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亮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應該努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素養以外,還要利用學生對于語文文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是大的,但是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培養學生主要人文品質的學科,不僅需要教師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還需要教師根據現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潛在的學習素養開發,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學習,變被動的接受課程教材知識為主動的進行語文教材感悟,從而達到學生樂學的教學境界。
關鍵詞: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學生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那么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升就會很快了。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定的學習興趣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將語文教材文本內容設計的內容不當成是一種枯燥的知識重點,反而是提升自己學習素養的有效利器,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去加強和鞏固。當然,由于小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教師還要擴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創新思維得到一定程度的歷練。具體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激發興趣
其實,一個較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形式不是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掌握多少重點和難點,而是說學生可以從一種強制的學習環境中解放出來,明白和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環節和章節課時內容。那么,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為學生創造最大限度的教學環境呢?這就需要教師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都要按照一定的教學節奏去把控教學內容,把學生感興趣的教學關鍵點設置在特定的地方。比如說,在教學《風》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比較新奇的內容有較大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或者是書籍上搜索一些謎語讓學生嘗試著去猜,看誰可以又快又準地猜出老師給出的謎語。老師可以這樣設計謎語,“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點頭。”讓學生分析給予的謎語主要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開始主要的課堂學習之前。
二、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那就是教學情境的創設,由于小學生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都沒有一個較為完備的理解體系,因此,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主要情感方向入手,創設一種比較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去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在面對新鮮事物的強烈求知欲望。比如說,在教學《畫》時,由于學生可能對畫這種具體意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教師可以在講臺上掛一幅山水畫,然后接著幫助學生去欣賞這種繪畫的主要繪畫概念和結構內容。例如,教會學生一種從遠處到近處欣賞的方法,觀察瀑布時,先從遠處觀察瀑布的主要形狀,然后再從連綿的山中觀察瀑布的水花,這種如煙如霧的良好情境創設可以為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去分析每個課時內容,讓學生的課堂更加具體化、生動化。
三、巧設問題,產生興趣
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還有一個顯著的學習特點,那就是針對很多問題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答,這時教師就要抓住學生這種主要的學習特點,去盡量設計一些多元化的教學問題給予學生去解答,以此來激發學生達到最好的學習狀態。比如說,在教學柳宗元的《江雪》時,由于學生除了對作者描寫的主要情景有了解外,不能深入分析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文章解讀做一定的分析和解答,比如說,可以讓學生先嘗試去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然后分析作者為什么要塑造人物特點,然后分析文章的主要行文線索,按照線索所指引的閱讀方向去進行深入的主旨閱讀。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學習,不僅有充分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有所學習收獲的學生得到很大的語文學習樂趣。
四、開展活動,培養興趣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會對主要的教學活動有很大的學習興趣,一些生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大大提升,因此,教師要嘗試著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去創設新穎的教學活動。活動內容可以是開放的,但是活動主旨必須是立足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比如,小學生都有爭當第一的意愿。因此,可以在班級內不定期地舉辦一些朗誦或者是寫字的比賽,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競技環境下得到自己語文綜合學習技能的提升。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切忌陷入呆板的課堂教學模式下,一定要像姜太公釣魚一般,逐步把學生容易犯錯的學習問題拋下,讓學生這條小魚自己嘗試著去解答,然后整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現象,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在興趣中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效鋒.教師的使命:如何指導小學學生高效率的進行語文學習[M].遼寧大學出版社,2008-04.
[2]韓立福.淺談如何利用有效教學法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