖畫便不能做成,因為時間拖得太久,特別是冬天,糖凝固較快,所以掛糖畫講究一氣呵成。
范老擺攤的時間不固定,大多是在氣溫涼爽的時候,地點一般在廣場上。一個簡單的糖畫是3塊錢,復雜的糖畫是5塊錢。超市門口的空地上經常會舉行一些大型的招聘會,范老有時候也會去擺攤,但是經常會因為場地與舉辦方發生一些矛盾,城管也會介入其中。范老前一段時間還受到區幼兒園的邀請,給孩子們表演糖畫,范老說,他很愿意將這門手藝傳承給后人,希望他們都能夠了解到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范老不希望這門手藝在他這里斷了根,對于收徒弟的標準很簡單:鍥而不舍的追求與捕捉靈感的能力。首先學會做人,其次要堅持做好一件事。范老說人的一生就是做兩件事:學本領、修脾氣。在制作糖畫的過程中,范老總結出糖稀(飴糖)是糖畫的肉,白砂糖是糖畫的骨。針對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智能糖畫機與電磁爐加熱糖漿的情況,范老表示傳統手工藝并不會被這些機器時代的產品所替代,傳統手工藝有其獨特的優勢,制作出來的糖畫更是別具一格。
(二)關于管理者的調查結果
區非遺辦孫主任表示他們一直在支持范老的工作,另外也在積極地申請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次范老因為擺攤與城管方面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也會出面進行適當地解釋,而且市文化處相當重視糖畫這項傳統手工藝。
區城管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都是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不管是不是非遺,都不能夠隨便占用公共空間進行擺攤。
(三)關于當地居民的調查結果
分別訪談了兩位當地居民:張xx,女,48歲,漢族,初中文化;李xx,男,25歲,漢族,高中文化。他們都表示對于這位畫糖的老人他們都有印象,感覺自己年輕的時候和小時候上學的時候他都在擺攤,但是說起非遺的傳承與保護,他們都表示不太清楚這回事,感覺離自己的生活很遠,所以就沒太關注。
二、基本結論
1.傳承者傳者意愿強烈,受者學習不積極。從糖畫這項傳統手工藝可以看出,范老對于傳承糖畫的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學習這項技藝,將這項手工藝傳承下去。但是現實情況是學習的人數不多,而且極少有能夠堅持下來的。這種情況不利于糖畫的傳承,因為在傳承鏈中缺少受者,導致傳承路徑不完整,使得傳承過程不能夠順利進行。
2.“民族意識”不強烈,“非遺”概念并未全面普及。因為糖畫屬于漢族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往往在漢族地區人們會忽略掉“民族意識”,所以對于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也隨之減弱,漢族地區對于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沒有少數民族地區的強烈,正是因為常見,所以遭到忽略。除此之外,“非遺”的概念并沒有全面普及,許多人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說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保護、傳承與發展非遺的重大障礙。
參考文獻:
[1]高乃明.舌尖上的職業——糖畫藝人[J].職業,2012(08).
[2]崔岳陽.喚起記憶中的甜味——談民間技藝糖畫[J].美術大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