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文
【摘要】習作的指導和批改是學生習作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提高訓練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 指導與批改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151-02
小學的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培養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和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指導與批改方法: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習作效果和獲得作文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渠道。
現今,在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方面,還存在著極大的空缺,這為學生寫作的真實性,帶來了較大的障礙。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抓住習作的指導和批改這兩個重要的環節,以注重實踐性為基礎,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在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方面有明顯的收效。
一、加強作文的指導,奠定習作基礎
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總結出作文教學“五字教學法”,即:讀、看、說、導、練。
1.讀。閱讀是豐富學生的寫作積累的途徑。我的主要的做法是:把閱讀教學中的釋題與作文教學的審題結合起來;把閱讀教學中的段落劃分、中心歸納與作文教學的立意謀篇結合起來;把閱讀教學中字、詞、句教學與作文教學中的研字、煉詞、錘句結合起來。堅持 “四做到”。即:(1)堅持做到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班級設立圖書角,共積累有益少兒讀物300余種,每周拿出三節自習課閱讀課外書籍。(2)堅持學生訂報、讀報、用報。(3)堅持做到每周一次讀書匯報會。(4)堅持每周舉行一次閱讀競賽。
2.看(觀察)。(1)積極開展課外觀察活動,擴大學生視野,充實生活。如定期到校外進行參觀訪問。(2)抓住“二觀察”。一是在校集體組織的觀察,如:踏春、游園、雪雨景、樓房建筑等。二是在家堅持個人經常觀察,如:日出、炊煙、周圍的人物及動植物等。
3.說。重點抓“三結合”。(1)說與讀相結合。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說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段方法、歸納段意、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等。(2)說與看相結合。每看到過一處景物、場面、人物等就啟發學生說一說顏色、形狀、神氣、氣氛、過程等。(3)說與寫結合。每寫一篇日記、一段話、一篇作文前,先讓學生說說先選材、構思、寫作提綱、重點段的安排等。
4.導。重點抓“四導”。(1)寫作前指導。從審題、立意、構思、列提綱到打草稿,按寫作要求每一步都作細致的指導。(2)寫作中指導。在學生書寫作文中發現某一問題,抓住癥結所在立即指導,針對性強,收獲大。(3)批改作文時多加指導。如果發現個別問題就個別指導,發現共性問題,就全面指導。(4)結合習作例文進行寫作指導。
5.練。在培養學生多練中做到“四個一”。即:(1)每周抄寫一段好詞、好句。(2)每周至少寫一篇觀察日記。(3)每周至少寫一篇讀書筆記。(4)每周力爭寫一篇作文。
二、優化批改方式,促進習作提高
1.精心批改
(1)精批少改
教師的批語一定要精當,務求有啟發性和導向性,三言兩語,切要中肯,指點迷津,使學生不但有所知,而且更有所悟。批改作文時,一定要惜墨如金,盡量少改,決不越俎代庖,用教師的語言取代學生稚嫩的語言硬去拔高。這樣每篇改動不多,學生打開作文,所見到的是萬綠叢中幾點紅,他們就會對教師所繪的像朵“紅花”進行情不自禁的賞析,從而受到熏陶和啟迪,獲得收益。
(2)有的放矢
批改應針對學生的寫作實際,有的放矢。有些作文言之無物,批改時要著重引導學生選擇能說明作文中心的材料,使之逐步寫的具體;有些作文材料多而雜亂,批改作文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圍繞中心主題進行精心選材和合理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有些學生的作文雖然能夠利用材料說明觀點,但所引據和利用的材料不夠典型,批改時應著重指導學生如何選取典型材料,使文章內容深刻,富有感染力。
(3)提示指導
有經驗的教師批改作文,不是單純的評判正誤和優劣,而是巧借精當的批改,傳授有關的寫作知識,提供正確的批改方法,給學生提供模仿借鑒的依據,使他們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這樣的批改,才能使學生學會批改的方法。
2.自行修改
每次作文練習,學生初稿寫成后,我要讓他們朗讀自己的初稿,邊讀邊修改。有些錯別字、漏字、筆誤,只要學生多讀幾遍,就能發現并糾正過來。還可以讓學生把作文讀給旁人聽,旁聽者往往容易發現問題,使那些作文有毛病的學生,“茅塞頓開”。教師對學生修改后的作文,通過批語或修改符號指出問題,要求學生自己再改,這樣長期堅持,學生自改能力就會提高。
3.同桌互改
同桌互改作文也是學生學會改作文的好辦法。同桌之間彼此修改,可以相互取長補短,這對被改者有益,對改者也有好處,給別人改文章時,一種強烈的責任心會驅使改者竭盡全力,精心推敲。往往有這樣的情況,有人對別人的文章提意見或修改,品頭論足都說到點子上,然而動手改自己的文章反而不知所措。但一經老師點撥,也會豁然開朗。這大概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吧。
4.改后討論
改后用一節課時間,分組討論,然后每組出一名代表,談他們作文時精心選材、反復推敲、認真修改的經過。每次談的內容要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樣不但使談的同學有所收獲,促其努力,而且對其他學生也是指點迷津,受益匪淺。
三、結語
通過“讀、看、說、導、練”的訓練和四步評改法的實踐,使學生提筆有詞、動眼會看、動口會讀、動手會學。對作文由厭煩到有興趣,由無處下手到有話寫不盡。由空洞不具體到生動感人,攻克了作文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