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洪波
【摘要】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評價人才的一種重要標準,所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運用全新的教學策略組織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論文簡單介紹了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幾個策略,希望能夠為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質量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創新思維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49-02
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缺陷,合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努力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尊重學生的地位,合理組織課堂活動
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動手、動口和動腦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親自體驗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讓學生用積極、主動地心態來學習數學知識,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愛動、好奇心重的特點,給小學生留出動手操作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教材內容,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不斷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以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1]。
二、發散學生的思維,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知識本身就是一種活動,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直觀的教具,簡化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不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充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以強化學生的記憶。例如,在講解一道數學應用題:王麗家有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12米,寬7米,有一條邊是靠墻的,其他三面需要為上竹籬笆,請問竹籬笆的長度是多少?如果僅僅是通過畫圖的方式分析應用題,學生會感到比較枯燥、抽象,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一下自己家附近的菜地情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分析墻面與竹籬笆之間的關系,然后求出竹籬笆的長度,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
“學貴在疑”,如果缺乏問題意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也會降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2]。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怎樣計算圓的面積?能不能用平行四邊形來計算圓的面積?”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拼一拼,通過實際操作,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然后根據小學生的回答,引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固定的計算公式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計算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點燃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四、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混合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積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適當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計算25×18+109時,一般情況下,小學生會列出公式計算一下25×18然后再加上109,這種計算方法不僅耗費時間,而且很容易出錯,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把18分成10和8,把109分為100和9 ,讓學生計算25×(10+8)+100+9,這種不需要列式計算的方法,不僅可以節省計算時間,而且可以避免出錯,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然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結合這種計算方法,來處理一下比較大的數字,以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五、總結
總而言之,數學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小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優勢,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究數學知識,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霍鳳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13,12:98-99.
[2]李觀芳.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亞太教育,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