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瑤 余浩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啦啦操研究可視化分析①
李琳瑤 余浩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通過科學文獻計量的知識圖譜方法,對啦啦操論著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發現:啦啦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推廣力度不夠,缺乏在中小學的普及;啦啦操研究缺乏多角度、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發展;應該注重社會化、市場化發展;各類高校,特別是體育類院校等研究機構是促進啦啦操發展的核心力量。
啦啦操 發展趨勢 知識圖譜 可視化
啦啦操源于美國,是由賽場觀眾的加油、助威、歡呼演變發展而來,原名Cheer leadinng。啦啦操發展之初盛行于各大學賽場, 19世紀70年代第一個啦啦操俱樂部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成立[1],促進了啦啦操的加速發展。我國是通過美國NBA在中國的發展而認識了解啦啦操運動,隨著CUBA球場上熱情洋溢的表演,迎來了啦啦操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之路。雖然啦啦操在我國起步晚,但是發展非常迅速,現如今不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技術實踐方面都有成果。該研究目的在于運用科學方法梳理歸納啦啦操發展歷程,揭示與探討啦啦操研究熱點與現狀,把握國內啦啦操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發現有待深入和完善的研究領域,為促進啦啦操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1998—2016年期間啦啦操論著。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該研究借助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平臺,運用超星發現系統,對 2 348家圖書館的資料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其檢索主題為啦啦操,檢索文獻類型為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檢索年限以CUBA誕生之年1998年為契機至2016年。
1.2.2 邏輯分析法
綜合運用歸納、演繹、推理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對各種有效信息總結和論證,得出相關的結論。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圖1 1998—2016年相關論著發文量趨勢圖(橫軸為年份、縱軸為篇數)
2.1 1998—2016年啦啦操研究發展歷程
相關論著的發表時間分布特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啦啦操研究發展歷程與趨勢,從宏觀的角度對啦啦操研究歷年發展狀況作分析與總結,了解啦啦操整體發展態勢,發現啦啦操研究發展歷程中的關鍵時間節點。
分析圖1可以發現,1998—2005年啦啦操研究發展平緩,研究數量寥寥無幾,從2006年至今啦啦操研究成逐漸上升趨勢發展,論著發文量逐年增多??煽吹嚼怖膊侔l展日新月異,不僅成為運動場上的寵兒,更是成為科研人員口中、筆下連綿不斷的話題。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文化活動部與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聯合主辦了“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現場表演啦啦操選拔比賽”[2],以及奧運會體育表演展示現場青春時尚、朝氣蓬勃的中國風啦啦操表演推動了啦啦操像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發現2008年是啦啦操蓬勃發展的重要節點,為大力發展啦啦操創造了機遇和條件,使啦啦操的發展出現歷史性轉折??梢娎怖膊僭诮窈蟮陌l展過程中,看準時機抓住發展契機為啦啦操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顯得尤為重要。見圖1。
2.2 啦啦操研究熱點分析
對檢索資料文獻進行知識關聯分析,從圖2可以看到多個與啦啦操相關的知識點,相關性緊密程度通過不同顏色及大小區分開來。編排、對策研究、可行性、健美操、普通高校一系列關鍵詞與啦啦操聯系最緊密,其關注度最高。另外,啦啦操研究體系還處于萌芽階段。首先,可行性、對策等研究處于前言熱點,說明啦啦操的普及程度不夠,其擴大范圍、加速推廣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其次,以上五個研究關聯詞揭示了啦啦操的研究還不深入,其他競賽規則、體育教學、訓練方法等專業性強、更加深入的學術領域與啦啦操的相關性并不高。再次,與啦啦操相關性較高的普通高校、大學生這樣的關鍵詞體現了啦啦操與高校間的研究聯系緊密,然而與中小學間的研究并未體現,由此看來啦啦操在高校的發展優于在中小學的發展,換一角度看體現了啦啦操普及推廣程度還不夠。另外,可以發現對于啦啦操的研究還局限于實施、推廣、普及,發展范圍主要集中在校園,缺乏向社會、市場的擴大發展研究。啦啦操應該牢牢抓住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加大與社會、市場的融合研究,促進啦啦操向社會化、市場化發展,見圖2。

