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維正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數學課堂教學已逐漸被現今行業規則所淘汰,其劣勢日趨明顯:一方面在于舊時期數學教學本身存在教學理念封閉、方式保守等問題,另一方面也與舊時期教育資金缺乏、教學設備有限等有著密切而直接的關系。當今社會,數學學科在眾基礎學科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它更是在無形中助力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面對新形勢,當下新時期數學課改刻不容緩,小學數學更是首當其沖,作為學生人生中首次接觸和學習數學,良好的教學策略勢必會給學生奠定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時期課改 小學數學 開放性思維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41-02
新課改主要將小學數學教學納入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數學,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在此基礎之上,盡可能多地融合各種趣味活動,通過不同的智力游戲科學合理地開拓學生思維,解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投入其中,在快樂中學習,做學習的主導。
一、轉變教學方式,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傳統數學教學以完成任務為主要目的,老師通過板書和講解的形式,將學習內容灌輸給學生,教學內容乏味,教學方式千篇一律,殊不知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天性,直接造成了課堂氛圍松散、課堂枯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效率下降等大問題,更為嚴重的是耽誤了學生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點我們不妨參照歐美發達國家小學數學教學案例。面對這種情況,新時期小學數學課改要敢于革新,對癥下藥,積極改善課堂氛圍,設計獨特新穎的課堂環節,鼓勵學生參與,鼓勵大膽發言、暢所欲言,并適當表揚,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積極思考,養成勤學、愛學、進取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二、開拓教學思維,生活模擬化教學
新的教學方式要突破以往墨守成規的落后方式,要敢于開拓新思路,大膽革新。傳統教學形式格式化特點明顯,課堂幾乎分成幾個固定模式,學生對每節課毫無新鮮感,無法對數學這一門課程產生未知、興趣和挑戰感。國家相關教育規定明確指出了教師教學要充分為學生設置生活情境模擬,實事求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到實際情況中,通過巧妙生動的例子,我們發現學生更易接受和參與,這一點,醫學上的說法是腦部神經處于亢奮狀態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畢竟,相比較課堂上任課老師一成不變的講課方式,這種將生活模擬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的方式就顯得有趣而生動得多了,在情態模擬環節,學生可利用發散性思維將生活中一些事例與另一些實際案例相對比分析,觸類旁通,學習到更廣泛的知識。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方式也隨著問題的解決而打開,收獲了自信心和快樂,自身也會不斷激勵自我,鼓勵自己學得更好,學習也就越有動力。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深度要適當
如果說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感性思維的能力,那么,毫無疑問,數學學科教學則是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的實力動手解決問題能力。數學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它是一門邏輯性、條理性特點十分突出明顯的學科類別,并且在某種程度意義上,數學學科的良好學習有利于推動其余相關基礎學科的學習。正是因為其獨特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中大腦思維得到了長期訓練,解決起問題來也變得條理清晰了起來。在此基礎之上,通過某些特定情形設置問題方案,這樣一來,實際操作權就掌握在了學生自己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實際操作技巧,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開發思維,不斷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大膽革新,極大地挑戰自我、豐富自我、突破自我。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等新設備
當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傳統的黑板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今教學需要,或者說達不到預期的較理想的教學目標,新形勢下現代化教學手段為主的教學方式已成事實。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通過使用多媒體學習幾何圖形,可以先以圖片或動圖形式生動地展現其構造過程以及全方位展示該圖形,然后學生在課堂上用準備好的紙和道具制作完成該模型,巧用多媒體,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性不但得到極大提高,同時課堂氛圍得到極大改善。
新時期課程改革,學生是貫穿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主要服務對象,整個教學改革應從實際出發,緊跟時代潮流,積極轉變新觀念,拓展新思路,而不能僅僅是將教學重點停滯在幾個固定模式,要敢于實干,不斷鉆研新策略,從而促使新時期課程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促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聃齡.小學數學教學與新時期課程改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38頁.
[2]江博.新時期課程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數學實踐,2011年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