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亞
摘要:目前活躍于世界文學研究領域的敘事學(譯自英語narmtology和法語narratologie),有兩層意義:①指的是受結構主義影響而產生的有關敘事作品的理論。旨在研究不同敘事作品的性質、形式和運作規律。②將敘事作品作為對故事、事件的文字表達來研究。它無視故事本身,而聚焦敘事話語。早在上世紀末,美國的那波納斯卡大學出版社就出版了享譽世界的權威的辭書《敘事學詞典》。后來著名理論家如美國的米勒、藍瑟、費倫、赫爾曼以及英國的柯里相繼出版了著名的敘事學專著(見后參考文獻)。在美國、英國、法國等,敘事學研究十分興旺發達。引領世界敘事學研究的話語權。
關鍵詞:賈平凹;《秦腔》;后現代敘事
但是遺憾的是,今天的敘事學研究在國際研究前沿何其活躍且成果豐碩,其研究對象是清一色的西方作家的著作,未曾涉及中國這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國度的里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這是因為:
(1)我國傳統文學理論對敘事學理論研究的匱乏:我國有豐富的敘事學的寶貴資源如神話故事、公案小說、言情小說、傳奇、歷史演義等各種類型的小說,但是鮮有對其敘事學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那是因為歷代統治者注重詩學研究,又將詩歌納入教育、科舉等國家選拔人才的系統,使小說等具有敘事作品的研究在詩學的萬丈光芒對比下顯得黯然失色。
(2)時代的局限:到了近現代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西學東漸。出于救國存亡的目的,林紓等先賢大量翻譯西方小說,人們開始對西方敘事有所注意,然而學術界依然關注小說等敘事作品的內容和主題研究,借以振興民族精神,改良社會。在這種目的的驅使下,作品的敘事研究再次被擱置于次要地位。
(3)忽視本土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敘事學研究在我國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我們有譯介的英美俄經典敘事理論專著和選讀,還引進了一批經典原著;學者出版了一些敘事理論著作,敘事學研究才開始被置于日常章程上來了。不過令人沮喪的是,該類文章和專著大部分以西方尤其是英美國家的文學作品和敘事理論為對象,對它們進行介紹和評價。大學課堂里的英美文學課程也無不以西方的作家為研究對象,漠視中國本土作家在這方面的努力。幾乎沒有涉及我國的豐富的文學資源,尤其缺乏對我們陜西本土作家作品的理論研究。陜西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哺育了千千萬萬的三秦兒女。在這片肥沃的黃土地上,誕生了一批又一批表現這片神圣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秦人的命運悲喜劇的偉大的作家如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他們的作品盡管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們的作品是秦嶺南北、黃河兩岸、關中平原、漢中盆地、陜北高原的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們或者悲壯、或者凄美、或者委婉、或者豪邁,描繪了一個個典型的歷史時代、刻畫了一個個典型的人物形象、敘述了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這些故事不但在其思想境界、道德底蘊諸方面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敘事方面技高一籌。
我省本土作家賈平凹的《秦腔》就是如此。
早在諾貝爾文學獎花落中國之前,我省作家賈平凹的不少作品就被譯成二十多種外國文字,并且其作品《浮躁》于1987年榮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其作品《廢都》于1997年榮于獲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于2003年本人又榮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這些作品所獲獎項,有力地向世界證明了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魅力,尤其是其敘事藝術的運用和鋪展,極大的加大了其其作品的傳播力度。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堅強,漢語熱的出現,其作品的影響力也在日益上升。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對這些作品的研究,尤其是技巧層面如敘事形態學方面的研究依然處于廖若星辰、車馬稀少的境況。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嚴重地影響了代表三秦大地文化的作品的傳播和接受,讓我們在世界范圍內的敘事學領域失去了話語機會。
賈平凹的小說《秦腔》于2008年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選擇其的小說《秦腔》作為選題的目的,在于以本土作家的經典作品,揭示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背景下,怎樣以中國式的古典小說的敘事形態、融入西方(也包含俄國的)小說敘述理論,結合文體學特征,對賈平凹小說《秦腔》的后現代敘事學進行分析與研究,努力填補該方面的真空。
該論文主張運用對理論分析和對比研究:①中西傳統的小說敘事理論——全知敘述者的全知敘事即以事件為故事的中心情節的敘事形態——古典主義敘事形態為基礎,融合貫通西方的。②現代主義小說敘事理論,深入挖掘探究其中豐富多彩的后現代主義的敘事技巧包含。③結構主義敘事形態學。④解構主義敘事形態學。⑤修辭性敘事形態學。⑥女性主義敘事形態學。⑦認知敘事形態學以及。⑧反敘事形態學的理論價值。追星的目的性隨之而帶來的就是大學生群體做人做事的世俗化。在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中,大學生在這里提前進入了“社會”,有些同學為了達到個人的利益,不惜貶低他人,甚至是損害他人利益。這讓我們反思大學的象牙塔已經不再純潔,應當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作出適時的調整。
三、結語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輿論的不斷發展,粉絲文化逐步興起,在大學生價值觀方面,粉絲文化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粉絲文化在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消極的影響,它使大學生沉浸在這種偶像世界中,造成了他們在大學時期碌碌無為。甚至形成一種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對于大學生自身和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帶來不利影響。傳播媒介的多樣化使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多元化。面對這種多元化的趨勢,根據大學生價值觀現狀問題,應從政府、學校、家庭方面都采取有利的措施,并不斷加強大學生自身的約束,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endprint