圖2 1998—2016年啦啦操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圖3 啦啦操研究機構知識圖譜

圖4 啦啦操錄文刊種知識圖譜

圖5 不同學科與啦啦操關聯度知識圖譜分析
2.3 科研機構分析
科研機構分析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對啦啦操發展進行解析。從圖3看到研究機構與啦啦操相關性最高的有湖南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西安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鄭州大學次之。剩下的機構與啦啦操的聯系緊密程度次于以上機構。圖3中呈現出來的研究機構有15所,總體來看發現各類高校是啦啦操研究的重要力量,其中體育類院校占9所,所占比例為60%;師范類院校有4所,占26.7%;綜合類院校2所,占13.3%。由此發現啦啦操研究核心機構主要集中在體育類院校,以上不論哪一類機構都具有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具備學術實力、研究能力較強的科研人員,為啦啦操發展學術研究做了重大貢獻,是促進啦啦操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見圖3。
2.4 期刊統計分析
學術期刊承載著收集科研成果、知識擴散以及知識來源的重擔,它是科學研究的知識源泉、文化寶庫,為促進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圖4是收錄啦啦操研究相關文章的期刊種類分布圖,由于期刊種類較多,所以只呈現了收錄文章量相對較多的期刊。首先可以發現圖中呈現出來的期刊都屬于普通期刊。其中收錄啦啦操研究相關文章前五的是體育時空62篇,占15.8%;文體用品與科技53篇,占13.5%;運動40篇,占10.2%;體育世界(學術版)32篇,占8.20%;中國學校體育31篇,占7.93%。從這些期刊中發現刊種的專業性還是較強的,大部分只針對體育研究文章進行收錄,并且收錄的文章具有各自特點,比如體育時空主要針對大眾體育、民族體育、體育教育、競賽與訓練等方面;體育世界主要針對體育人文、體育法制建設、體育產業、社區體育等方面;文體用品與科技主要針對文化教育、休閑娛樂、文具及辦公用品等方面。啦啦操體育用品的研究,為啦啦操的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見圖4。
2.5 啦啦操相關學科分析
不同學科間的交叉研究能夠揭示出某學科發展的廣度與維度。圖5反映的是不同學科與啦啦操聯系緊密度。研究發現文化、科學、教育、體育與啦啦操相關性最高,所占比例為95.5%,其他學科寥寥無幾。然而像醫學、心理學、生物力學等與啦啦操息息相關,并且能夠促進啦啦操快速發展的學科缺乏融合研究,揭示出啦啦操缺乏多維視角研究。
近十年來啦啦操發展迅速,2008年北京奧運會加快了啦啦操發展速度與進程,是啦啦操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及重要賽事。其抓住發展契機,創造發展機遇是促進啦啦操發展的關鍵因素。
湖南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西安體育學院等高校是啦啦操研究的核心機構,實力雄厚、資源充足,對啦啦操發展研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另外,體育用品的發展為啦啦操健康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雖然啦啦操發展迅速,但是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普及推廣力度不夠,學術研究不夠深入,并且啦啦操在高校的發展優于中小學。然而,應該加強中小學啦啦操的推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及學校需求,還能順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陽光體育,以及構建“一校一球一操”模式等。
啦啦操研究缺乏多角度、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發展。注重啦啦操多領域交叉融合研究,有利于擴大啦啦操外延,豐富其內涵,促進可持續發展。另外,啦啦操缺乏社會化、市場化發展,與社會、市場接軌能夠加大宣傳力度,擴寬發展空間,還能促進相關體育產業的發展。
[1]王洪.啦啦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1,4-5.
[2]張慶如,張慶玲.我國啦啦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1):136-138,141.
[3]張弘,鞠海濤.啦啦操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1):31-33.
[4]王書新.中小學體育課中啦啦操開展現狀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4):54-56.
G831.4
A
2095-2813(2017)04(c)-025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253
李琳瑤(1993—),女,漢,貴州余慶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大眾健美健身訓練理論與方法。余浩(1991—),男,漢,貴州六盤水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